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约束
金融约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0800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经济师、生产力研究、商情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后危机时代财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2009年南京-台湾现代农业(园区与科技)论坛、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等;金融约束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明勋、郑泽华、陈柳钦等。
金融约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800篇
占比:98.89%
总计:31146篇
金融约束
-研究学者
- 赵明勋
- 郑泽华
- 陈柳钦
- 范方志
- 谈儒勇
- 刘郁葱
- 华桂宏
- 张华
- 张娜
- 张宗新
- 张龙耀
- 成春林
- 方洁
- 朱瑾
- 闫华
- 陈丽娜
- 丁兆明
-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 冶美琴
- 凌江怀
- 史福厚
- 叶慧
- 吴先满
- 吴志远
- 周业安
- 姚祥
- 孙培宽
- 寇梦羽
- 张丽娟
- 张传洲
- 张新强
- 张晓军
- 张海宁
- 徐彬又
- 李中山
- 李泽广
- 李艳楠
- 李飞凤
- 梅宇
- 王信
- 王刚贞
- 王明国
- 王春梅
- 王洋天
- 王群勇
- 王雅鹏
- 石良平
- 罗嘉欣
- 胡燕京
- 蒋桂芹
-
-
陈瑞;
苏彤
-
-
摘要:
利率市场化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有效动员和分配资金,最终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金融约束的政策倾向已替代金融抑制,成为当前中国金融制度的核心特征,金融抑制导致的低利率使金融业寻租行为普遍,腐败严重。据此,建议进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改革,让政府放松对金融的管制,使市场上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并最终推动经济增长。
-
-
王刚贞;
韩蓉
-
-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创业的关系对双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创业是直接机制、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促进创业是间接机制的结论。其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促进农户创业。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户创业,且覆盖更广。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户创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尤其是社会网络维度广的农户。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就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创业提出相应建议。
-
-
高博书
-
-
摘要:
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呈现非理性化趋势,许多投资行为存在明显盲目跟风情况,从而导致经济出现非理性繁荣;其二是投融资行为出现非结构化失衡状况,间接性投融资与直接性投融资存在明显失衡,进而影响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
-
-
赵一欢
-
-
摘要:
对金融约束和产业结构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加快金融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金融约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维持金融约束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平衡性,提升对金融与产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发挥政府与金融市场的作用,增强公众信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
-
许诗源
-
-
摘要:
探究商贸流通企业投资效率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对于引导区域金融发展并加强其对商贸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商贸流通企业投资效率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各区域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投资效率的作用系数为0.3227,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总体投资效率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对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和民营商贸流通企业的投资效率的作用系数分别为0.3945和0.5418,说明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和民营商贸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增加均产生了正向影响,且金融发展水平对民营商贸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效果强于对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促进效果.
-
-
王刚贞;
韩蓉
-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户就业创业以实现经济增收,但金融约束一直是抑制农户创业的重要因素,而数字普惠金融以低融资成本、广服务范围的特点解决了传统金融下沉难的痛点,进而促进了农户创业.基于小岗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PM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小岗村农户创业.(2)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和降低农户风险厌恶程度,促进农户创业.(3)小岗村农户创业与风险厌恶程度呈负相关,即风险厌恶型农户偏向于留在小岗村进行小本创业.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就小岗村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创业提出建议.
-
-
余小阳
-
-
摘要:
"双循环"发展背景下,国内消费"大循环"经济体系加速形成,有助于国家实现经济内循环,刺激居民异质性消费行为产生.本文利用2008-2019年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家庭收入、金融约束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
-
李飞凤
-
-
摘要:
以2008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和投资效率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低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与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着相互替代的影响,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产生着相互替代的影响。
-
-
李飞凤
-
-
摘要:
以2008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和投资效率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低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与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着相互替代的影响,内部控制对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产生着相互替代的影响.
-
-
-
-
罗煜
- 《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从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出发,回顾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中的评价.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两种理论背后的经济哲学基础,认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是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思想在金融发展领域的延伸,反映了不同经济学家对政府与市场地位和功能认识的差异.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在金融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不同定位可以用"国家推动主义"、"市场亲善论"和"市场增进论"来描述,并且解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自由化认识差异的最重要原因: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接下来,文章对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跨国计量检验,表明:(1)一国人均收入越高,金融结构越趋向于市场主导型;(2)一国国有经济的比重越低,企业准入政策越松,该国金融结构越倾向于市场化;(3)一个拥有较强法律传统和民主政治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4)相对银行规模、相对银行活跃性、相对市场效率和外汇黑市升水幅度可以很好的解释一国金融结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相对合理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是动态变化的,不存在绝对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就是说,政府和市场在金融发展中地位是动态变化的,一般的趋势为市场增进.最后,文章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认为我国20多年来实际上走了一条渐进式市场增进型金融改革之路,这种渐进式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文章在结尾处提出我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1)通过99国面板数据计量证明银行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银行业需要进行产权改革,降低政府对银行业的控制;(2)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3)实行开放式金融保护主义政策.
-
-
张华
- 《2009年南京-台湾现代农业(园区与科技)论坛》
| 2009年
-
摘要: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从资金供给情况看,农村经济直接或间接融资都存在障碍。资金供给增长不快,资金供需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资金供需状况的实证研究,对农户“贷款难”及农村金融约束进行了相关分析,进而提出加快金融立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建议,以期破解当前农村金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