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规范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66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专利文献32773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伦理学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法律与生活等;
网络道德规范的相关文献由79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本修、朱建华、杨柳等。
网络道德规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7731篇
占比:99.98%
总计:327797篇
网络道德规范
-研究学者
- 吕本修
- 朱建华
- 杨柳
- 滕学海
- 王铁民
- 乔爱萍
- 于俊如
- 何振鹏
- 余俊阳
- 俞三力
- 关洁
- 冯仰生
- 刘国英
- 刘守旗
- 刘淑华
- 史俊梅
- 叶豪芳
- 吴艳
- 吴菁
- 周湘梅
- 周路海
- 唐晓燕
- 夏珊珊
- 孙新
- 孙晓芸
- 孙立新
- 宫留记
- 张书磊
- 张朝霞
- 张震
- 徐敏
- 方朋钦
- 曹源
- 李学锋
- 李晓洁
- 李艳红
- 李阳
- 杨学超
- 温海昌
- 牟宗艳
- 王剑
- 王志锋
- 王怀仁
- 王方红
- 王晓宇
- 王栋华
- 王红雷
- 王腾
- 王茹
- 王莹
-
-
苏雅婷;
宫留记
-
-
摘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便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互联网平台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以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渠道。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介的主要参与者,受网络影响最为直接与全面,由于自身所处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网络媒介监管的缺失,在参与网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问题。面对这些愈发严重失范的公共性现象,重塑与纠正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行为,建构生态和谐的网络环境,不仅是当前高校重要网络安全课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
-
贾伟玮
-
-
摘要: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享受网络带来的自由与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其催生的道德难题,这就需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环境的网络道德规范,例如无害自主、尊重负责,诚实可信、兼爱共享,明辨是非、文明高雅,节制慎独、虚实统一等.同时需要各机制的保障:加快网络技术进步、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丰富网络道德实践、强化网络法律法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功能,以及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
-
滕学海
-
-
摘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集中表现在个人道德素养较低、社会公德欠缺、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方面.对此,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几个角度提出了矫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可行性建议.
-
-
滕学海
-
-
摘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集中表现在个人道德素养较低、社会公德欠缺、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方面。对此,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几个角度提出了矫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可行性建议。
-
-
-
-
-
马云
-
-
摘要:
在撰写《网络礼仪及道德规范》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教材的设计理念,确定教材内容是以网络应用为载体,以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并阐述了合理拟定教材的编写框架,建构好教材的内容体系,强调教材体裁与内容相一致,并注重立体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编写思路.
-
-
杨学超
-
-
摘要:
本文对怀化市大学生上网情况、掌握上网知识方法、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根据所获资料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上网对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影响,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并就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