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68971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民营科技、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建筑结构抗倒塌学术交流会等;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洁、伍胜华、张磊等。
钢筋混凝土楼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8971篇
占比:99.93%
总计:269168篇
钢筋混凝土楼板
-研究学者
- 卢洁
- 伍胜华
- 张磊
- 王其明
- 王勇
- 王振中
- 王福全
- 袁广林
- 阮洁
- 万勇
- 刘付钧
- 刘明
- 刘界鹏
- 厉天数
- 厉明山
- 史伟男
- 吴剑利
- 吴加超
- 吴博
- 吴骞
- 周旋
- 周晨
- 周鹏强
- 孙青峰
- 尹小林
- 屈元武
- 庞俊刚
- 张亚军
- 张强
- 张泽江
- 张跃
- 张驰
- 张龑华
- 徐勍
- 徐玉幢
- 李丹
- 李仁峰
- 李伟
- 李娜
- 李广沛
- 李建
- 李志强
- 李想
- 李易
- 李盛勇
- 杨万辉
- 林庆利
- 段亚昆
- 殷晓三
- 江伟
-
-
-
叶李斌;
张镔锋
-
-
摘要:
为了提高加固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安全性评估的准确性,通过ANSYS软件模拟得到楼板挠度、应变值及开裂状况,并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某住宅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加固后的变形、开裂及承载能力情况.结果 表明:静载试验所得楼板裂缝的发展情况与ANSYS软件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楼板挠度、应变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当处于弹性阶段时,楼板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由荷载和挠度数据经拟合方程计算得出.本案例可为今后的相关试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
-
何军
-
-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大量应用在房屋建设中,裂缝问题是钢混楼板的关键问题,出现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裂缝与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论述了房建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与处理措施,对各类裂缝问题采取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提升施工质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
-
刘金龙
-
-
摘要:
建筑内部装修中,由于分隔材料的耐火性相对比较低、电路敷设不够规范,所以很容易就会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内部装修中隔层防火安全,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轻钢龙骨搭配板材等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将现有的技术规范作为基础,对隔层选材以及施工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内部装修中的隔层防火效果。
-
-
陶利荣
-
-
摘要:
钢筋混凝土楼板因为承载力不足,不能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楼板面上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或者素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即叠合法.主要论述运用叠合法对楼板进行加固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验算要点和应采取的合理措施,针对具体工程加固方案的选择等.
-
-
崔鹏翔
-
-
摘要:
建筑物遭受火灾后,构件承载力将发生变化,在高温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等构件的物理特性将发生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现象,使整体结构呈现出不稳定性.从建筑特性本身来讲,如持续性高温属于一定的定性基准,则内部结构在长时间高温下,必然造成建筑物的坍塌,为此,应寻找与温度相连接的最大临界点,对建筑构件的极限参数进行核定,制订出合理的建筑工序.基于此,对火灾中建筑物损毁类型进行介绍,对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楼板力学机理进行论述,并对楼板构件建模体系进行研究.
-
-
-
-
庄飞河
-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上大量建设的商品房多数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通病也在逐步增加,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热点,给开发商、施工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带来诸多矛盾.主要结合厦门市凯悦新城部分楼号的具体工程案例,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
-
李洪华
-
-
摘要: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楼板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这种施工方式整体性好、 抗震性强、 质量容易保证.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
赵毅强
- 《第六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详细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塑性设计中最小支座钢筋长度系数δx与最大支座跨中弯矩比β之间的关系,表明统一选取支座跨中弯矩比β=1.4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使塑性支座钢筋长度一般在δx=0.25以下具有较大的经济性.指出板的塑性设计中使支座钢筋长度不致过小是重要的安全保证条件.提出楼板塑性设计必须控制裂缝宽度:先对全部板的所有钢筋进行塑性设计后,再用准永久荷载组合下的梁边弹性弯矩验算裂缝宽度并调整配筋.在连续板塑性设计中,角板和边板的下部主要受力钢筋较大,相应长边支座上部钢筋较少;在单块板塑性设计中,角板和边板的下部主要受力钢筋偏少,相应长边支座上部钢筋偏大.对各种楼板设计方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塑性设计的用钢量比弹性设计少得多.
-
-
谢宝超;
但明桔;
侯婧;
徐志胜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年会暨第五届全国建筑防火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楼板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巨大,因此,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温度场分析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厚度较薄,耐火时间相对较短的混凝土楼板温度场分析与预测模型较为成熟,但对于如上盖物业的具有较厚构件且耐火时间要求更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温度场分析及预测模型尚未得出可靠的结论.本文通过对170mm、180mm、200mm、220mm、250mm、280mm以及300mm等多个不同厚度的混凝土楼板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其温度场分布.通过对这些温度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适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温度场预测模型.该方法能较准确较快地计算出标准火灾下任意时刻钢筋混凝土楼板任意位置的温度.
-
-
DIAO Meng-zhu;
刁梦竹;
LI Yi;
李易;
LU Xin-zheng;
陆新征;
YAN Wei-ming;
闫维明
- 《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楼板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显著影响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简化数值模拟方法,把楼板沿两个平面方向离散形成一个梁网,每个方向上的网络线采用纤维梁单元来模拟钢筋和混凝土的组合受力行为.其中,采用T/L形截面的纤维梁单元模拟楼板边缘区域的梁板交界节点,以考虑楼板对梁在连续倒塌小变形下弯曲受力以及破坏形态的影响;采用矩形截面的纤维梁单元模拟楼板的中心区域,以考虑楼板在大变形下发挥的薄膜拉力.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以往用壳单元模拟刚度过高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运算效率.本文对T/L形截面异形柱和单双向楼板试验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能够高效准确的模拟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大变形力学行为,为整体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
杜清超
- 《第十二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已逐渐取代预制空心板,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楼板中的钢筋间距、深度、直径是决定楼板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检测至关重要。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混凝土内部成像和缺陷探测。本文简要论述了应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混凝土楼板钢筋分布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并以某新建办公楼楼板检测为例,阐述了该技术的实施过程。采用lGHz高频天线,准确测定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中的钢筋分布。研究结果显示了应用探地雷达检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高效、无损和精确等优点。
-
-
-
REN Pei-qi;
任沛琪;
Li Yi;
李易;
Lu Xin-zheng;
陆新征
- 《第三届建筑结构抗倒塌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为了研究楼板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本文对1∶3缩尺的混凝土单向板开展了试验研究.试件包括一个梁-板子结构试件(S1)以及纯框架梁子结构试件(B1).采用静力试验模拟子结构在中柱失效后的连续倒塌响应.在失效中柱位置,上下各安放一液压千斤顶,通过位移控制加载来模拟中柱的失效.试验子结构的边界条件为两对边固支,两对边自由.通过试验研究了子结构在大位移下的悬链线效应并讨论了加载过程中失效中柱的扭转对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考虑楼板的贡献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承载能力.
-
-
-
谭添仁
- 《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模体系安全,施工单位常采用下部楼层支撑体系不拆除的方法来共同承载上部的施工荷载,但多层结构楼板联合承载时每层楼板分担多少荷载呢?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个混凝土结构和支撑架进行了近似建模,并结合了简单的实验及其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特定条件下多层楼板联合承载时荷载分配比,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多个因素对该分配比值的影响.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为转换层中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
谭添仁
- 《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模体系安全,施工单位常采用下部楼层支撑体系不拆除的方法来共同承载上部的施工荷载,但多层结构楼板联合承载时每层楼板分担多少荷载呢?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个混凝土结构和支撑架进行了近似建模,并结合了简单的实验及其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特定条件下多层楼板联合承载时荷载分配比,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多个因素对该分配比值的影响.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为转换层中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
谭添仁
- 《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模体系安全,施工单位常采用下部楼层支撑体系不拆除的方法来共同承载上部的施工荷载,但多层结构楼板联合承载时每层楼板分担多少荷载呢?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个混凝土结构和支撑架进行了近似建模,并结合了简单的实验及其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特定条件下多层楼板联合承载时荷载分配比,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多个因素对该分配比值的影响.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为转换层中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