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51738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浙江预防医学、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等;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欣、侯金林、史晓林等。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1738 占比:99.96%

总计:251849篇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发文趋势图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研究学者

  • 刘欣
  • 侯金林
  • 史晓林
  • 周东华
  • 庞星火
  • 张卫
  • 李艳萍
  • 李荣成
  • 杨进业
  • 桂木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燕
    • 摘要: 目的了解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4岁以下健康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抗体水平。结果检测548份儿童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59.12%,年龄组分布8~17月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最高(72.55%),各乡镇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5.00%~73.77%,不同年龄和不同乡镇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禄劝县8月龄至14岁儿童对乙肝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整体水平较低,且随年龄的增长抗-HBs水平明显下降,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强调全程接种重要性并适时复种。
    • 王文雷; 史晓林
    • 摘要: 目的 探究婴幼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方法 选取392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2018年6月~2019年10月)作为研究对象,接种疫苗后取静脉血4ml,分别采用MEIA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b.比较ELISA法及MEIA法两种检测方法血清HBsAb阳性率及血清HBsAb最低检测结果.结果 MEIA法检查血清HBsAb阳性率84.69%高于ELISA法的72.45%(P<0.05);MEIA法检查血清HBsAb最低检测水平低于ELISA法(P<0.05).结论 采用MEIA法对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HBsAb进行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对血清HBsAb浓度变化进行观察,进而判断免疫效果,同时还可根据血清HBsAb浓度变化确定下次接种疫苗时间.
    • 王文雷; 史晓林
    • 摘要: 目的探究婴幼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方法选取392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2018年6月~2019年10月)作为研究对象,接种疫苗后取静脉血4ml,分别采用MEIA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b.比较ELISA法及MEIA法两种检测方法血清HBsAb阳性率及血清HBsAb最低检测结果.结果MEIA法检查血清HBsAb阳性率84.69%高于ELISA法的72.45%(P<0.05);MEIA法检查血清HBsAb最低检测水平低于ELISA法(P<0.05).结论采用MEIA法对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HBsAb进行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对血清HBsAb浓度变化进行观察,进而判断免疫效果,同时还可根据血清HBsAb浓度变化确定下次接种疫苗时间.
    • 杨路露; 王刚; 许楠楠
    • 摘要: 目的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HBV感染仍然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主要肝脏并发症.既往研究的重点在HSCT后HBV的再激活以及血清逆转,对HSCT是否会影响非HBV感染受者的HBV血清学状态的研究较少.方法 我们回顾性研究了50例无HBV感染的患者在接受HSCT治疗前后HBV血清学检测记录,并对移植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滴度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50例移植患者中,移植前HBsAb滴度中位数为36.69(6.67~237.0)U/L,移植后抗体滴度明显低于移植前 〔14.23(3.07~77.76)U/L,P<0.001〕.我们分别对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对HBsAb的影响进行分析.在31例自体移植患者中,移植前患者的平均HBsAb滴度为33.44(6.29~221.5)U/L,移植后抗体滴度明显低于移植前 〔16.65(3.20~69.51)U/L,P=0.001〕;在19例异基因移植患者中,移植前患者的平均HBsAb滴度为39.94(6.79~499.80)U/L,移植后抗体滴度也明显低于移植前〔13.0(2.40~102.0)U/L,P=0.036〕.此外,在自体移植患者中,有3例患者存在抗体丢失;异基因移植患者中,有4例抗体丢失.结论 HSCT移植后HBsAb滴度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存在抗体的丢失.在接受HSCT患者中,密切监测HBsAb滴度以及适当的加强免疫接种是至关重要的.
    • 刘亚旭; 刘晓清; 周宝桐; 张路; 张炎; 杨辰; 秦岩
    • 摘要: 目的 探究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的乙型肝炎康复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时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抗-HBs阳性患者9例.根据基线抗-HBs水平分为2组,抗-HBs≥100 mIU/mL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后未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抗-HBs< 100 mIU/mL的患者在化学治疗前接受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开始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每个月进行随访,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和HBV血清学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 9例患者中6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为惰性B细胞淋巴瘤,1例为膜性肾病.7例患者抗-HBs≥100mIU/mL,未接受预防性抗HBV治疗;2例抗-HBs< 100 mIU/mL的患者予恩替卡韦(0.5 mg/d)预防性治疗.1例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于第3程利妥昔单抗治疗时抗-HBs效价由基线的21.27 mIU/mL降至6.33 mIU/mL;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第4程治疗后抗-HBs效价由172.25 mIU/mL下降至57.76 mIU/mL;1例膜性肾病患者随访1年复查抗-HBs效价由141.47 mIU/mL上升至328.98 mIU/mL;其余患者的抗-HBs水平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HBV再激活,HBV DNA均为阴性.结论 乙型肝炎康复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可能出现抗-HBs效价下降.高效价抗-HBs对乙型肝炎康复者HBV再激活可能有保护作用,此类患者可能不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 马善晶; 王雪莹; 蒋桂荣
    • 摘要: 目的:调查本区2~6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布情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乙肝抗体水平,为完善本地区乙肝免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济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就诊的2~6岁本地区常住儿童,共2706例为调查对象,采集2mL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功、乙肝五项.结果:本地区2~6岁儿童乙肝五项阳性率分别为:HBsAg 0.11%,抗-HBs 80.97%,HBeAg 0.11%,抗-HBe 0.00%,抗-HBc 0.44%,乙肝病毒感染尚未引起肝功能损害.乙肝五项的阳性率男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抗-HBs不同应答水平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抗-HBs水平逐渐降低、无应答率增加.结论:本地区儿童乙肝防治工作较为满意,男女抗-HBs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抗-HBs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需及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对高危儿童及时进行强化免疫.
    • 徐陈瑜; 陈廷美; 黄红玉; 王琴; 胡娅莉; 周乙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母亲的子女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随访的246例母亲HBV感染、但自身未感染的子女,2017年1月至5月再次进行随访,记录2次随访期间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和相关病史,并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完成再次随访儿童197例(80.1%),平均(8.9±1.4)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10 mU/mL)率为50.3%(99/197).2次随访期间,31例儿童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抗-HBs中位浓度由10.7升至98.4 mU/mL(P<0.05),抗-HBs阳性率由51.6% 上升至93.5%(P<0.05).166例未加强接种儿童抗-HBs中位浓度从41.7降至7.3 mU/mL(P<0.05),其中67例抗-HBs由阳性转为阴性,阳性率从77.7% 降至42.2%(P<0.05);其中第1次随访时有37例抗-HBs<10 mU/mL,本次随访中仍有28例(75.7%)抗-HBs<10 mU/mL;30例(18.1%)抗-HBs水平较第1次随访时升高,但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阴性.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在新生儿期接受免疫预防后虽然随年龄增长抗-HBs下降,未加强接种的儿童抗-HBs多小于10 mU/mL,但均未感染HBV,说明新生儿期免疫预防对HBV具有长期免疫力,无须加强免疫接种疫苗.
    • 夏云; 叶莹; 李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母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新生儿免疫预防措施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定期产检并顺利分娩的240例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未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出生时、出生1年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随访5年,根据新生儿免疫预防效果,将母亲分为免疫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免疫预防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出生时、出生1年后,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分别为22.50%、96.67%,高于对照组(5.00%、78.33%,P<0.001);观察组5年内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55.00%,P<0.001).免疫成功组与失败组母亲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滴度、HBV-DNA浓度、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变异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给予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预防HBV母婴传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HBV风险,提高HBsAb阳性率,获得远期保护效果.
    • 杨蓉蓉; 桂希恩; 柯亨宁; 熊勇; 高世成; 冯玲; 严亚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暴露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阳性率和抗-HBs效价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HIV感染者共4 893例,回顾性分析HIV感染者的人口学资料、HIV相关诊断和治疗信息.根据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组患者的抗-HBs阳性率和HBV暴露率.并比较不同抗-HBs效价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组患者有3 293例,200~500/μL组有1 20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 500/μL组有400例,HBV暴露率分别为78.0% (2 569/3 293)、77.0% (924/1 200)和76.2% (305/400),抗-HBs阳性率分别为38.2%(1 258/3 293)、53.8%(645/1 200)和62.5%(250/400),抗-HBs效价分别为(120.00±36.45)、(148.00±26.40)和(212.00±92.08) IU/L,3组间HBV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2,P=0.609),但抗-HBs阳性率和抗-HBs效价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6.779,F=45.362;均P<0.01).根据患者抗-HBs效价,将HIV感染者分为抗-HBs阴性组(<10 IU/L)2 740例、抗-HBs低效价组(10~99 IU/L)1 220例、抗-HBs组中效价组(100~499 IU/L)693例和抗-HBs高效价组(≥500 IU/L)240例,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150.00±8.42)/μL、(185.00±7.08)/μL、(243.00±12.07)/μL和(308.00±22.60)/μ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479,P<0.01).90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抗-HBs效价由治疗前的(91.96±21.87) IU/L升至(200.76±56.43)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P=0.035).208例HBV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多次检测了HBV血清学标志物,相邻2次检测间隔时间为(26.2±5.3)个月,尚未发现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由阴转阳的患者.结论 HIV感染者发生HBV暴露的风险与疾病所处阶段无明显关系,但抗-HBs阳性率及其效价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有关.监测抗-HBs效价和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有助于深入认识抗-HBs的保护作用和科学评价HBV暴露后的感染风险.
    • 唐朝霞; 许红梅
    •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荣昌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水平,为幼托儿童何时需要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供依据,为该区消除乙型肝炎制订可行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至荣昌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计算HBsAg、HBsAb阳性率.结果 共纳入样本量1949例,其中HBsAg阳性率、单项HBsAb阳性率分别为0.3%(5/1949)、71.0%(1383/1949),1~2岁儿童HBsAb阳性率最高为90.9%,>2~3岁抗体阳性率为78.3%,4岁以上儿童抗体阳性率均在50% 左右.结论 重庆市荣昌区儿童HBsAb总体阳性率较高.4岁以上儿童抗体水平较低,要加强此年龄段儿童HBsAb水平的监测,对于抗体阴性的高危儿童及时加强免疫,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