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85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中华会计学习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院长(系主任)联谊会、2010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湖湘三农论坛等;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利、陈国绪、刘亮等。

财政支农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0 占比:38.7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785 占比:60.90%

总计:1289篇

财政支农政策—发文趋势图

财政支农政策

-研究学者

  • 杨利
  • 陈国绪
  • 刘亮
  • 温涛
  • 耿加贵
  • 胡德仁
  • 刘勇
  • 唐永敏
  • 崔春香
  • 廖红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萍; 李辰; 管钟毓
    • 摘要: 为研究各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规模与效率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选取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效率指标体系;其次,加入规模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行研究;最后,通过门槛模型计算得出农村经济边界。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的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均呈现出显著的边界特征,但财政支农效率仅对东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支农规模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效率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作用下,效率层面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有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支农政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合作体系提供一定参考与支撑。
    • 李泳欣; 胡欢; 董丽
    • 摘要: 本文以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观测货币政策、城镇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对广东各地区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不明显。
    • 张维刚; 欧阳建勇
    • 摘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农业是乡村最大的产业,较高的农业生产率是农业产业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推动因素主要为技术进步效率,但近些年技术进步效率增速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也有所退步,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时期和区域效应来看,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但需要明确支持重点、优化支持结构.为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要逐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成果向农业转化和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民职业技能,适度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农业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
    • 张雁; 何冠文; 王杰
    •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农支出.本文主要研究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广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规模、资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农问题,并基于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正向的影响.最后,结合广东省农业发展的新态势提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建议.
    • 赵圃婕; 米锋; 何蒲明
    • 摘要: 本文着眼于农业支持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2007~2017年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了小麦、水稻、玉米产区农业政策支持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业政策支持对我国粮食生产力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其中,财政支农政策通过同时影响小麦、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和单产来影响生产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提高小麦、水稻单产来提高生产力,产业结构通过减少小麦、水稻、玉米播种面积来降低生产力,粮食价格对三种粮食生产力影响较小,农业保险政策、抗灾能力、化肥用量、机械化程度对我国粮食生产力都有正向效应.最后提出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向,增强两区农业基础投入,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投入,实行差异化粮食价格、农业现代化技术补贴标准等建议.
    • 钟德仁; 石晓宇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原动力,城乡关系演进必然经历城乡对立分割、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我国城乡关系演化路径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科学性和前瞻性.由于二元结构的桎梏和二元制度的影响不可能彻底消除,财政支农政策和城乡关系发展的路径仍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消除二元制度壁垒,为财政支持农业和城乡关系发展积累物质财富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
    • 夏燕; 温定英
    • 摘要: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繁荣与现代化建设,城乡二元制结构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发展落后、城乡差距增大,影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阐述了财政支农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科研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了绩效评价模型,提出了财政支农政策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 熊运莲; 何怡
    • 摘要: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财税政策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分析了近几年四川省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布的主要财税政策,分析了当前财税政策对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支持作用,进而分析当前财税政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涉农税收政策主要是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等方面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财政支农政策主要是从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认定、金融配套、强化用地保障、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财政支持,更好地促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税收优惠力度、阶段性奖励补助、建立内在沟通与协调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改进财税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 郭亚军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我国甘肃省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甘肃省传统的粗放型农业面临着机械化程度低、产量低等问题,农民对生活水平有较高的愿望,但仅靠农业产出的收入难以满足农民的正常需求,因此甘肃省"三农"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甘肃省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基于分析的背景、现状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对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和农民"提出建议,根据现有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并提供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发展甘肃省"农业、农村和农民".
    • 刘琼; 肖海峰
    • 摘要: 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农地经营规模影响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既具有直接影响,也产生间接影响;②直接影响体现在“规模效应”: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呈现“U”型变化趋势;间接影响是通过影响农地利用方式来体现的: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化肥投入强度之间均呈现“U型”关系,与农业机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种植结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提高抑制了农业碳排放,化肥投入强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碳排放;③财政支农政策在种植结构、化肥投入强度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较高的财政支农支出水平加强了粮食种植比例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了化肥投入强度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为促进农业低碳发展,一方面要适度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加强对农地利用方式的科学管理;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财政补贴结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