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重合闸
自动重合闸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84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356078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科技风、电工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发电厂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交流会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年会、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等;自动重合闸的相关文献由137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文秀、钱江波、余存泰等。
自动重合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6078篇
占比:99.97%
总计:1356513篇
自动重合闸
-研究学者
- 郑文秀
- 钱江波
- 余存泰
- 彭昆明
- 赵科达
- 夏初阳
- 陈建景
- 赵东杰
- 刘杰
- 周航
- 陈建武
- 侯学强
- 李卫君
- 林建隆
- 林瑛
- 刘庆凤
- 王宏飞
- 翟华吉
- 胡孝玲
- 谢峰琴
- 李志伟
- 蔡胜利
- 郑逸扬
- 马廷场
- 江树基
- 金同坤
- 刘永华
- 张乐娅
- 李志雄
- 胡乐和
- 陈群胜
- 冯晓明
- 刘健
- 刘奎
- 张广西
- 文杰
- 曹兵兵
- 朱晓彤
- 王琪
- 罗将城
- 胡正业
- 苏杭
- 葛耀中
- 蔡福生
- 赵威
- 雷光华
- 候学强
- 张伟
- 张保会
- 张志华
-
-
王超;
洪潇;
王林炎;
朱思嘉
-
-
摘要:
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因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受到关注,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常与其配合来抑制风电、光伏在内的新能源的波动性。另外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的继电保护动作更加复杂,自动重合闸的配置也较为重要。文章针对DG、BESS和自动重合闸的选址定容展开研究,建立了以网损最小、电压偏移最小、装机成本最小、供缺电量最小和总投资最小的分阶段、多目标选址定容模型。第一阶段求解DG的选址定容问题,第二阶段在DG位置容量确定后,进行BESS的选址定容优化,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动重合闸的优化配置。各阶段分别选用相应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各阶段编码情况分析。在IEEE 102节电系统进行算例验证,说明了文中方法所提的有效性。
-
-
何芳
-
-
摘要:
分析了瞬时性故障时自动重合闸合闸时间和暂态稳定极限切除角的关系,以及永久性故障时自动重合闸最佳合闸时间的确定方法,并利用MATLAB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和某多机系统进行了暂态稳定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动重合闸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瞬时性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当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其最佳重合闸时间为系统的功角达到最大并开始减小,角速度为负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之前。
-
-
郭雅楠
-
-
摘要:
220kV系统线路在电力网中,不论是枢纽变电站至降压变电站,还是地区变电站至降压变电站之间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220kV线路故障时,不仅瞬间影响线路本身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影响地区变电站甚至枢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给维护维修也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在电网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快速地切除故障元件或线路,从而保证线路乃至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从220kV 系统线路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的配置分类进行逐一分析:一般220kV 线路主保护应采用纵联保护;近后备保护可采用零序方向电流二段保护(接地距离和相间距离)、零序电流保护、失灵保护、重合闸(包括后加速);远后备可采用包括主变后备保护和相邻线路的三段保护.
-
-
金巍昊
-
-
摘要:
新能源电源规模化分散接入会给配电网就地保护和自动重合闸带来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配电网保护、整定计算和自动重合闸技术难题。首先对新能源电源接入对配电网保护和自动重合闸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深入研究区域信息网络化保护模式与原理,最后对基于区域信息的自动重合闸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
郑鑫
-
-
摘要:
自动重合闸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路中,尤其是在瞬时故障的情况下.继继电器之后,继电器由自动重合闸设备重合闸,对缩短供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110 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系统中,最常见的是一侧输电线路和两边输电线路的三相自动重合闸.规划了一种电力系统三相自动重合闸计划.配电线路故障后,继电保护跳闸断路器.通过一定的时刻距离后,自动重合闸设备能够重新衔接断路器,然后有效削减不必要的断电和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功耗,具有连续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
-
黄永坚
-
-
摘要: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随着工业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电力系统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日常电力生产建设运行中,人们对电气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工程实例分析PLC在配电系统的保护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
毛之俊;
何官清
-
-
摘要:
文章针对特定的丘陵/山地地形环境情况,通过对动作整定值和重合闸时限的测算和调整,试点实施实现农网10 kV线路的级差保护及智能开关重合闸可靠投运的目标,减少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切实提高农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少环境因素引起的大范围停电事件。
-
-
陈旭东
-
-
摘要:
基于电力传输线路自动重合闸加速保护原理,运用Multisim软件仿真平台,对线路自动重合闸加速保护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线路依据实际线路保护模型设计,各仿真模块均对照实物参数设计.结果显示,仿真过程中各个继电器的动作状态与现场模拟实现能够保持一致,仿真还原了实际线路的保护过程,实现了实验目的.
-
-
曾广璇;
余涛;
林丹;
王梓耀
-
-
摘要:
对采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基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故障自愈实现原理,在传统物理系统两状态元件模型中考虑信息系统的影响,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的元件和网络模型描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终端功能和邻域局部信息的交互过程,并由故障元件的位置定量描述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信息系统元件失效对物理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利用序贯蒙特卡罗方法抽样,对系统进行仿真以获得计及信息系统故障的可靠性指标,对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和终端2类元件进行失效分析,并探究断路器的重合闸功能在纠正故障上游因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误停电情况的可靠性影响.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涂春鸣;
葛钦;
肖凡;
陈江兴;
方旎
-
-
摘要:
故障重合闸是配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采用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的多端口固态变压器(SST)受控制策略的影响显著,面对配电网重合闸时的运行机制不明晰.基于此,该文研究重合闸机制下SST的运行特点,通过分析指出,若不采用一定的控制策略,SST在面对重合闸时将可能出现过电流,进而提出结合光伏电源接入的冲击电流抑制策略来提升SST的运行能力.首先,该文简析SST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并分析重合闸过程中SST冲击电流产生机理;其次,根据不同的初始工况以及输入级最大允许电流求得光伏电源功率调整的范围进行功率补偿,并提出冲击电流抑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与所提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
-
LEI Xiang-fu;
雷向福;
WANG Bu-yao;
王步瑶;
WANG Zhen;
王振;
WANG Xiao-peng;
王孝朋;
LI Wei-hua;
李卫华
-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自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供电的连续性,在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电网单相自动重合闸装置在自动断开重合期间,永磁同步电动机处于缺相失压状态,如果保护装置动作,将造成永磁同步电动机非故障停机,降低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可用性.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韩庄泵站TYC1800-486300V 1800kW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程仿真计算,揭示永磁同步电动机在短时缺相运行过程中各种参数如电流、转速、转矩随时间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型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0 5秒缺相穿越能力,通过对电机保护装置的合理设置将会大大提高贯流泵机组稳定运行,为电机保护提供整定计算依据.
-
-
余存泰;
彭昆明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介绍YCM9LZ系列剩余电流自动重合闸塑壳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并描述了该系列断路器创新的设计要点.采用带隔离功能的控制器强行接通和断开装置,有效提高断路器安装及维修时的安全性和简易性;采用旋转拉动及齿轮抱死的电动操作机构,确保电动机转动轴受力更加均匀,大大提高其可靠性;采用微控制器MSP430F147为核心器件,构建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测控系统.确保断路器操作的简易性,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速动性的工作需求.
-
-
-
-
张永文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照GB/T22710-2008《低压断路器用电子式控制器》和GB/T27745-2011《低压电器通信规范》,建议在制订智能型塑壳断路器标准时应补充定义、关注电流检测精度,增加需量保护、断零保护、缺相保护、自动重合闸等功能,故障报警、双线,通信以及认证规则的修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