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病房

肿瘤病房

肿瘤病房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5120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人人健康、中国卫生产业、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大连)学术研讨会等;肿瘤病房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陶文娟、鲁岩、黄文娟等。

肿瘤病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5120 占比:99.76%

总计:45229篇

肿瘤病房—发文趋势图

肿瘤病房

-研究学者

  • 陶文娟
  • 鲁岩
  • 黄文娟
  • 伦淑敏
  • 刘云鹤
  • 宋华
  • 宋娇
  • 尤本月
  • 崔晓华
  • 张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芬; 章洁苓; 吴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查检表在肿瘤病房留置针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控制(质控)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外周留置针置入和日常维护集束化查检表进行护理质控。比较2组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化使用情况,包括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比较患者因留置针并发症(静脉炎或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因静脉炎和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查检表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推动护士同质化、规范化操作行为,可有效降低肿瘤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陈秀玲; 尤本月
    •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病房内临终癌症病患实施安宁疗护对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90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宁疗护,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变化,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通过安宁疗护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刘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9年2月-2020年2月临终癌症患者,选取60例临终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安宁疗护,比较VAS评分及HAMD评分、PSQI评分.结果:安宁疗护措施实施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实施可有效的减轻临终癌症患者疼痛及减少抑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值得推广.
    • 李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行安宁疗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肿瘤病房的临终癌症患者,共76例,将其按照住院顺序的前后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失眠、疲倦、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行安宁疗护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曹坤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肿瘤内科病房临终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我院肿瘤内科病房收治的临终癌症患者53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6例临终癌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针对B组27例临终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宁疗护能够有效地降低临终癌症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田然然; 宋新梅; 马颖; 董红梅; 曹永恩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安宁疗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起始于2018年6月-2020年10月,在该时间段收治的患者中选出62例临终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抽样法作为原则分成两组,31例常规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31例研究组患者同时进行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轻度焦虑率为29.03%,高于常规组的6.45%;重度焦虑率为38.71%,低于常规组67.74%,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采用安宁疗护,能缓解患者身体和心理不良状态,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王君艳; 王佳宏
    •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本院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2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号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患者满意度、负面情绪及疼痛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前阶段针对肿瘤患者来说,实施安宁疗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未来可适当推广及普及.
    • 陈秀玲; 尤本月
    •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病房内临终癌症病患实施安宁疗护对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90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宁疗护,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变化,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通过安宁疗护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熊萍; 金小琴; 胡艺
    • 摘要: 目的 观察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肿瘤病房中的64例临终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与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比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安宁疗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涂艳琴; 徐静; 姜文华
    • 摘要: 目的:观察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病房收治的54例临终癌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安宁疗护),各27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SDS、SA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SDS、SAS、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予以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行安宁疗护,可显著改善病人消极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