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声速燃烧

超声速燃烧

超声速燃烧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宇宙航行)、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98885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二届燃烧学研讨会、第四届冲压发动机学术会议、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等;超声速燃烧的相关文献由370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学军、俞刚、张新宇等。

超声速燃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98885 占比:99.90%

总计:199086篇

超声速燃烧—发文趋势图

超声速燃烧

-研究学者

  • 范学军
  • 俞刚
  • 张新宇
  • 王晶
  • 孙明波
  • 孟令瑾
  • 李建国
  • 王振国
  • 刘卫东
  • 李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忠朋; 周芮旭; 孟凡钊; 陈池; 李拓; 连欢
    • 摘要: 高动态频响传感器及作动机构是高性能控制系统FADEC的关键技术之一。开发了一种基于被动火焰自发光谱的内窥式光纤火焰传感器进行光学诊断,初步验证了光纤火焰传感器数据的燃烧过程感知价值。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直连式超声速燃烧实验台,模拟了来流总温1475 K、总压1.68 MPa、马赫数5.6的发动机工作状态。在不同当量比和动量通量比条件下,使用新开发的内窥式光纤火焰传感器,测量了以CH*表征的燃烧释热率和以C_(2)*/CH*表征的局部当量比。结果表明:内窥式光纤传感器可感知燃烧室释热率的时空演变特性;内窥式光纤传感器可感知频域燃烧振荡特性,实验表明燃烧过程可能存在展向的热声振荡现象;内窥式光纤传感器C_(2)*/CH*光信号可感知局部当量比的时空演变特性,结合CH*光信号可应用于混合场与燃烧场关联性的研究;局部火焰质心位置的统计特征表征了剪切层稳焰模式和射流尾迹稳焰模式。
    • 岳连捷; 张旭; 张启帆; 陈科挺; 李进平; 陈昊; 姚卫; 仲峰泉; 李飞; 王春; 陈宏
    • 摘要: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在空间运输和国家空天安全领域具有极高价值,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其核心动力装置.目前飞行马赫数4.0~7.0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日趋成熟,发展更高速的飞行动力技术成为今后临近空间竞争焦点之一.本文对飞行马赫数8.0~10.0的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综述.首先论述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分别包括高焓离解与热化学非平衡效应、超高速气流燃料增混与燃烧强化技术、高超声速燃烧与进气压缩的匹配及工作模态、高焓低雷诺数边界层流动及其控制方法、高焓低密度流动/燃烧的热防护技术,以及高马赫数发动机的地面试验风洞技术.然后,进一步介绍了国内外高焓激波风洞与驱动技术以及国内外典型的地面和飞行试验进展.进而针对推进和热防护的总体性能评估、高马赫数发动机内凸显的高焓离解与热化学非平衡效应、超高速气流燃料增混和燃烧强化技术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及结论,讨论了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可行性以及各关键技术的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 韩信; 刘云峰; 张子健; 张文硕; 马凯夫
    • 摘要: 斜爆轰发动机和激波诱导燃烧冲压发动机在高马赫数吸气式发动机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是斜爆轰发动机是否具有足够大的净推力,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因此需要对高马赫数冲压发动机的推进性能以及提高推力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分为3部分.第1部分理论研究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爆燃波和爆轰波的传播特性.保证发动机稳定燃烧是提高推力的前提.通过对爆燃波和爆轰波传播特性研究,得到了影响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和物理规律.第2部分研究了发动机处于热壅塞临界状态下的燃烧规律和推力特性.在临界状态下,燃烧室入口气流速度正好等于爆轰波传播速度,二者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发动机推进性能的理论上限.第3部分研究了提高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的理论方法.对于高马赫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入口气流速度远远大于爆轰波的传播速度,这部分速度差就是提高推力的理论空间.对于马赫数Ma≥12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理论上燃烧产生的爆燃波或激波不会引起发动机不起动,因此可以通过进一步添加燃料和氧化剂的方法来提高其推力.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不但燃烧流场是容易稳定的,而且可以有很多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推力.
    • 孟凡钊; 周芮旭; 李忠朋; 连欢
    • 摘要: 高保真度空天发动机数值模拟通常基于快速化学反应火焰面假设,即超声速燃烧反应的特征尺度小于湍流Kolmgorov尺度,该模型方法对于氢气燃料仿真计算结果较好,但对于乙烯等碳氢燃料仍需进一步研究.受限于极端环境特种非接触测量技术,目前尚未见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判别的实验研究,导致目前超声速燃烧火焰面模型适用性以及分区燃烧物理模型认识不清,进而也制约了数值发动机技术发展.本工作基于自主研发的MHz发动机内窥光纤传感器,针对单边扩张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化学自发光信号的最小香农熵定义超声速燃烧的特征时间τ_(sc),根据理论方法和来流工况估算了超声速燃烧的流动特征时间,结合分区燃烧理论分析了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碳氢燃料燃烧的分区情况.通过燃烧分区情况以及与泰勒尺度的比较结果,验证了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典型飞行条件下燃烧室内超声速燃烧处于旋涡小火焰区域(Re=50 000;Da∈1.80~2.60, B区),多尺度湍流涡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相对于泰勒尺度的不同大小,分别对应了不同尺度的涡结构主导该过程.同时给出了当量比、通量比以及来流马赫数对燃烧特征时间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当量比增加燃烧逐渐增强,并且增强效果明显强于通量比的影响;而通量比的变化会使得燃烧出现分岔等情况;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对于燃烧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也表明了宽域来流影响作用机制是未来宽域湍流燃烧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
    • 张锦成; 王振国; 孙明波; 汪洪波; 王亚男; 刘朝阳
    • 摘要: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在高马赫数工况时,入口来流空气的总焓非常高,自点火在高焓条件下成为维持火焰稳定的重要物理化学过程.本文借鉴火焰面/进度变量模型的降维思路,发展了一种基于化学动力学的自点火建表方法.通过定义混合分数和进度变量将复杂多维的化学反应降维,并成功将数据库方法结合到现有的大涡模拟求解器中.经过测试和验证,该方法初步具备对超声速自点火燃烧进行仿真描述的能力.针对自点火诱导的超声速燃烧问题开展数值模拟,该方法通过查表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化学反应求解过程中的计算量.在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时能够准确地再现自点火行为和火焰结构,并且预测的温度和重要组分分布与实验吻合较好.
    • 张旭; 张启帆; 岳连捷; 孟东东; 罗苇航; 于江鹏; 张晓源; 李进平; 陈宏; 李飞
    • 摘要: 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24激波风洞,通过开展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试验,研究了高马赫数燃烧的强化方法以及燃料类型对燃烧的影响.试验段是采用凹腔结构的圆截面燃烧室,喷孔布置在隔离段,燃料分别是氢气和乙烯,当量比均为0.7.燃料喷注分别采用无支板和小支板两种构型,后者部分喷孔位于小支板顶部.两种构型均设置了流向近距双排喷孔,可分别进行单环和双环喷注.试验结果论证了飞行马赫数10.0条件下氢气和乙烯在超高速气流中的稳定燃烧性能.并且,相比于单环喷注,双环喷注以及补充小支板可以强化燃烧.推测其原因是双环射流和激波/分离结构的近距离交互作用很可能改善掺混,而补充小支板顶部喷注还能利用更多空气组织掺混.在同样采用双环耦合小支板顶部喷注的强化措施下,氢气与乙烯燃烧效率接近,但氢推力性能更优.这是因为较高热值氢的释热更多.此外,试验还证明了在当前来流条件下,释热受控于掺混,且高温离解效应限制释热上限.这是由于释热降低流速且提高静温,使高温离解的吸热效应更加显著.
    • 张喆; 金星; 席文雄
    • 摘要: 等离子体射流作为一种有效的点火助燃方式在超声速燃烧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大都是与传统的壁面燃料喷注方式相结合,而与中心燃料喷注方式的结合较少。为了扩大燃烧范围,本文将等离子体射流引入了带有交替尾缘结构的支板-凹腔燃烧室中。通过三维数值计算,研究了超声速气流中支板燃料喷注总压、凹腔燃料喷注总压、等离子体射流喷注总压和等离子体射流介质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喷注条件下的燃烧场结构、壁压分布、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出口水组分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效率随着支板燃料喷注总压的增加而降低,但当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支板燃料喷注总压时,燃烧室下游的燃烧区域也有所增加。当凹腔燃料喷注总压在0.5~2.0 MPa的范围内增加时,燃烧室的燃烧区域和燃烧效率都有明显提升;但过度地增加凹腔燃料喷注总压,由于燃料的混合受限,燃烧效率急剧下降。随着等离子体射流喷注总压的增加,凹腔剪切层的高度抬升,凹腔内的混气当量比也得到改善,有效地促进了燃烧。当等离子射流的喷注总压为1.25 MPa时,燃烧效率达到最高的82.1%。不同等离子射流介质的助燃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异。当等离子射流的介质为O2时,对燃烧室的助燃作用最为明显。
    • 姜宗林
    • 摘要: 先进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而吸气式高超声速发动机一直是宇航飞行技术研发的首位难题.发动机的性能依赖于其能量转换模式和燃烧组织方法,相关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启发性意义.论文首先讨论了超声速燃烧,它一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理论基础.然后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吸气式高超声速冲压推进技术的3个临界条件,或者称为临界参数.第一临界条件针对超声速气体流动中燃烧发生部位的亚声速或超声速状态的判定问题,由此可以揭示上行激波的产生机制,也能够作为燃烧后气体流动状态的判定条件;第二临界参数定义了在当量比燃烧条件下吸气式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的稳定运行马赫数,是发动机设计需要考虑的必要条件.第三临界参数给出了对应CJ斜爆轰的楔面角度,其物理基础是爆轰临界起爆状态.最后总结了驻定斜爆轰冲压发动机的实验研究进展,论述了作为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动力的可行性.
    • 李凡; 汪洪波; 孙明波; 蔡尊; 孙永超; 黄玉辉; 朱家健
    • 摘要: 在马赫数2.0,总压0.98 MPa和总温920 K的超声速来流条件下,针对现有常见的凹腔组合式燃料喷注方案出现的燃烧不稳定和火焰吹熄现象,通过改变凹腔上游壁面双路燃料喷注的位置,设计了两种优化的凹腔组合式喷注方案,并对不同燃料喷注方案下的火焰稳定过程进行研究.通过高速摄影和CH*基自发辐射成像技术,详细观测了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乙烯火焰传播过程.研究表明,原始的喷注方案容易发生火焰振荡,并伴随着火焰回传现象以燃烧模式的转换;当量比超过0.3时,就难以实现稳定燃烧,并出现火焰吹熄现象.两种改进的喷注方案均能增强燃料射流与凹腔的相互作用,可在更宽燃料喷注当量比范围内维持火焰不被吹熄.相比于增加上游喷注与凹腔前缘距离的喷注方案而言,增加双路燃料喷注之间距离的喷注方案的稳焰效果更好,燃烧反应区也更加靠近凹腔前缘,燃烧释热也更强.这种喷注方案可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凹腔燃料喷注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赵小存; 雷庆春; 陈力; 陈爽; 田野; 范玮
    • 摘要: 为分析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火焰振荡特性,以氢气为燃料,采用高速化学发光测量对两种当量比下凹腔燃烧室中的火焰发光图像进行了采集,时间重复频率为100 kHz.通过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时均分析、标准差分析、本征正交分解(POD)分析、剪切层火焰面速度振荡分析,研究了凹腔内燃烧振荡的宏观模式及瞬态特性.结果表明,当量比为0.3和当量比为0.2的工况,火焰均稳定在凹腔内部,且火焰稳定位置和表面积都极为相似,当量比为0.3时在超声速主流区发现明显的火焰信号,分析是由较大的燃料射流形成的弓形激波导致的.POD结果表明,两组工况下凹腔燃烧室中火焰的振荡以凹腔内部流动方向的振荡为主,同时复合了凹腔内部各个回流区与剪切层相互作用的振荡.剪切层的火焰面振荡速度表明,低当量比下火焰在剪切层附近的振荡更为剧烈,平均的振荡速度接近高当量比工况的2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