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结石
肝内结石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4026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河南外科学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中国整脊学学术大会等;肝内结石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宗泽、蓝祥海、张清泉等。
肝内结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4026篇
占比:99.92%
总计:174161篇
肝内结石
-研究学者
- 胡宗泽
- 蓝祥海
- 张清泉
- 王兴国
- 任雪萍
- 冯秉安
- 叶观瑞
- 张宏武
- 张宝善
- 李兆亭
- 李士勇
- 李杰
- 梁志鹏
- 潘思波
- 王和鑫
- 王文琼
- 石全
- 胡以则
- 舒健
- 苏树炎
- 裴德恺
- 邓宗鍉
- 郎兵
- 陈健松
- 陈道瑾
- 黄洁夫
- Audet
- Baulieux
- Boillot
- Catherine
- ChoiTK
- Christian
- Daniel
- Ducerf
- Elie
- Gigot
- Hubert
- Jacques
- Jaeck
- Jan
- Jean
- Jean-Bernard
- Jean-Francois
- Jean-Yves
- Kaneko K.
- LeeWJ
- Lerut
- Mabburt
- Maxime
- Olivier
-
-
宋久玲
-
-
摘要:
目的探究肝内结石患者采取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赤峰市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0例肝内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肝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而言,采用肝段切除术可以获得比胆管切开取石术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更快出院,值得临床应用。
-
-
刘汉俊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内结石患者采取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的作用.方法 160例肝内结石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肝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手术近期疗效、术后远期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3±6.3)min,术中出血量为(145.6±10.6)ml,住院时间为(9.9±1.3)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2.6±7.7)min,术中出血量为(331.4±20.1)ml,住院时间为(12.6±1.6)d.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治疗优良率100.0% 高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肝内结石复发率1.3%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结石患者采取肝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可获得理想手术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且手术操作简单,对结石的根治性更强,优势突出,建议推广.
-
-
-
-
-
吴云川
-
-
摘要:
目的:关于肝内结石采用两种术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80例来我院诊断及治疗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肝内结石后将患者分组,指导患者分别接受胆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肝段切除术(观察组)治疗,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果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干预肝内结石期间,采取肝段切除术疗效好,有助于患者疾病预后质量有效增强.
-
-
张羽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96例肝内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施以传统开腹肝切除和腹腔镜微创肝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试验组临床总治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83%与4.17%,对照组的临床总治愈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42%与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微创肝切除治疗肝内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
张玉豹
-
-
摘要:
目的:采取肝段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对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肝段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肝段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1%VS73.68%),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53%VS28.95%),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
-
张健峰;
宋昱庆
-
-
摘要:
目的:采取肝段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对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肝段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经过肝段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1%VS73.68%),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53%VS28.95%),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
-
陈宇鹏
-
-
摘要:
目的研究肝内结石患者采取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纳入的94例肝内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采取肝段切除,对照组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结石患者采取肝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促进病情快速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
-
施凯
- 《首届中国整脊学学术大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肝内结石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认为不良习惯导致脊椎微错位和肝细胞功能下降是肝内结石的原因,而思源整脊推拿术可以活化肝细胞,增加胆汁分泌,使结石按胆管走向排出.是一种简单、实效、快捷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