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腹腔镜器械

腹腔镜器械

腹腔镜器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4698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保健、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2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等;腹腔镜器械的相关文献由683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国凤、吴伟敏、陈伟等。

腹腔镜器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0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4698 占比:99.79%

总计:124956篇

腹腔镜器械—发文趋势图

腹腔镜器械

-研究学者

  • 徐国凤
  • 吴伟敏
  • 陈伟
  • 周卫强
  • 孙宝奇
  • 陈宝艳
  • 刘莉
  • 周亚昭
  • 周美娜
  • 姜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晓敏; 罗军; 卢又虹
    • 摘要: 目的:分析流程优化在腹腔镜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行常规管理的320件腹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流程优化管理的322件腹腔镜器械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消毒、灭菌效果、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消毒、灭菌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腹腔镜标识、清洗质量及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实施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优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黄天翊; 胡玉琴; 严强; 杜玲俊
    • 摘要: 目的研制一款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以确保腔镜手术带电器械术中绝缘性能安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原型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研发配套软件管理系统并将两者进行整合,研发一款全新国产的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于2019年8月~2020年10月进行临床试用,与传统人工目检法进行比较和评估,并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利用人工目检法和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两种方法对190件腔镜电外科器械的绝缘破损点以及绝缘破损检出率进行统计,人工目检法共检出绝缘破损点数量7件,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检出绝缘破损点数量共39件,显著高于人工目检法(P<0.05)。人工目检法和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检出的绝缘破损率分别为3.68%(7/190)和20.53%(39/19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目检法的工作人员数量为4位,平均检测用时分别为(40.78±2.63)s/件,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工作人员数量仅需1位,平均检测用时分别为(10.86±0.00)s/件,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检测的人力成本投入明显优于人工目检法。检测结果记录平均耗时分别为(29.18±2.91)s/10件和(5.15±0.00)s/10件,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检测的时间成本投入明显优于人工目检法。人工目检法和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法医护满意度分别是72.86%和96.7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腔镜器械电气绝缘安全检测仪可以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检测,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
    • 郑雪梅
    • 摘要: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外科手术,这种手术的创伤很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轻,恢复速度较快,受到医学行业的人员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腹腔镜器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中。这种手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弊端,通过与摄像头连接起来,以及传导冷光源使摄像头的视野变得明亮,这种技术使得手术更加便捷,目前腹腔镜外科手术发展得很快。为了更好地使用并发挥出器械的作用,文章以奥林巴斯CLV-S190腹腔镜为例,对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
    • 徐林; 代冬冬; 牟思玉; 曲腾飞; 张廷龙; 刘普文; 赵锦川; 逄锦忠; 王祖森
    • 摘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在保证患者安全及手术效果的前提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外科医生不断寻求更微创、更安全、更美观的手术方式,单孔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日本的Kobayashi等[1]首先报道1例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揭开了单孔腹腔镜肝切除的序幕。目前文献报道的单孔腹腔镜肝切除主要集中于肝左外叶及肝脏边缘,多为局部肝切除,单孔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报道极少。为探索单孔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经过慎重选择、积极术前准备,2022年2月23日我们为1例患者施行了单孔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经文献检索,为山东省首例报道。患者女,55岁,因上腹部疼痛1 d入院,患者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入院查体:腹平坦,腹壁无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腹部未触及明显异常包块,肝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
    • 李静
    • 摘要: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常规管理,2019年1—12月开展QCC活动.比较活动实施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圈员工作能力评分.结果:活动实施后,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8.10%(413/421),高于活动实施前的95.25%(401/42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5%(12/421),低于活动实施前的5.70% (24/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圈员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感和工作热情评分均高于活动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可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和圈员工作能力评分,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 李祥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腹腔镜器械80件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收集阶段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收集阶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清洗优良率及灭菌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器械清洗及灭菌质量,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及推广应用.
    • 孙宝奇
    • 摘要: 目的:探讨多酶溶液加超声清洗在腹腔镜器械中的维护效果分析.方法:选2020年2月~2021年2月从手术室回收的腹腔镜器械334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多酶溶液浸泡+手工清洗,观察组应用多酶溶液浸泡+超声清洗.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功能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目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咬合齿、管腔、关节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器械维护中应用超声+多酶溶液清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器械的功能完好率和清洗合格率,保证灭菌效果.
    • 王蕊
    •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模式在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15名研究对象,200件腹腔镜器械,均为2019年01月~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在职的工作人员,按照实施PDCA模式的时间进行分组,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按常规要求清洗腹腔镜器械为对照组(n=100件),2020年01月~12月期间采用PDCA模式清洗腹腔镜器械为观察组(n=100件),比较两组腹腔镜清洗合格率与清洗质量.结果 观察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00%,对照组93.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清洗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采用PDCA模式能有效的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的合格率,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应用.
    • 叶梅妹
    • 摘要: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室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情况,并制定相关性的防控感染对策,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采取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的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室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间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调查,观察其清洗合格率,并以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腹腔镜器械洁净度检测合格率为88.5%,腹腔镜器械隐血检测合格率为81.5%.腹腔镜器械隐血检测中的37件不合格器械原因主要原因体现为保湿方法不正确、无预清洗和高压水枪冲洗器械、装载固定方法不正确和使用后未及时收回以及未按照清洗流程清洗等方面,构成比分别为37.8%、27.0%、13.5%、13.5%、8.2%.结论:经过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调查显示,腹腔镜器械清洗存在有不规范的情况,不合格率并不是很高.临床中加强对腹腔镜器械的管理,并严格的按照清洗流程进行清洗,从而起到的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
    • 喻晓芬; 袁琳琳; 江瑾; 陈肖敏
    • 摘要: 目的 为规范复杂腔镜手术术野周围器械、管道、导线管理,自制优化复杂腔镜手术台布控集成装置,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86台复杂腔镜手术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82台复杂腔镜手术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的复杂腔镜手术台布控集成装置固定术野周围导管、管道及放置与管道、导线相连或者频繁、交替使用的操作器械,对照组采用组织钳钳夹于手术巾固定术野周围导管、管道,与管道、导线相连或者术中频繁、交替使用的器械随意置于术野周围.比较两组术中滑落污染腔镜器械件数、腔镜器械损坏件数;术野周围管、线固定时间,术者更换1件操作器械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滑落污染的腔镜器械件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因腔镜器械滑落导致其性能损坏不能继续使用的件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的术野周围管、线固定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者更换1件操作器械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化复杂腔镜手术台布控集成装置的使用规范了复杂腔镜术野周围管道、导管及术中频繁、交替使用器械的管理,减少了滑落污染腔镜器械的数量及腔镜器械滑落导致其性能损坏不能继续使用腔镜器械的数量,能够使手术过程更流畅,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