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5194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第五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关文献由36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斌、吴宇、吴建民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5194 占比:99.92%

总计:145307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文趋势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研究学者

  • 王斌
  • 吴宇
  • 吴建民
  • 张明
  • 曹建刚
  • 朱茜
  • 朱飞龙
  • 李明
  • 范德辉
  • 邱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豪怡; 毛艺霖; 吕立江
    • 摘要: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就诊的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正骨手法,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正骨基础上采取杠杆定位技术。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T1骨盆入射角(TPA)和脊柱矢状轴(SVA)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脊柱-骨盆矢状位的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TK、LL、PI、PT、SS、TPA、S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K、LL、PI、PT、SS、TPA、S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杠杆定位可有效恢复骨盆参数,改变AIS患者骨盆前倾位状态,从而恢复胸腰椎曲度,达到脊柱-骨盆矢状面躯干平衡。
    • 许锐; 黄剑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步七法”推拿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6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三步七法”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参考施罗斯矫形体操)治疗,干预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脊柱侧弯SRS-22评分问卷、Turgumed力学测试系统测试的腰椎前屈后伸肌力和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Cobb角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RS-22问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SRS-22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urgumed力学测试系统评测出的肌力、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Turgumed力学测试系统评测出的肌力、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七法”推拿能有效改善AIS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指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黄桢; 胡敏杰
    • 摘要: 目的:探讨用施罗斯SBP疗法联合SPS螺旋稳定肌肉链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施罗斯SBP疗法联合SPS螺旋稳定肌肉链训练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施罗斯SBP疗法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两侧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和平均肌电值(AEMG)均高于单独治疗组患者,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脊柱旋转角、Cobb角和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表(SRS-22)的评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用施罗斯SBP疗法联合SPS螺旋稳定肌肉链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图指标,纠正其脊柱侧弯,提高其生活质量。
    • 姚芊羽; 王宏坤; 魏亚茹; 孙智博
    • 摘要: 随着青少年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整体水平较少以及错误的姿势,致使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不仅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甚至缩短寿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损伤特点进行探讨,阐述了脊柱解剖学及结构基础以及生理特性、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损伤的原因,研究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降低少年脊柱侧弯损伤的发生几率,减轻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损伤产生后的痛苦和再次产生的损伤。
    • 李永军; 陈展鹏; 陈棉智; 郑光明; 陈福建; 潘跃然
    • 摘要: 目的:通过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辅以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以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诊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30例,测量治疗前后患者Cobb’s角,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并对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规范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3%(25/30),患者的Cobb’s角、VAS评分、PP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此三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辅以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武志佳; 胡婷; 王卓慧; 王延之
    •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多因素性的神经肌肉骨骼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骨与关节畸形疾患。由于发病病因并不明确,所以发病时患者没有骨骼的异常活动、也没有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以及先天性的脊柱疾病,本病的发病主要机制可能是本体感觉系统异常,但是患者的脊柱本体感觉尚未得到详细的描述。经过以往大量的研究发现,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系统和平衡障碍。作为功能性训练的一种,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力量,协调和平衡,恰好可以改善AIS所存在的平衡功能障碍,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本体感觉训练在脊柱侧弯诊治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为AIS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 钟煜; 张学军; 曹隽; 白云松; 高荣轩
    •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疗法结合支具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行非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疗法结合支具治疗,随访时间(26.8±7.1)个月;对照组单纯进行支具治疗,随访时间(28.3±8.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躯干偏移距离(TS)、顶椎偏离距离(AVT)、顶椎旋转度(AVR)及其矫正率,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Cobb角分别为31.1°±4.3°和32.2°±4.7°,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0°±6.1°和25.9°±6.0°,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TS、AV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AV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与对照组(6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结合支具与单纯支具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均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且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结合支具对Cobb角的矫正效果更佳。
    • 夏厚纲; 王丹丹; 谢剑侠; 王琪; 黄付伟; 韩世峰; 董文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联合Schroth训练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2例A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Schroth训练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乐正骨手法联合Schroth训练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Cobb角、ODI指数、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脊柱侧凸研究会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questionnaire,SRS-22)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正骨手法联合Schroth训练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患者状态和自身形象,提高临床效果。
    • 杨佳曼; 王毅; 毛志涛; 刘通; 范德辉
    • 摘要: 目的 探究足姿指数(FPI-6)评价我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足姿的信度。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不定向招募AIS患者35例,两名评定者于同一天采用FPI-6进行足姿评定;1周后,其中一名评定者对35例患者再次进行评定。计算评定者间和重测组内相关系数,绘制Bland-Altman图,各项目评分与总分间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除距骨头触诊和距骨关节区隆起外,其他项目评定者间和重测组内相关系数均> 0.75,足姿分类无显著性差异(χ~2=4.000, P> 0.05)。各项目分与总分间相关系数均> 0.3 (P <0.01)。结论 FPI-6对轻度AIS患者足姿评估有较好信度。
    • 李东飞; 刘建航; 邓宇; 向鹏; 张帆
    •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少年时期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脊柱三维结构性畸形,其典型特征是Cobb角≥10°,发病率约为2%~4%,尤以女性患者多见[1-3]。AIS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发现与遗传、营养、早期接触毒素和荷尔蒙失调等因素相关[4]。随着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的发展,AIS的临床模式和病理解剖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循证研究的推动下,AIS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大幅提高[5]。本文围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AIS进行阐述,以期在治疗方式上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