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8315篇;相关期刊343种,包括法律适用、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2009年行政法年会、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结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等;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文献由5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毅、章志远、刘军等。

行政强制执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2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8315 占比:99.12%

总计:58832篇

行政强制执行—发文趋势图

行政强制执行

-研究学者

  • 杨毅
  • 章志远
  • 刘军
  • 刘磊
  • 卢仿杰
  • 宋永寿
  • 崔文俊
  • 胡建淼
  • 苏静
  • 侯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春蝶
    •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是我国探索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有效手段。它既体现行政性,又体现契约性,导致磋商制度的法律性质难以认定。通过对行政协议与民事协议区分标准的探讨,可以发现赔偿协议与行政协议存在映射关系,故磋商属于协议性行政行为。在此前提下探讨赔偿协议的法律机制,尤其是当赔偿义务人不履行赔偿协议时,司法确认制度适用是否合法值得重新考量,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应当如何应用也需重点探讨。
    • 吴晓名
    • 摘要: 行政强制执行权力的配置直接关系到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效率,是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从决定到落地的关键一跃,对于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具有重大意义。裁执分离观念是塑造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构成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了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未来发展轨迹。根据裁执分离理念,当行政机关有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需要时要将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最终决定权交由法院,由法院来作出是否准许进行行政强制执行的决定。而后行政机关才能根据法院授权来负责落实行政强制执行行为。通过完善、细化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法律,通过探索构建专门的行政法院,在我国构建起以司法权为主导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进而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解决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 杨抒见
    • 摘要: 强化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监督,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积极举措。完善人民法院执行监督机制具有其必要性,理论研究与机制建设缺一不可,但目前这方面仍存在不少亟须补齐的短板,如监督案源匮乏、监督职能尚未落实、监督依据亟须明确、监督质效有待提升。可以考虑在总结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适应新时期法律监督需要的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监督体制机制。总体改革思路应通过更新检察监督理念以完善检察监督举措,具体改革举措有:完善行政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立法;扩大行政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案源线索;构建依职权主动启动监督程序的模式;增强调查核实权的实效;加强监督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保障行政检察监督的效果。
    • 郭亦辰; 郭庆珠
    • 摘要: 我国诸多立法明确规定拒绝给付可以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但其正当性及合法性仍面临颇多挑战。对其正当性的质疑,学者多从权利冲突的角度予以释解。如此解释并不充分,还应从合理联结的视角进一步寻求其“合道德性”的价值判断,其判断标准为拒绝给付施加的不利益和被执行行政决定所确认义务造成的利益消减应具有一致性。行政非诉执行中采取的限制高消费措施可以归入拒绝给付的范畴,有正当性基础。对其合法性的争议,聚焦在地方立法设定拒绝给付是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对此,应从体系化法律解释的维度进行认定,若行政机关有直接强制执行权,则地方立法为其设定拒绝给付具有合法性。随着给付行政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拒绝给付的实施机制。
    • 应法
    • 摘要: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特定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手段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得到贯彻落实的一种执法行为,包括间接强制执行与直接强制执行。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分为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
    • 李娜
    • 摘要: 我国首次在行政强制执行立法中确立执行和解制度,在我国出台的《行政强制法》这部法律中,该法于2012年初正式生效.这部法律中的第四十二条这样描述"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可以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由于《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过于模糊,没有对相关的程序规范给予细化规定,不利于该制度发挥其自身价值.本文从执行和解的概念与立法现状入手,解剖执行和解制度在程序上规定的缺点,针对其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优化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和解程度上的建议,希望能达到促使执行和解制度实现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 胡佳欣; 程梦思
    • 摘要: 我国从立法层面确立了行政强制执行权在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之间进行权力分配的模式。这种模式约束了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但也带来了两机关职权不清、相互推诿、适用法律错误的现象。本文结合相关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编制行政强制执行统一手册、明确行政强制执行标准等建议。
    • 田太荣
    • 摘要: 中国当前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从立法上兼顾了执法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和行政强制执行效率,但由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实施情况比较复杂,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执行效率不高、法院负担太重以及不利于相对人救济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比较和借鉴德奥国家与英美国家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应当在立法上科学合理地设置行政强制执行权,逐步建立行政主导型强制执行体制,积极探索在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强制执行机构,并进一步强化行政强制执行的救济保障措施.
    • 赵阳
    • 摘要: 执行罚是一个学理概念,对应《行政强制法》中的"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罚意义上的"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应该符合"基础行为—执行行为"标准和义务反复课予标准.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存在金钱给付义务保障错位、其余义务保障缺位的适用难题.这一规定,既不符合行政强制效能原则与比例原则的要求,也与宪法上的人权保障原则、平等原则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违背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之虞.因此,加处罚款或滞纳金在执行程序中应当审慎适用,需要建立双重决定、双重执行的执行程序.
    • 詹涛
    • 摘要: 针对临近水库的别墅等建筑物的清查整治,在实体层面,尤其对于五证齐全的建筑物,如何定性为违建需要慎重把握,对水库管理范围的界定是一个重点问题;在程序层面,应避免执法中因急于求成而催生的程序违法.强拆行为会产生重大损失,涉及多方主体和多重法律关系,应理清其中各方的法律责任,妥善解决纠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