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类
二恶英类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1125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分析仪器、食品科学、中国造纸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暨大气环境与气候学术会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等;二恶英类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明辉、谢群慧、赵斌等。
二恶英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1251篇
占比:99.98%
总计:511357篇
二恶英类
-研究学者
- 郑明辉
- 谢群慧
- 赵斌
- 裴新辉
- 刘文彬
- 严建华
- 周志广
- 岑可法
- 张兵
- 李晓东
- 陆胜勇
- 任明忠
- 倪明江
- 刘爱民
- 张素坤
- 李帅章
- 李楠
- 海景
- 田洪海
- 丁翔
- 任玥
- 刘向坤
- 姜鸿安
- 栗明
- 辛博
- 鲁光明
- 包志成
- 宁慧平
- 张漫雯
- 张萌
- 杨柳春
- 陈彤
- 倪余文
- 刘崇杰
- 尚凡杰
- 徐晓白
- 曹轩
- 杜兵
- 池涌
- 汤绍富
- 王飞
- 聂永丰
- 蒋旭光
- 袁和平
- 郭颖
- 金余其
- 金宜英
- 陆勇
- 陈吉平
- 马增益
-
-
闫军
-
-
摘要: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半连续性排放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二噁英类自动连续采样系统是固定污染源现场替代人工采样,实现半连续性监测(连续采样,周期分析)二噁英类排放的重要设备。本研究研制了一种二噁英类自动连续采样系统(以下简称采样系统),以整体优化设计理念,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确保采样系统的高可靠性、采样结果的准确性、整套系统的自动化及智能化。通过现场应用测试,采样系统性能可靠(跟踪率在95%~105%之间)、二噁英类采集效率高达98%以上、与手工采集样品分析结果的误差较小,仅为39.3%,处于技术标准要求的合理范围。较好满足了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现场手工采样,实现二噁英类排放的半连续性监测。
-
-
安俊芳;
项厚生;
顾小芳;
孙保海
-
-
摘要:
按照国家环保部标准《HJ77.4-2008土壤和沉积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1]的检测标准,利用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对土壤样品中二噁英质量浓度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如样品前处理、检测精度及标准曲线等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评定,并得到量化结果,为二噁英检测数据分析建立有效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
-
冉艳琼;
曹阳;
黄芸;
鲜文婷;
熊杰
-
-
摘要:
为解决环境样品中二噁英类物质分析前处理过程中技术难度大、周期长、试剂用量大、操作安全性等相关问题。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RGC/HRMS)对分别经快速溶剂萃取和索式提取后,再通过LCTech全自动净化、手动净化和半自动净化净化三种净化方式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快速溶解萃取或索氏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对二噁英类土壤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准确度分别在-0. 8~4. 5和-9. 6~19. 3之间,均在±20%以内,二噁英提取内标的回收率均在72%以上,因此两种提取方式提取效率基本一致,但快速溶解萃取相比索氏提取试剂用量更少,前处理周期更短,实验室安全性能更高。采用全自动净化、手动净化、半自动净化三种方法对某垃圾焚烧厂周边实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79%~107%,63%~96%,63%~83%,采用全自动净化方式的回收率整体上优于手动净化和半自动净化,且全自动净化方式单个样品耗时更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安全性能高。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溶剂萃取的方法和全自动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处理能够更简便、高效、准确安全的进行环境样品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前处理,对分析、改进二噁英类污染物监测技术必将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
-
-
张宗祥;
毛慧;
吴晶;
于建飞
-
-
摘要:
以华东地区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为监测对象,研究其主导上、下风向住宅小区内的土壤和室内积尘中二噁英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个住宅小区内二噁英主要来源于该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的影响。室内积尘中二噁英的毒性当量略高于土壤中二噁英的毒性当量。成人和儿童经口摄入室内积尘的日均暴露量明显高于经口摄入土壤的日均暴露量,说明室内积尘对人体的暴露风险大于土壤暴露风险。由于儿童经口摄入土壤和室内积尘的日均暴露量是成人的12倍,因此儿童经口摄入暴露风险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
-
巩宏平;
王玲;
朱国华;
孙军军;
李沐霏;
潘初红;
刘劲松
-
-
摘要:
二(恶)英类物质是公众熟知和敏感的环境有毒污染物,检测分析该类物质的实验室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检测过程对分析人员和周围环境不产生危害.对环境二(恶)英类检测分析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样品检测分析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为二(恶)英类实验室的建设及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
-
张绪臣;
周咏梅;
崔芳芳
-
-
摘要:
本文对二噁英类化合物测定过程中聚丙烯(PP)材料与玻璃材料、金属材料进行比对测试。从比对结果可以看出,聚丙烯材料的应用没有对二噁英类检测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从而证明了聚丙烯材料在二噁英类检测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实验成本的目的。
-
-
余珊;
李飞燕;
赵浩然;
马登峰;
李胜;
许卫;
彭明
-
-
摘要:
介绍了废电路板处置过程中二噁英类的危害和减排措施.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国际先进的澳斯麦特富氧顶吹熔炼技术和目前世界最大的澳斯麦特浸没喷枪熔池熔炼炉搭配铜精矿协同处置废电路板,经过原料制备、澳斯麦特炉熔炼和烟气处理三道工序,回收废电路板中有价金属.生产期间各烟气排放口检测二噁英含量均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0.1 ng TEQ/m3.
-
-
蒋轶伦;
董威;
陈立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的逐步增加和焚烧技术的进步,系统全面地研究生活垃圾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情况,可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大气污染管理、环境管理部门相关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溯源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焚烧烟气手工实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采用主流焚烧工艺及烟气治理措施的5家生活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SO2、 NOX、 CO、HCl、重金属、二噁英类等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焚烧厂生产资料与实测现场工况,对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 表明,15种检出大气污染物均实现达标排放,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水平最高(mg/m3),其次为重金属类(μg/m3),二噁英类的排放浓度在ng/m3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三种烟气重金属成分为As、Pb和Cr;仅二噁英类的排放浓度显示出冬季值高于夏季值的季节特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颗粒物、SO2和NOX的排放系数值在十年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目前的平均值分别为10.95 g/t、31.87 g/t和611.09 g/t;烟气重金属成分的排放系数仍以As、Pb和Cr为高,平均值分别为12.05 mg/t、22.60 mg/t和17.56 mg/t;二噁英类的排放系数为0.160 8 μgTEQ/t.
-
-
-
伯鑫;
杨朝旭;
贾瑜玲;
田飞
-
-
摘要:
本书选择我国西南典型区域为研究区域,自下而上建立垃圾焚烧厂二噁英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利用数值模型,模拟垃圾焚烧厂排放二噁英污染物的输送、沉降、富集土壤过程,为垃圾焚烧厂项目选址、监测优化布点、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预警、环境健康等提供技术支持。
-
-
-
刘国瑞;
蔡铭伟;
聂志强;
刘文彬;
李成;
胡吉成;
吕溥;
郑明辉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废弃物焚烧是我国二恶英类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排放水平的监测对于从源头控制二恶英类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2, 3]。然而,二恶英类的单体很多,采样、预处理和分析流程非常复杂,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且成本较高,这使得废弃物焚烧等工业过程二恶英类的在线实时监测非常困难,目前尚没有实现二恶英类的在线实时监测。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在一些典型工业过程中二恶英类的毒性当量与一些特征单体或前驱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可以作为二恶英类毒性当量的指示物,这些指示物对预测二恶英类的毒性当量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同时,针对单一指示物的分析难度可大大降低,甚至最终可实现二恶英类的在线实时监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二恶英类毒性当量与特征单体的相关性分析来识别废弃物焚烧过程二恶英类毒性当量的主要指示物。
-
-
-
-
Yongmei Yu;
俞勇梅;
Xianwei Li;
李咸伟;
Xiaolei He;
何晓蕾;
Donggao Jiang;
蒋栋高;
Yaping Zhu;
朱亚平;
Qingfeng Wang;
汪庆丰
- 《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
| 2013年
-
摘要:
源头抑制技术是一种低成本易实施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100公斤烧结锅实验装置,通过模拟现场烧结的实际工况,比较了碳酰肼和尿素两种抑制剂对烧结过程中二恶英类生成的抑制行为.研究发现碳酰肼对二恶英类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投加量与二恶英类排放的减少量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曲线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69.通过方程预测出当碳酰肼投加0.082% (w)时,二恶英类排放浓度减少量最大,为82%.与尿素的抑制效果相比,当投加量<0.02%时,碳酰肼对二恶英类的抑制作用不如尿素,当投加量>0.02%后,碳酰肼的抑制作用要高于尿素.投加碳酰肼对烧结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不显著,然而,当尿素投加量为0.1%时,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