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著作权归属

著作权归属

著作权归属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46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电子知识产权、法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中国高校管理暨学术国际研讨会等;著作权归属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洋、曾梦倩、李明慧等。

著作权归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3.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346 占比:96.77%

总计:6558篇

著作权归属—发文趋势图

著作权归属

-研究学者

  • 赵洋
  • 曾梦倩
  • 李明慧
  • 欧修平
  • 王克朝
  • 王润贵
  • 王甜甜
  • 王迁
  • 白而强
  • 肖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立伟
    • 摘要: 人工智能的产生源于人类全面发展对于工具的需求,人工智能与自然人的关系实质是物与人的关系。人工智能衍生物上“物生物”的逻辑外观,看似“突破”了著作权理论中作者与作品之间“人生物”的类型塑造,但透视创作行为的本质可知,自动化创作行为中的三元关系,在结构上与自动化生产相同,衍生物没有超出自然人支配工具的射程范围。相比以往的人工智能衍生物权属上的解释路径,绝对支配说将提供一种更具穿透力的解释,有利于促成人机交互的高效创作模式。
    • 杨士民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新闻具有新闻属性、非民事主体创作、缺乏人性温度等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现行著作权法上不构成作品规则、著作权归属规则及著作权合理使用规则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体现在算法新闻是否构成作品的判断标准更加复杂、新闻机器人可否为民事主体存在争议以及机器人写作侵犯他人著作权等方面。因此,文章主张具有独创性的算法新闻可构成著作权上的作品,并建议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灵活解释现行著作权法规则,以实现对算法新闻著作权的良好保护;在算法新闻的著作权归属上,建议将算法新闻的著作权归开发、运行、管理人工智能新闻设备的法人组织;为降低算法新闻写作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建议对算法新闻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类型化区分,促进算法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 杨则文
    • 摘要: 人工智能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给法律的裁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其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的困扰。智能生成内容的生成方式大抵有“代码定义”和“数据训练”两种路径,剖析智能生成物独创性应明确认识自主原创性与思想表达之人格要素,这是独创性认定的基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随机个性化表达”与人类对人机作品的“指导性”是辩证统一的,应予独创性以肯定并加以保护。承认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独创性并不意味着承认人工智能的创作主体资格,著作权归属于使用者是一般原则。对人工智能生成物应保护与约束并行,以期实现激励与平衡。
    • 王英; 舒洁
    • 摘要: 为提高口述历史档案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潜在的著作权风险,有必要明晰口述历史档案的可版权性和著作权归属。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首先,分析了口述历史档案中的采访者提纲、录音或录像制品、转录本或手抄本的可版权性。然后,以明确口述历史档案与口述作品关系为基础分别辨析了常规口述历史档案的著作权归属判定和特殊口述历史档案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最后,提出对口述历史档案著作权保护的对策,包括档案保管单位发布捐赠协议、制定口述历史档案的合理使用框架、责令档案权利人签署著作权协议、档案界发布口述历史档案的引用规则等。
    • 林威
    • 摘要: 署名推定规则源于作者权体系下通过署名推定作者身份的规定,确立于我国的司法解释,现呈扩张之势。署名推定规则与立法原意相比存在逻辑上的“跳跃”,在机械解读之下,这一规则易被误读为通过版权标注推定著作权人。而数字化技术打破了原有抑制机制,刺激了署名推定规则在实践中的异化。机械解读署名推定规则似成定势,但仍然存在极大的合理解释空间。在合理解读之下,署名推定规则的“署名”一词仅指作者的署名,而对著作权之推定系原始取得情形下的结果,默认作者未转让权利。新《著作权法》另行设置参照适用条款的思路,既可以防止对“署名”一词的扩大解释,又可以解决特殊情形下通过版权标注推定权利人的合理性问题。
    • 刘宇豪
    •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短视频这一创作方式的出现与应用,短视频以其内容简短、创作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群体,越来越多用户参与到短视频二次创作中,引发了短视频二次创作著作权的归属争议。如今,众多具有公益性的短视频被压缩,许多短视频创作内容被困在著作权人专属权利和社会公众自由利益的围栏中无法协调,如何界定短视频二次创作的著作权侵权成为当前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关键因素。因此,文章分析短视频二次创作的概念和合理使用的认定因素,从中剖析总结出著作权侵权中的问题归属解释,旨在为日后的抗辩理由强化理论依据。
    • 孟宪林
    • 摘要: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媒体纷纷试水人工智能产品,以期提升工作效率,重塑媒体行业.然而,由于目前法律和政策尚不完善,人工智能生成物在市场上的应用已引发了一系列创作物的版权归属纠纷,"人工智能生成物"侵权使用问题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日渐增多.新《著作权法》将于2021年6月起生效实施,妥善保护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版权,已成为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拟探析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人工智能创作内容侵权类型,并就如何保护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版权提出参考性建议.
    • 杨吉
    • 摘要: 新《著作权法》终于在上位法位阶上对我国之前施行已久、但实则缺乏立法依据的作品登记制进行了一次"确权".但由于版权自创作完成时产生、作品登记以自愿为原则,以及核准时又采取形式审查,这三点造成了当前作品登记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如何在遵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所确立的权利保护的基础框架内进行完善与修正,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议题,而相关分析与论证都将围绕新《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展开.
    • 廖琼
    • 摘要: 2019 年,全国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案“菲林案”中,法院认定计算机软件智能生成的内容不构成著作权上的“作品”。而在 2020 年的“Dreamwriter 案”中,法院认定写作机器人的文章受著作权法保护,这一判例为我国人工智能创作物知识产权规制创设了新的可能。本文对学界研究热点与争议焦点作一探讨,分析人工智能创作物作为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必要性、可版权性及权利归属。
    • 程怡铭
    • 摘要: 在图书中使用剧照有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等好处,但是不规范地使用剧照可能引发侵权.同时,图书使用剧照还涉及剧照版权费问题.本文将围绕图书出版中使用剧照涉及的版权问题,具体讨论剧照著作权归属情况、常见的剧照侵权类型和剧照合理使用.最后,本文试图为图书出版中如何以较低的价格使用剧照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