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
资江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水利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小溪流:故事作文、歌海、中国果业信息等;
资江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左源、伍弱文、刘良国等。
资江
-研究学者
- 胡左源
- 伍弱文
- 刘良国
- 曾宪瑞
- 李保
- 杨品红
- 杨春英
- 王文彬
- 罗玉双
- 钱开胜
- G·T
- 于洋
- 付国福
- 伍湘安
- 伍锡权
- 侯利平
- 傅滔
- 农礼生
- 刘世臻
- 刘乐喜
- 刘凯舟
- 刘定光
- 刘文奇
- 刘秀
- 刘继光
- 刘绪义
- 刘达昌
- 卿明星
- 吴小玲
- 吴文兵
- 吴晟荣
- 吴理和
- 周和平
- 周有为
- 周芸芸
- 唐平喜
- 唐建华
- 夏再来
- 夏晓霞
- 天明
- 奉波
- 孙曙光
- 孙风光
- 山珍
- 山雨
- 庞军
- 张建安
- 张星芒
- 张燕峰
- 张馨
-
-
罗鑫;
陈慧(指导)
-
-
摘要:
在我的家乡邵阳,有一座横跨资江的大桥——西湖桥,它是连接邵阳江北、江南的交通纽带。白天,它威武雄壮,夜晚的西湖桥才是最迷人的。迎着徐徐微风,我和妈妈在资江河畔悠闲地散步,远远望去,夜幕下的西湖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水面上,它依然是那样雄伟,那样壮观!
-
-
杨德帝;
彭秧锡;
付国福;
周芸芸;
郭开发;
刘秀;
朱雄梅;
金晨钟
-
-
摘要:
本研究在资江冷水江段从上游到下游共设置了12个采样点,于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采集水样,测定水样中阿特拉津残留浓度,以探讨资江冷水江段的阿特拉津残留水平时空变化,并分析该河段水体中阿特拉津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江冷水江段阿特拉津的残留水平枯水期为0.235~1.045μg/L、丰水期为0.723~3.742μg/L;阿特拉津的残留水平丰水期大幅高于枯水期,并且从上游到下游大体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资江冷水江段的阿特拉津,丰水期来源包括附近农田输入、上游河流输入、沉降,枯水期的来源主要为上游河流输入。
-
-
-
-
摘要:
资江“小三峡”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景区两岸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沿途景点赛双清、将军石、护江石林、石门献翠、清溪滩、铜柱滩、水洞岩、岩鹰石、玫瑰园、金猴迎客、岣嵝门、海豹出江、蛇形山、骆驼峰等犹如散落的珍珠,被秀美资江连成一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极具旅游观赏价值。
-
-
赵经天
-
-
摘要:
她一直在前行一从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导室主任到办公室副主任、德育主任、教研室主任……邵阳市资江学校的许艳玲教书31年,任职4所学校,岗位也几经变换,但不曾改变的,是她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
-
-
-
-
-
蒙有庆1
-
-
摘要:
山间鸟雀叫声高,一带晴川涌碧涛。淌玉湍流穿雾霭,参天绝壁入云霄。江边神象低头饮,洞外金龟引颈瞧。滩险弯多思往事,犹闻古道纤歌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