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清偿债务
资产清偿债务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专利文献5632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财会学习、中华会计学习等;
资产清偿债务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史玉光、熊友存、熊艳等。
资产清偿债务
-研究学者
- 史玉光
- 熊友存
- 熊艳
- 薛东成
- 魏光
- 龙秀枝
- 丁江贤
- 于忠伟1
- 仲继勇
- 先礼琼
- 冷弘飞
- 刘军
- 刘培强
- 刘秀华
- 刘荣
- 史爱华
- 叶若慧
- 吴小波
- 吴得林
- 周立
- 唐爱军
- 唐玉兰
- 姚金武
- 宋学敏
- 宋熙文
- 张乃慧
- 张健
- 张冬华
- 张力
- 张友占
- 彭广林
- 徐荔2
- 李少平
- 李杨红
- 李金荣
- 杜修芹
- 来臣军
- 杨光
- 杨尚军
- 杨庆保
- 杨莉
- 杨香敏
- 毛鑫
- 沈大龙
- 温栋
- 游运芝
- 焦东瑞
- 王凤云
- 王奎贞
- 王小莉
-
-
宋学敏
-
-
摘要:
《债务重组准则》对于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使得适用于债务重组交易的准则与处理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改变。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用资产对债务进行清偿,将债务清偿账面金额和资产转让账面金额的差额计算出来,并计入当期损益之中,如此债务人的债务以资产形式清偿,致使对当期的收入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本文首先分析新《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而就新《债务重组准则》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会计处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
-
-
-
-
-
龚文;
黄丹
-
-
摘要: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定位于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减轻财务负担,改善经营状况的债务重组却成为上市公司粉饰业绩、虚增利润的惯用手法。债务重组分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具体方式有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本文研究定位于债务人视角,考察债务人在债务重组相关信息披露的状况。
-
-
熊友存;
熊艳
-
-
摘要:
一、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rn(一)第一份债务重组准则出台1995年,财政部决定制定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并相应成立项目组着手研究制定。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多次修改,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债务重组准则以对债务重组进行规范。当时的准则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此可能产生资产转让收益,同时债务重组过程中会产生债务重组利得,两者共同构成债务重组收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