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门槛模型

门槛模型

门槛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8286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城市问题、管理现代化、经济与管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等;门槛模型的相关文献由45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明蕊、段鑫、任群罗等。

门槛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8286 占比:99.84%

总计:148522篇

门槛模型—发文趋势图

门槛模型

-研究学者

  • 李明蕊
  • 段鑫
  • 任群罗
  • 王文寅
  • 郑强
  • 何爱平
  • 刘佳
  • 刘园
  • 刘欢
  • 周庆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超平; 朱培伟; 张璨璨; 陈雯
    •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优化产业布局、激发创新活力、减少能源消耗以及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从理论层面系统解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并以2003—2019年中国26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效应的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创新的关系和异质性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呈U型特征,这种非线性影响能够在特定范围内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溢出边界为600 km,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作用效应随行业结构特性、地区发展差距、资源禀赋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面板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是约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与本地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注重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间绿色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与共享,以期实现城市绿色创新协同发展.
    • 宋德勇; 许奥林
    • 摘要: 本文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下文简称新动能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并测算了263个城市2006~2019年的新动能指数,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之后使用FGLS估计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与新动能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可以显著增强城市新动能水平.使用门槛模型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后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升,在大型城市以及中小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对新动能水平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在超大型及特大型城市,该效应不显著.
    • 周清香; 李仙娥
    • 摘要: 文章立足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禀赋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生态保护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11—2019黄河流域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示:(1)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驱动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2)从区域异质性视角考察,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助推作用,上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不显著。(3)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以及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推动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殷天赐; 曹泽
    • 摘要: 文章通过区位熵指数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分布进行测度,并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信息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自2012年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是产业集聚分布的重心,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趋于收敛;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作为门槛变量,全国、东部和西部样本均有一个门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而中部样本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信息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保持较高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 张萍; 李辰; 管钟毓
    • 摘要: 为研究各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规模与效率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选取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效率指标体系;其次,加入规模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行研究;最后,通过门槛模型计算得出农村经济边界。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的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均呈现出显著的边界特征,但财政支农效率仅对东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支农规模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效率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作用下,效率层面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有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支农政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合作体系提供一定参考与支撑。
    • 杨文斌
    • 摘要: 本文从OECD税收负担视角出发,把我国的国家税收收入加上社保基金收入作为国际意义上的税收,利用门槛模型对税收负担与居民最终消费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居民最终消费的三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0837、0.2288和0.3622。当税收负担低于0.0837时,其对居民最终消费的作用是负向的,其系数为-0.4638;当税收负担处于0.0837和0.2288之间时,其系数为0.2218,对居民最终消费的作用转为正向;当税收负担处于0.2288和0.3622之间时,其系数为0.1190,对居民最终消费的作用仍是正向,但呈现边际倾向递减的趋势;当税收负担大于0.3622时,其系数为0.0392,但并不显著。可以看出,税收负担在不同阶段对居民最终消费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是不同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和税收的最终用途的不同。比较OECD各成员国也能看出,发达国家的税收负担普遍偏高,居民最终消费也偏高。我国当前的税收负担处于第三阶段的初始阶段,其结果恰好呼应了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7月提出的“要想方设法把名义税率降下来,想方设法把实际征收率提上去”,故应积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以促进居民消费的上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 郭瑞兵; 赵军
    • 摘要: 文章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分别使用互联网嵌入度和技术复杂度来刻画工业互联网发展和中国制造业升级,从直接和间接传导、非线性传导三个维度,考察其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上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升级,且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将从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获益更多;进一步地,使用门槛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工业互联网的过度繁荣会限制制造业升级进程的持续进行,导致梅特卡夫定律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强度减弱。
    • 陈昊; 徐梦鸽; 刘斯敖
    • 摘要: 为研究消化吸收调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对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的影响,使用非径向、非角度的基于松弛的方向距离函数,结合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中国地区GTFP水平,并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OFDI对母国G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OFDI对母国GTFP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受到母国消化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即人力资本越丰裕,研发投入越密集,中国OFDI对母国GTFP提升的作用越明显。2)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消化吸收在中国OFDI对母国GTFP提升的作用中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均表现出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门槛规律。可见,OFDI正向驱动GTFP增长。本研究结果对中国改善经济环境,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 朱晓芳
    • 摘要: 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内循环提供流通保障。文章基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个体数据,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变化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在超过一定阈值时,营商环境的改善才能够促进流通企业创新投入,行业的差异性以及企业决策的滞后性是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主要原因。营商环境会改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影响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当要素配置效率逐渐提升时,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随之增加。
    • 陈柏强; 黄婧涵
    • 摘要: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地区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政府创新补贴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利用2010—2019年我国27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以市场竞争公平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创新补贴与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关系中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创新补贴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当市场竞争公平程度较高时,创新补贴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地区市场竞争公平程度的减弱,这种正向影响逐渐削弱;当市场竞争公平程度继续降低并跨越第二门槛值时,创新补贴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影响消失。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政策组合机制、注重市场竞争公平性的门槛影响效应、充分利用技术溢出以及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促进发挥政府创新补贴对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效应的对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