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2078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453728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配电网接地技术与故障处理研讨会、第二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交流大会等;电流保护的相关文献由370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绍裘、曾郡腾、朱复华等。
电流保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3728篇
占比:99.91%
总计:454135篇
电流保护
-研究学者
- 王绍裘
- 曾郡腾
- 朱复华
- 沙益安
- 吴国臣
- 刘玉堂
- 王军
- 刘正平
- 杨铨铨
- 王兴国
- 罗国彰
- 马云晋
- 蔡东成
- 张耀德
- 方勇
- 潘振克
- 陈继圣
- 马静
- 高道华
- 徐伟
- 张永贤
- 江长鸿
- 游志明
- 王峰
- 苏启仁
- 黄正忠
- 奚慎云
- 尹天文
- 张先明
- 杨学军
- 王刚
- 陈俊
- 不公告发明人
- 余锦汉
- 李仲青
- 盛万兴
- 管瑞良
- 苏聪敏
- 郭雅蓉
- 陈赞棋
- E·奈本伯格
- J·C·朱利塔
- J·C·艾默里奇
- M·勒奇
- 利文峯
- 张弛
- 曾惠敏
- 李鹏
- 杨恩典
- 王博
-
-
李宗;
朱述川;
吕现传;
古锋
-
-
摘要: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增大达到饱和后,二次侧电流变化曲线由线性进入非线性,互感器输出误差将大大增加。但针对电流互感器饱和时的二次输出误差有多大,是否大到使电流保护不能正确动作的程度。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阐明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时的曲线特性,并通过CT伏安特性分析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饱和输出电流对电流保护的影响。
-
-
尹志贵;
粟伟;
周何
-
-
摘要:
当前,农村配网线路改造升级陆续配备了较多的配电自动化断路器和故障指示器,以解决农村配网线路自动化程度偏低、故障范围较大和故障点难以确定的难题。但由于农配网建设成本较低,往往采用逻辑简单成本较低的电流保护,同时跳闸或越级跳闸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有效锁定、缩小故障区间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
-
孔焱;
张洪英;
周伟;
张心雅
-
-
摘要:
针对传统继电保护方法准确性低,难以适应电网运行灵敏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暂态仿真计算的继电保护调节定值校验测试技术。通过导纳方程求解离散时间点模拟出电力系统的暂态故障过程,实现由电力系统中电源、开关及变压器等元件构成的任意网络的故障计算。通过定值逻辑库将电力系统的各个保护项目,转换成能够通过数值表示的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电压保护等,通过并行式计算对比转换后的数据和暂态故障值,完成校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检测出的线路问题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校验效率远高于人工校验方法,可行性较高。
-
-
余磊;
贾科;
温志文;
张旸;
孔繁哲;
毕天姝
-
-
摘要:
随着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给基于定值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带来了挑战。同时,因配电终端和局域通信易受影响,基于局域通信协作的保护获取的量测数据可能存在缺失及错误问题,影响保护的动作性能。为此,提出了计及量测数据缺失及错误的配电网电流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首先,通过多点量测信息实时感知配电网运行状态,并生成含实时拓扑信息的关联阻抗矩阵,经迭代计算后自适应调整保护定值,从而使得所提保护能够自动适应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动态变化;然后,提出改进的基于Wasserstein距离生成式对抗网络的缺失数据重构与异常数据修正算法,解决了基于局域通信的配电网自适应电流保护存在的量测数据丢失及错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
-
韩笑;
孙杰;
王凡;
蒋剑涛
-
-
摘要:
针对现有配电网问题,提出基于状态评估的配电网自适应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引入配网设备状态指数。针对设备设定指标及其权重,通过在线监测与实地巡检,评估设备的状态并配置相应保护。方案实现了根据设备状态自适应调整保护原理与定值,减小因设备状态较差导致保护误动、拒动的可能。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的计算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保护该配电系统,相较于传统方案在可靠性与灵敏性上得到提升。
-
-
刘轶;
王景钢
-
-
摘要:
为了准确研究光伏系统故障暂态特性,根据光伏发电系统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研究了光伏系统送出线上发生不同故障类型的暂态过程.针对电网电压对称跌落和不对称跌落情况,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控制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目标.基于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搭建的光伏模型,针对不同故障类型,模拟了光伏电站馈出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的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系统的故障暂态特性主要受控制策略影响,与传统发电机模型有较大区别,对光伏并网以及送出线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
刘渊;
郝朝霞;
张军伟;
柳秦;
聂臻
-
-
摘要:
在部分地区的配电系统中,变电站10 kV出线断路器配置了无延时的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较长,造成与馈线分段、分支等断路器保护的不完全配合问题,越级跳闸现象使故障停电范围扩大,降低了人工依靠断路器分闸指示定位故障的效率,并且影响了保护配合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定位故障准确率.针对这个实践问题,研究了一种新颖的馈线多级断路器跳闸保护方案,提出了过电流保护的简易整定方法,以及采用短路电流定值图的过流保护配合分析法,阐述了多级跳闸模式的故障处理过程,分析了断路器过流保护与用户分界断路器、跌落式熔断器的配合.该方案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意义,可以在类似实践场景中推广应用.
-
-
徐军
-
-
摘要:
大量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将对系统运方、潮流走向及短路特性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电流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等主要指征出现下滑甚至失效,需要统筹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原则提出综合性保护改进方案.首先对当下配电网广泛采用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运行机制进行阐述.其次从定性和定量层面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流保护的影响细项.再次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依托电压因子修正的保护改进方案.最后借助仿真手段进行新型保护方案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并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积极意义,可予以推广.
-
-
高媛;
杨炳元;
李东升
-
-
摘要: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逆变站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MMC短路电流幅值受到控制策略的影响大,进而可能影响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性能.鉴于此在RTDS平台上搭建了向无源网络供电的柔性交直流配电网系统,然后在MMC控制器内设计了交流故障穿越策略.基于控制与保护协同的思路对故障穿越策略投入与不投入两种情况下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性能做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当MMC逆变站交流线路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在交流故障穿越策略作用下,电流主保护Ⅰ段、Ⅱ段均拒动,只能由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电流Ⅲ段延时切除故障.基于纯交流系统故障电流特性进行整定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性能较差,已经不再适用于MMC逆变站交流线路.
-
-
何明;
杨琪;
陈虹静;
吴穹;
王利平
-
-
摘要:
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电流具有非线性、间歇性的特点,给配电网中的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与配合带来了挑战.针对该问题,文中分析了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及故障特征,并结合正序故障附加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电流保护整定方案.该方案利用自适应保护的思想设计了正序电流速断主保护,两侧过流继电器分别作为对侧末端故障时的近后备保护;最后,由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全线路的远后备保护.基于PSCAD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案在发生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故障时均能可靠、准确地识别故障.
-
-
LI Jiang-hua;
李江华;
HOU Rui-peng;
侯瑞鹏;
Xia Li-jiang;
夏丽静;
Xiang Zhen;
项贞
- 《2015年配电网接地技术与故障处理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保护背侧网络进行等值变换,并定义和利用支路权重因子矩阵,消除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各支路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定值优化.与传统电流保护相比,该方法增大了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计算简单,易于整定.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不受故障类型和DG接入的影响,保护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
-
-
Gao jian;
高建;
Ding yan;
丁岩
- 《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前,河南多数地调参照《河南电网220千伏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基本原则》整定时将110千伏线路距离保护PT断线附加电流保护退出,在PT断线时,退出110千伏线路距离保护.本文分析了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结合平顶山110千伏地区网络和220千伏网络结构在运行方式方面存在的不同,从PT断线后附加电流保护整定、调度规程修改和加强变电现场管理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从而在进行110千伏系统PT断线处理时,避免线路故障引起母线失压的电网事故.
-
-
-
-
王江顺;
王辉;
韩兴温
- 《第二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文南油田近些年在腐蚀治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各种腐蚀问题,以腐蚀机理研究为抓手,开展了新型缓蚀剂、高效加药方式、优化防腐性能强的集输管材、重点部位强化防腐保护措施的研究.通过腐蚀机理研究发现了二氧化碳腐蚀的存在,成功开发出相适应的新型缓蚀剂;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连续加药工艺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端点加药前移技术,实现了局部防腐到系统防腐;集输管网优选了钢骨架复合管;回水管网优选了玻璃钢管;联合站11台三相分离器全部实现了外加电流保护和内衬防腐技术.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实际的防腐工作中,形成了适合文南油田的防腐配套技术,腐蚀治理效果显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