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身质量
井身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9414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西部探矿工程、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河南省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12年固井技术研讨会等;井身质量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兴辉、李燕、于永刚等。
井身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414篇
占比:99.92%
总计:139531篇
井身质量
-研究学者
- 吕兴辉
- 李燕
- 于永刚
- 刘修善
- 吴华
- 唐世忠
- 常领
- 张东海
- 张学强
- 张立君
- 曹磊
- 李娟
- 李文娟
- 李琪
- 杨涛
- 滕国权
- 王东
- 胡大梁
- 陈继章
- CHEN Ji-zhang
- FAN Zhan-long
- LIU Xiang-rong
- Mao Zhixin
- Peng Hongzhao
- TIAN Zhi-sheng
- Xie Xiangjun
- ZHANG Xiao-hong
- 丛祥生
- 于少卿
- 于晓明
- 于永生
- 付江龙
- 代志云
- 任佳佳
- 任治胜
- 伍贤柱
- 何军
- 何启儒
- 何湘清
- 侯业贵
- 侯学军
- 倪维军
- 关贤良
- 刘以明
- 刘伟
- 刘俊海
- 刘娟
- 刘子恒
- 刘小康
- 刘平均
-
-
刘娟;
解孟达
-
-
摘要:
日前,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40016钻井队施工的苏18-X57井顺利完井。该井完钻井深2420米,钻井周期6.66天,机械钻速24.67米/时,创苏区块最快钻井纪录。苏18-X57井是一口开发井,施工中,苏区块地层倾角大,特别是遇铜钵庙组时容易造成井斜超标,针对这些技术难点,钻井一公司海拉尔项目部通过优选钻头、优化钻具组合、优化钻井参数,用螺杆复合钻进控制井身质量,统筹协调,全力打好这口井。
-
-
朱硼
-
-
摘要:
为合理开发油气田,要求钻井在油层所构成的地下网与地面井网相符。而井斜超过标准,井眼偏离预定位置,不仅打乱地下井网,而且对钻井施工会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已钻井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井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质条件、钻具结构、钻井技术措施、操作技术、设备安装质量等。其中地质因素、下部钻具工作状态不合理,使钻头偏斜导致井斜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基于此,本文在对此两个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就井斜控制措施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在后续钻井时预防、处理井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
胡胜华;
郑兴华;
洪毅
-
-
摘要:
在钻井过程中,地层可钻性的不均匀和地层倾斜、钻具弯曲和钻头结构引起的各向异性等因素会导致井斜,使钻井质量偏离设计要求.介绍常用的钻探防斜打直技术方法,并以恩热1井钻井为例,探讨地热井防斜打直技术应用方法及效果.恩热1井钻井过程中采用塔式钻具组合、钟摆钻具组合及满眼钻具组合用于防斜,最终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恩施及其他地区的地热资源钻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席传明;
穆总结;
罗翼;
成鹏飞;
吴继伟
-
-
摘要:
传统的振动冲击提速方式将水力转换为冲击振动力,增加钻头的破岩效果,但其是以牺牲井身质量来进行提速,无法满足既保证井身质量又能提高机械钻速的技术要求.鉴于此,开发了冲击螺杆钻井技术.冲击螺杆钻井技术是在常规螺杆钻具的基础上,结合冲击钻井技术的优势而形成的新型钻井提速技术.通过将螺杆钻具与冲击振动原理相结合,将钻压转换为冲击力,具有较高的冲击载荷,能够大幅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同时由于振动冲击频率稳定,可有效保持钻头的平稳工作状态,对钻头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钻头的井下使用寿命.GCY-I型冲击螺杆钻井提速工具在现场试验中,共计进尺541 m,钻井周期比设计周期缩短了8.95 d,创该区块最快钻速、最短三开钻进周期记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螺杆钻井提速技术既可大幅提高机械钻速,又能满足井身质量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
-
-
-
孙庆春
-
-
摘要:
大牛地气田目前常规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然而不能满足低成本的开发需求,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降本提效的重要手段.以D28-P7井为例,本文通过开展理论计算、工具优选及室内综合评价,分析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改变只在斜井段进行轨迹控制的传统模式,在直井段使用适当的钻具结构进行三维轨迹控制,在井斜角很小时完成部分轨迹控制,从而使水平井井眼轨迹更加平滑,井身质量得到可靠保证,钻井速度得到提高,该技术在大牛地水平井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
向山1;
刘爱兵1;
郭冉1
-
-
摘要:
TL601井二开在上部陆相地层沙溪庙组引进斯伦贝谢PowerV垂直导向钻井技术,自1016m垂直导向钻进至2173m,井斜均控制在0.26°范围内,井身质量控制极佳,有效预防了地层易斜、被动纠偏的情况,为后续钻井提供了优良的井眼条件。垂直导向在本井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在本区块以及四川高陡构造区块优快钻井提供了宝贵经验。
-
-
苏庆华
-
-
摘要:
:在钻进过程为了控制和调整井眼井斜,通常使用传统固定式稳定器,因其结构固定,更换固定式稳定器只有停钻、起钻方可实现,然后又下钻,不但易引起刮擦井壁和"拔活塞"现象,增加了泥浆对井壁的浸泡时间,且延长钻井施工周期,降低钻井时效,甚至造成井壁失稳,致使井塌、井喷等井下复杂事故.在定向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施工中,为减少或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更有效更经济地解决钻进过程中的井眼轨迹控制和调整问题,发明了一种井下可调变径稳定器.一种井下可调变径稳定器通过地面开停泵液压式控制和井下机械式机构锁紧,来实现在井下准确变径,精确地控制井斜角和方位角.可以减少起下钻次数,更经济更精确地控制井眼轨迹,提高井身质量,缩短钻井周期.
-
-
CHEN Ji-zhang;
陈继章
- 《河南省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井斜过大,井深会被歪曲,造成井身质量不合格,地质资料不真实,甚至会漏掉油气层.另外,对钻井工作本身来讲,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过大,会形成严重的"狗腿",使起下钻困难,钻柱工作条件恶化,还会出现粘附卡钻、键槽卡钻等复杂情况.
-
-
-
周艳平
- 《第十九届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电测是整个钻井施工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比较薄弱的一个阶段.电测顺利与否直接反映出钻进过程中打出的井身质量如何,检验使用钻井液体系及性能参数是否合适、工程措施是否到位、定向井井身轨迹是否圆滑等等.如果电测不顺利,一是耽误时间,二是浪费成本,三是可能带来复杂情况,如穿芯打捞等,提高电测成功率,不但可以缩短建井周期,还能取得良好的钻井综合效益,所以要特别重视电测前的井眼准备工作.本文通过列举胜利油田海区施工中常见的几种电测遇阻、遇卡类型,阐述通过加强井身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方针,细化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维护措施、强化电测前的井眼准备工作,提高电测的一次成功率,缩短建井周期,以获得良好的钻井综合效益.
-
-
Mao Zhixin;
毛志新;
Xie Xiangjun;
谢相军;
Peng Hongzhao;
彭宏钊
- 《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一个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白杨河矿区总体构造为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该示范工程开发方案主要井型为丛式井.经过多年钻井实践,丛式井钻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区块已经非常成熟,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丛式井钻井技术.由于白杨河矿区地质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各区块相比差异大,特别是存在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等地质特点,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本文将依据白杨河矿区地质资料,分析白杨河矿区煤层气丛式井钻井难点,对解决该区块钻井难点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思路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白杨河矿区大倾角厚煤层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提出阜康白杨河矿区钻井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井身质量控制和钻井液体系优化。五段制的井眼轨迹能很好地解决大倾角煤层气开发井网分布问题。螺杆马达+PDC钻头的复合钻进工艺是适合该区块的,可以保证井身质量,缩短钻井周期。由于该区块构造应力发育,应提高钻井液密度,以保护井壁稳定,但要严格控制钻井液滤失,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煤层。
-
-
张洪宁;
管志川;
刘永旺;
梁德阳
- 《2014年度“非常规油气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井下减振增压提速技术是指依靠井下装置实现钻柱振动的能量到井底钻井液压能的转化从而提高钻井速度的钻井技术.介绍了实现该技术的2套井下工具:用于实现井底超高压射流辅助破岩的井下减振增压装置;用于实现井底全排量脉冲增压的吸振式井下液压脉冲发生装置,并对该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评价.新疆油田及塔里木油田5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在钻井参数基本一致条件下,井下减振增压提速技术机械钻速可提高36%~92%;该技术试验井段的井身质量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该技术适用于软到中硬地层及常用的钻井参数,在1.05-1.75g/cm3钻井液密度范围内使用效果良好;装置的使用不影响无线随钻测量;现场测试证明两套井下提速工具均具有性能稳定、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满足现场的需要.井下减振增压提速技术将为提高深井钻速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
高应祥;
樊天朝;
张希峰;
张长久
- 《中国石油学会2012年固井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雁木西油田地层富含盐膏层,矿化度高达130000mg/L以上,近几年由于油田采取注水开发,地层压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层压力系数由原来的0.85~0.95上升到现在的1.75,给固井带来了诸多难题.本文详细论述了在雁木西盐膏层调整井固井中运用的抗盐水泥浆技术、洗井顶替技术、地质技术、平衡固井措施和振动固井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固井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由地质、钻井液、工程各方面全力配合才能确保固井质量;良好的井身质量是固井的前提,雁木西油田要提高固井质量必须从钻井设计着手,采用盐水钻井液,防止井下坍塌,控制井径扩大率;注水井必须提前泄压,采取分片开采措施,减少井下流动液体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
-
李才良;
王燕新;
代志云;
袁乐
- 《第十六届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克深7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南区带克深7号构造的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7600m,加深设计至8100m,实钻至8023m完井,成为中石油第一深井,创造了11项国内外钻井记录。文章指出,该井地质情况复杂、井底温度高达182°C、膏盐层较厚,实钻中,上部井段应用抗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保证井眼稳定和井眼清洁,综合应用大直径钻铤组成强刚性底部钻具组合与PowerV垂直钻井技术控制井身质量、脉冲水力接头强化水力能量;下部井段采用抗高温、高密度油基泥浆稳定钻穿厚702m盐膏层,优选PDC钻头,提高强研磨性地层的机械钻速。同时,发挥九千米钻机的装备优势,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精心的操作,攻克了7080m(浮重500t)103/4复合套管下深、超深井固井、超深井尾管悬挂及回接、超深井定向盲侧等技术难题。
-
-
-
魏武;
许期聪;
邓虎;
徐忠祥
-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钻井工作部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论述了气体钻井技术在七北101井的应用与研究。川渝地区特别是深探井,由于井眼尺寸大,地层复杂,钻井机械钻速极低,不仅钻井周期长而且极易发生断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严重制约了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程,如何提高钻井速度一直是川渝地区钻井工作的一个难题,在七北101井的钻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井段进行气体钻井技术试验研究,发现气体钻井技术提高钻井速度效果非常明显,钻井机械钻速提高了3~15倍,不仅可以保证井身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井漏、卡钻和断钻具等井下复杂,大大缩短了建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