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89973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居业、住宅产业、门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第三届两岸四地高性能混凝土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等;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波荣、刘津明、卜震等。
绿色建筑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9973篇
占比:99.97%
总计:390088篇
绿色建筑标准
-研究学者
- 林波荣
- 刘津明
- 卜震
- 本刊编辑部
- 李玉妹
- 林培
- 聂悦
- 郑竺凌
- Feng Yan
- LU Yanbing
- Rio
- Stan
- This Editorial Office
- Yu Zhimin
- Zhang Tao
- 于少田1
- 余晶
- 余秉东
- 兰琳
- 冯燕
- 刘京
- 刘诒萱
- 史寅昇
- 叶凌2
- 吴斌
- 吴遇利
- 孙璟璐
- 宋凌
- 宋英
- 宫玮
- 张杰
- 张沂川
- 张涛
- 新华
- 方军
- 方帅
- 朱于丛
- 朱玲
- 李冬
- 李建奇
- 李彦青
- 李雪
- 杨仕超
- 杨雷
- 杰克·埃弗里
- 林海燕
- 林海燕1
- 汤伟
- 王清勤
- 王维庆
-
-
-
-
-
摘要:
近日,深圳市住房建设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深圳市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十四五”时期深圳市现代建筑业职责使命、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做了系统阐述。“十四五”时期深圳市新建民用和工业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高星级绿色建筑不少于500个。
-
-
王清勤
-
-
摘要: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的碳减排任务显得尤为紧迫,相关标准建设与完善亦迫在眉睫。一、我国建筑碳减排与绿色建筑政策概要建筑领域推行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条重要路径。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离不开政策支持。
-
-
-
-
摘要:
海南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将进入“全绿”时代“《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规定,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应当不低于绿色建筑标准基本级的要求。这意味着今后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将进入‘全绿’时代,达到100%。”近日,在《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该负责人表示,《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和国有资本投资的公共建筑提出了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一星级以上的具体要求,同时明确,到2025年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将达到30%以上,绿色建筑将迎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
-
-
刘京
-
-
摘要: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指在车站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乘客和站务人员提供安全、健康、舒适、便捷和高效的换乘和工作体验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面对当前的城市快速发展,人们愈发认识到能源供应与生态环境正面临危机的严峻事实。目前,许多国家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建设、评价的标准体系,全球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已近20个。我国自2006年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除了对该国家标准的持续修订,也十分重视绿色建筑标准的分类和细化.
-
-
This Editorial Office
-
-
摘要:
雄安新区设立四年来,这座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未来之城,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正在全面提速,120多个重大项目同步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按下"快进键",离不开央企建设者的付出。四年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积极推动雄安新区相关标准编制研究,在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方面开展关键标准编制及标准项目研究工作,是雄安新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
-
马新华;
高飞;
田力静
-
-
摘要:
作为建筑标识评审专家,能谈一谈绿色评审的标准和原则吗?其实我参加的评审也不是很多,我主要是参加工程设计类的评审,评审的标准主要参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原来的标准主要分为6部分:节能、节电、节水、节材、健康、绿色建造。对照这些板块的一些要求以及设计自身的亮点和最后的效果,进行评审。施工和后期运营的不同,最终落地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整个过程中,我主要参与的还是前端的设计。
-
-
-
-
摘要: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河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92%,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达到600万m2,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根据方案,要加快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其中,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建筑面积>2万m2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10万m2的住宅小区,按照高于最低等级的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
-
罗义永;
朱玲
-
-
摘要:
一、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概况1、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意义我国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快的社会活动,过去30年来有超过4亿人移居到城市同一时期,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已上升超过5倍,汽车拥有量从1982年不足200万辆增加到2012年的1.2亿辆。与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伴的是能源及其他资源消耗呈井喷式增长自1980年来.
-
-
林波荣
- 《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08年
-
摘要:
伴随着国家对"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视,以及中央和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导则等的不断出台,住宅的节能和室内外环境设计等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住宅作为目前最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在穷其半生积蓄购买时不可能不考虑其性能。而住宅的节能性能和室内外环境品质,长期以来一直是购买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针对目前实际工程中住宅节能和室内外环境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包括室外风环境、声环境和日照,住宅围护节能设计以及相应的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等,提出了适应气候的技术策略。
-
-
余晶
- 《第三届两岸四地高性能混凝土国际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绿色产业概念已经深入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正在进行一场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升级的过程.武汉城市圈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社会"道路上迅速起步.建筑材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必须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科学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是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的依据。文中对各类绿色建筑标准中矿粉的相关规定进行介绍,并对矿粉在碳足迹报告、碳管理、碳中和解决方案的应用进行说明。不难看出,从测量、减排、中和到报告和沟通验证了企业的碳管理的重要过程。同样,企业和产品达到碳中和目标也存在着许多的必然性,首先国家出台碳税和碳交易制度的必然性:其次,在有碳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必然会有碳税政策的产生。因此,作为企业,预先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有利于顺应政府政策的执行和获得比同类企业更多的绿色竞争优势,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效应,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创造产品额外的销售点。
-
-
-
LU Yanbing;
陆严冰
-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与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的规范条文,以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讨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与目的,认为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建设资源.由于地上建成后,地下空间结构难再改造,在适当的技术条件下,应充分建设地下空间,并设置适宜的相关功能,确定相应的位置和规模,使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在分析相关需求和规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居住地块地下空间利用形式.
-
-
LU Yanbing;
陆严冰
-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与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的规范条文,以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讨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与目的,认为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建设资源.由于地上建成后,地下空间结构难再改造,在适当的技术条件下,应充分建设地下空间,并设置适宜的相关功能,确定相应的位置和规模,使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在分析相关需求和规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居住地块地下空间利用形式.
-
-
LU Yanbing;
陆严冰
-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与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的规范条文,以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讨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与目的,认为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建设资源.由于地上建成后,地下空间结构难再改造,在适当的技术条件下,应充分建设地下空间,并设置适宜的相关功能,确定相应的位置和规模,使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在分析相关需求和规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居住地块地下空间利用形式.
-
-
LU Yanbing;
陆严冰
-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与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的规范条文,以高层居住建筑为例探讨居住地块地下空间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与目的,认为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建设资源.由于地上建成后,地下空间结构难再改造,在适当的技术条件下,应充分建设地下空间,并设置适宜的相关功能,确定相应的位置和规模,使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在分析相关需求和规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居住地块地下空间利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