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线路
配网线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8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62340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科学与财富、通讯世界、轻松学电脑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带电作业技术会议、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年会暨2013中国国际输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会等;配网线路的相关文献由3003位作者贡献,包括汤志锐、邱桂华、邝梓佳等。
配网线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2340篇
占比:99.65%
总计:162903篇
配网线路
-研究学者
- 汤志锐
- 邱桂华
- 邝梓佳
- 刘亚东
- 安义
- 郭亮
- 李升健
- 邓才波
- 吴树鸿
- 范瑞祥
- 刘蓓
- 肖凯
- 陈琛
- 江秀臣
- 盛戈皞
- 聂铭
- 谢文平
- 唐鹤
- 罗啸宇
- 郑蜀江
- 区伟潮
- 周俊宇
- 聂家荣
- 郭志燊
- 刘嘉美
- 刘夏清
- 吴海江
- 王华云
- 何炎
- 杨忠藩
- 罗步升
- 胡琛临
- 谢潇磊
- 牛捷
- 陈政
- 陈永秋
- 孙仝
- 宋海龙
- 张谨立
- 徐溧
- 李博江
- 李波
- 杨琪
- 梁铭聪
- 游林辉
- 熊丽霞
- 王伟光
- 王新强
- 王超
- 罗伟明
-
-
刘龙洋;
冯焱冲;
陈政;
廖民传;
屈路;
冯瑞发
-
-
摘要:
基于采用19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了降低跳闸率、投入费用、改造难易度、维护难易度和运行寿命等指标因素,建立了综合防雷方案评估模型。对几种典型的配网线路防雷措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防雷方案。以某10 kV实际配网线路为案例,对配网线路防雷方案的防雷目标的权重进行了评估和计算,得到配网线路防雷方案的优先次序。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配网线路最优防雷解决方案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
-
史琳;
董茵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同期线损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中压线损异常情况,分析了线路模型配置、输入输出电量排查、计量问题、采集问题等对线损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
-
吴雄;
李德阁;
闻集群;
胡虔;
董中强
-
-
摘要:
为了提升配网线路的绝缘水平,通过ATP-EMTP仿真软件,研究了10 kV配网系统中普通直线杆和终端杆线路分别混入复合材料直线杆及复合材料终端杆后,线路的绝缘水平及雷击闪络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杆线路的耐雷水平比全普通杆线路的耐雷水平有较大提升,无论雷击点是否发生在复合材料杆上,闪络点都会发生在复合材料杆临近的普通杆或被击的普通杆上,突出了聚氨酯复合材料杆的绝缘优势,间接提升了该线路的耐雷水平。
-
-
陈红敏;
徐睿;
刘益江;
于鹏;
周镇祥
-
-
摘要:
如今多旋翼无人机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也缓解了带电作业中的危险性。无人机在配网线路中主要的应用就是巡检、现场勘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压力,为了保证多旋翼无人机能够满足当前带电作业中的需求,我国在不断完善无人机的使用,主要表现为增加续航时间、降低自身质量、增加无人机的巡检效率等等。本文基于此,初步探讨了当前多旋翼无人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无人机在配网线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项目进行了说明,最后,基于目前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无人机使用进行了展望。
-
-
周雪欢;
李超然
-
-
摘要:
“党建+配网降跳闸”提升运行可靠性台区平均停电时间长,不仅会影响供电可靠性,同时也是影响售电量增长的重要因素。2021年3月,吉安公司开展“党建+配网降跳闸”县公司帮扶行动,切实提升县公司配电网可靠运行,同时增加概念收益。党员攻坚队梳理统计所辖1188条配电线路,列出了318条高跳闸配网线路,并纳入所辖县区公司督办整治线路。
-
-
关家华;
凌忠标;
陈君宇;
叶蓓;
谭家祺
-
-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配网线路杆塔上鸟巢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杆塔鸟巢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文章采用无人机搭载LED激光进行纸片燃烧试验及模拟线路鸟巢清除试验,验证了利用无人机搭载LED激光清除配网线路杆塔上的鸟巢的可行性。试验表明,选用大疆M600 Pro多旋翼无人机搭载15W/cm^(2)的LED激光可在地面端远程控制无人机进行清除作业,6s内鸟巢即可燃烧,30s内脱落。因此,采用无人机搭载15W/cm^(2)的LED激光可应用于清除配网线路杆塔鸟巢,减免线路因鸟巢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提高配网线路运行可靠性。
-
-
尹志贵;
粟伟;
周何
-
-
摘要:
当前,农村配网线路改造升级陆续配备了较多的配电自动化断路器和故障指示器,以解决农村配网线路自动化程度偏低、故障范围较大和故障点难以确定的难题。但由于农配网建设成本较低,往往采用逻辑简单成本较低的电流保护,同时跳闸或越级跳闸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有效锁定、缩小故障区间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
-
吴英山
-
-
摘要:
对配网线路故障跳闸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辨别出有效信息,包括线路单线图、继保定值单、说明书等基础信息以及主站“三遥”信息、终端装置记录等,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利用,可以有效指导线路故障后的处理工作。现通过一起典型的故障跳闸事件,分析故障信息的有效应用情况,最终消除了设备运行安全隐患,确保了供电可靠性。
-
-
兰光旭
-
-
摘要:
随着电网公司对配网建设投资的增加,我国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故障数量的增加,因涉及大量乡镇配网线路,这也使县域配网抢修工作的难度显著加大。为了优化配网故障抢修时效,保证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县级供电公司可以采用“同质化”配网报抢修管理模式,压缩抢修时限,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城乡报抢修质量统一,提升客户“获得电力”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
-
唐佳雄;
王国锋;
徐宇恒;
张清河;
庞智毅
-
-
摘要:
针对配网线路耐雷水平低,容易发生雷击导线断线、断路器跳闸的问题,基于“气吹弧”的思想研制了一种带有主动灭弧功能的多断口灭弧防雷装置。该装置能够控制电弧运动轨迹,利用其特殊的空间多断口结构迫使电弧多点截断,并在断口处产生高速气流抑制工频电弧暂态初始发展阶段,在电弧“萌芽期”就将其熄灭。文中先对多断口灭弧防雷装置的结构和灭弧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气流产生过程及熄灭电弧的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根据IEC相关标准搭建了冲击闪络试验与工频续流试验相结合的试验平台,进行了工频续流遮断试验,试验得出装置能在2 ms~3 ms内将幅值为1 kA的续流电弧熄灭;最后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装置的防雷效果,运行数据显示该装置已经多次成功动作,能够大幅度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和事故率。
-
-
陈宁钊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分析了传统配网线路异物处理方式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高速电机遥控驱动六角刀片切割异物的处理新模式,运用"T字型"支撑杆和三角支撑架杠杆原理,实现17m内不同高度配网线路异物的带电清除,革新了传统作业方式.
-
-
-
许志松;
耿飞;
崔勇;
杨达;
张楠川
- 《201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现采用的10kV配网线路避雷措施是加装氧化锌避雷器,该避雷装置的缺点是一旦遭受雷击并被击穿后,将转化为永久性接地故障,需要抢修人员查找故障并完成抢修后才能恢复正常供电.然而对于山区线路而言,有时1个接地故障需要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处理完毕,如此将大大影响了电力供电可靠性,不符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要求.因此,基于氧化锌避雷器在遭受雷击并发生击穿后导致永久性接地故障的问题,结合已有防雷方式优缺点进行分析,探索研究新的防雷措施,降低感应雷击过电压引起的闪络及跳闸,是降低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关键.
-
-
-
郭亮;
廖志军;
李升健;
安义
- 《第二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10kV配网架空线路多为裸导线,在大风天气下,弧垂过大、档距过长的线路易发生碰线,造成相间短路故障,引发线路跳闸,风偏跳闸故障是瞬时性故障,故障发生后,跳闸原因难以判定,故障点也不易查找,重合闸或送电后易发生重复跳闸.本文分析了一起10kV线路风偏跳闸故障的判定和故障点的查找,根据线路保护跳闸信息、电流电压录波波形、动作电流大小、巡线情况、历史天气等信息,判断跳闸故障极有可能是风偏短路引起,通过线路上级供电结构及系统参数,建立单相等效图,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分析,得到风偏点与变电站线路长度,确定风偏附近区域,再有针对性地巡线,找到风偏故障线段,验证了故障原因的判断,并找到了故障点位置.
-
-
邱太洪;
曾庆辉;
李国伟;
王俊波;
李新;
邢立坤
- 《2016输变电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通过对配网线路中故障进行分析,建立了配网线路典型故障的知识库,将几种配网线路中最为典型的故障暂态波形特征进行提取,并对其中最常见的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进行现场模拟试验,将现场试验过程中录到的暂态波形与知识库中对应的故障特征波形进行比对,一方面验证了知识库中典型故障其特征的正确性和与现场情况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过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指导配网线路故障判别及查找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值得在以后的实践中推广使用.
-
-
孙帆;
周志武
- 《201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1OkV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带电搭火新技术,研究制造相应的引流线搭接操作杆装置,并通过项目实际现场验证来证明项目研究的新技术成果对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的推动.使用该工具解决目前对于采用间接作业法带电搭火的生产实际问题,有效提高1OkV配网线路采用间接作业法带电搭火的现场应用范围,节省作业时间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停电时间,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
许志松
- 《2015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在开展配网线路的日常运检工作中,“登杆”是必要的工作步骤之一。本文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提出了攀越带电缆附管电杆段的新方法,根据创新思路形成了成果实物.在新研制设备投入实际使用之前,对设备进行试验,采用风险辨识技术对新研制设备进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将风险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在解决现场安全问题的同时杜绝产生其他新的安全问题.
-
-
黄达洋;
王智聪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5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为全面推广实施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标准化)的建设要求,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在配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理念,本文通过对配电站房、配网线路进行"两型三新一化"的建设技术要求进行阐述,为配电网全面贯彻"两型三新一化"提供技术参考.
-
-
周静瑜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更多的配网线路出现在各个地方.10kV配网线路的特点是线路比较长,跨越面积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大.而配网线路的故障造成的影响通常都比较严重.所以要尽力控制这些问题的出现.追究根本问题,首先要从配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抓起,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就留下安全隐患.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特点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验收以及使用等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出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