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机制
退市机制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专利文献22657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法人、经济师、经济研究导刊等;
退市机制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峥嵘、黄湘源、叶檀等。
退市机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657篇
占比:99.09%
总计:22866篇
退市机制
-研究学者
- 陈峥嵘
- 黄湘源
- 叶檀
- 朱才斌
- 汤文仙
- 井润生
- 关旭
- 冯玉红
- 刘乐乐
- 吕斌
- 吴少平
- 吴聪
- 张妍妍
- 房坤
- 杨春鹏
- 王军法
- 王彬
- 王杏云
- 王鑫
- 辛作义
- 郭智
- 丁艳
- 万瑶华
-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
-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丰年
- 乔飞鸽
- 何才元
- 何焜律
- 何瑶
- 何红锋
- 余志勇
- 余木
- 俞玲
- 关涛
- 刁孝华
- 刘丛
- 刘佳
- 刘勘
- 刘圣妮
- 刘妮雅
- 刘彦
- 刘文斌
- 刘毅
- 刘纪鹏
- 刘雨
- 卢雄鹰
- 史晨昱
- 吴加伦
- 吴媛
-
-
郗盼
-
-
摘要:
随着2021年到来,A股“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在全面推进注册制的关键当口,港股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我们能从其退市制度中获得哪些启发和参考?“主动”和“被动”的港股退市制度港股退市可分为主动退市与被动退市两种。主动退市为私有化及转板(香港创业板转香港主板);被动退市为上市公司触发了香港联交所的强制性退市机制,主要为长期停牌的公司。
-
-
蔡筱梦
-
-
摘要:
投资者不仅要认清制度改革的重要影响,更要从制度设计中优化自己的投资思路。A股终于迎来了退市制度改革。2020年12月14日,沪、深两市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退市新规”),向公众征求意见。一直以来,A股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都被垢病“只进不出”,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与优胜劣汰。近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公开表示,要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得下”“退得稳”。
-
-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彬;
王志鹏;
崔德永;
刘丛;
袁强
-
-
摘要:
商业银行投行应深刻、准确地把握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趋势与逻辑,结合资本市场业务特点,以商业银行在资金支持、客户资源、信息渠道、商投互动等领域的经营优势为抓手,研究资本市场投行业务机会,加快投资收益模式的转型。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这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
-
甘培忠;
白牧蓉
-
-
摘要:
2020年底,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旨在促进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未来退市制度应注重与注册制的契合,以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为核心,实现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承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转板衔接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的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三项任务之一。从市场运行基本理论与成熟市场发展经验看,退市制度应与发行上市制度均衡发展。
-
-
雷英杰
-
-
摘要:
截至2021年9月28日,沪深两市已有19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退市数量之多,创下A股成立以来的新高。这也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格局正在形成。健全退市机制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治理效能、优化市场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自1999年证券法初步确立退市制度框架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退市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但不可否认,我国资本市场退市不系统、不坚决、不彻底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年均退市率偏低。202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面修订了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发布了由8份重要文件组合而成的退市新规,这标志着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市场基础制度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
-
-
韩文
-
-
摘要:
在高新企业融资需求、完善市场制度需求以及权益投资需求背景下,2020年4月27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出台,正式拉开了注册制改革的帷幕.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疫情导致的偶然性,也有市场发展的必然性.通过上市公司、投资者、保荐机构、国家等多角度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提出实行严格有效的持续监管、逐步试点T+1交易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和做空机制、发展机构投资者、去散户化,深化注册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
-
-
摘要: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仪式在深交所举行,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据了解,创业板注册制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审核理念,改革.内容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改革。包括优化上市条件,打破刚性盈利要求;健全退市机制,加大执行力度;放宽交易限制,优化交易制度等。
-
-
吴加伦
-
-
摘要:
随着再融资新规的颁布,证监会大幅放宽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条件,未来一段时间,上市公司必将掀起一轮新的并购重组热潮,外延式增长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瑞学院院长何志毅认为,要通过退市机制和并购机制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国上市公司资源极为有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尤为重要。而中国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低质量上市企业,壳公司占据大量有效资源。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导致优秀企业发展受阻,高质量高市值上市公司数量严重不足。
-
-
王君晖;
程丹
-
-
摘要: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资本市场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方向和决心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变化,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违规屡有发生,要出重拳、用重典,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此外,易会满表示,在减持规则方面已形成了分阶段改革方案;将适时发布再融资审核指引,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完善中介机构分类监管,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
-
-
-
-
摘要: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等会议指出,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