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联疗法

二联疗法

二联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专利文献45564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科学之友、中国社区医师、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等; 二联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伏莲、华朝阳、吕艳蓉等。

二联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55647 占比:99.98%

总计:455729篇

二联疗法—发文趋势图

二联疗法

-研究学者

  • 胡伏莲
  • 华朝阳
  • 吕艳蓉
  • 孙玉峰
  • 孟庆娜
  • 崔自强
  • 朱千凯
  • 杨小林
  • 缪秀华
  • 陈文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俏俏; 马菁; 余雪纯; 于淼; 祁亚宾; 胡若冰; 卫珮如; 肖伟; 贾百灵; 丁松泽
    • 摘要: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新的二联疗法在根除H.pylori方面疗效显著,但在我国感染率较高的部分中原地区尚未得到验证。目的探索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二联疗法根除H.pylori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初次诊断为H.pylori现症感染者1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铋剂四联疗法组〔A组:雷贝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n=55〕、雷贝拉唑联合莫西林二联疗法组〔B组:雷贝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3次/d;n=54〕和雷贝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二联疗法组〔C组:雷贝拉唑(20 mg)+呋喃唑酮(100 mg),3次/d;n=52〕,三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各组H.pylori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成本-效果比。结果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显示A、B、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3.6%(46/55)、81.5%(44/54)、48.1%(25/52);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B、C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8.5%(46/52)、83.0%(44/53)、51.0%(25/49)。A组和B组H.pylori根除率(ITT分析及PP分析)高于C组(P<0.0167)。PP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37/154),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20/52)、7.5%(4/53)、26.5%(13/49),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皮疹、心悸、头晕、乏力等,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占9.7%(15/15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167)。A、B、C组的成本-效果比依次是3.33、4.17、3.78,A组成本-效果比最低。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与标准铋剂四联疗法对H.pylori感染患者初次根除H.pylori疗效相似,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可考虑作为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此外,本研究显示雷贝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二联疗法H.pylori根除率低,不适合临床应用。
    • 赵旭; 程宁; 纪民; 李本科; 吕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二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42例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索拉非尼二联疗法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索拉非尼三联疗法方案治疗.采用实体瘤mRESIST评价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素(OP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OPN、CTGF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0.900、0.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三联疗法治疗早期肝癌患者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少,预后较好,能够改善早期肝癌患者血清指标水平.
    • 孙寅力; 张振玉
    • 摘要: 目前幽门螺杆菌(Hp)的全球感染率仍很高.铋剂四联方案是各大国际共识/指南推荐的根除Hp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服药种类和数量多,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近年多项研究表明耐药率很低且对酸敏感的阿莫西林联合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二联疗法的根除率与主流方案相当,并具有不良事件更少、方案更简单、依从性更好的优势.然而目前二联疗法中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多样,无法形成共识.本文对各种不同二联疗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确定最佳剂量、给药频率和疗程以及规范二联疗法提供依据.
    • 高静; 马建
    • 摘要: 目的 观察埋线联合中药二联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对象,观察组采用二联疗法(埋线、中药),对照组用普通针刺,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评分均升高,肌张力评级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埋线、中药可以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恢复神经,从而有利于中风后遗症的恢复,
    • 王巍
    • 摘要: 目的 观察二联疗法辅助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对外周T淋巴细胞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阿维A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屑胶囊辅助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外周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高,且CD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二联疗法辅助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外周T淋巴细胞,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 王俊
    • 摘要: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调肝活血法联合二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联疗法,观察组给予调肝活血法联合二联疗法,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变异系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头痛、口干、脉弦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24h平均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活血法联合二联疗法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压变异系数.
    • 张洪秋
    • 摘要: 目的:研究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采用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1年内慢性胃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观察组的复发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应用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复发风险,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孟莉1; 郭新春2
    • 摘要: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二联疗法治疗顽固性Hp相关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高剂量二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治疗3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慢性胃炎发作时均为有效,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 0. 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12个月后复发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二联疗法能显著降低二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率,临床值得推荐。
    • 健康报
    • 摘要: 同样是对付幽门螺杆菌,用2种药物就能达到用4种药物的疗效,你会选用哪一种?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兰春慧带领团队研究了优化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组方,首次证明其疗效与铋剂四联疗法相当。近日,相关成果在《美国胃肠病杂志》发表,影响因子>1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