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公园
综合公园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99690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广东园林、现代园艺、中国园艺文摘等;
综合公园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广思、沈攀、任姿洁等。
综合公园—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690篇
占比:99.92%
总计:99773篇
综合公园
-研究学者
- 林广思
- 沈攀
- 任姿洁
- 冯春颖
- 刘家宏
- 刘琴
- 刘雅
- 吴小刚
- 庞颖
- 张凯丽
- 张琪
- 王浩
- 王美惠
- 王静静
- 王鹏
- 谭文浩
- Bai Jintao
- Che Zhenyu
- Liu Yashu
- 乔迈
- 付益帆
- 任家仪
- 伍小翠
- 何一画
- 何增炎
- 何荣晓
- 侯中原
- 兰小春
- 刘付东标
- 刘志鹏
- 刘文平
- 刘晔
- 刘源
- 刘玲
- 刘畅
- 刘芳君
- 刘茹卉
- 刘贺明
- 刘雅童
- 包志毅
- 史莹
- 向丽珊
- 吕硕
- 吴忧
- 吴雪飞
- 周珍琦
- 周紫嫣(文/摄影)
- 周罗军
- 周腊梅
- 周鹏
-
-
林烽;
谭文浩;
柯山;
陈锦涛;
金博闻;
潘辉
-
-
摘要:
城市综合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社交的主要场所,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便捷性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文章以福州市三环内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物及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s,POI)的空间分布对综合公园服务能力和潜在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并运用LA模型合理确定综合公园潜在建设点的数量、位置及服务范围。结果表明:鼓楼区、台江区和晋安区综合公园服务能力较好,大部分建筑与POI点均能享受综合公园服务,仓山区综合公园服务能力较差,分布不够均衡,且存在大量有综合公园潜在服务需求的区域。经LA模型运算后,确定9个综合公园潜在建设点,为综合公园布局优化提供适宜性建议。
-
-
-
-
摘要:
河南商丘汉梁文化公园选址依托商丘古城,位于古城西南方向,在人类最早观星台阏伯台之北,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公园总用地面积约73 hm^(2).总体设计定位为:一处集历史文化、休闲游憩、绿色生态、民俗风情、园林生活五位一体的汉文化综合公园.
-
-
王桂花
-
-
摘要: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迎来了建设热潮,公众与自然联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综合公园因其在自然环境、交通便利、出行距离、活动安全和人群覆盖面等方面具有优势,逐渐发展为自然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以深圳市建立的第一批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之一——香蜜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为案例,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构建及运作模式,以期为中国各城市综合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
-
周紫嫣(文/摄影)
-
-
摘要:
须江公园始建于1985年,是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最早建成的一个综合公园。须江公园位于江山港东岸,北起乌木山,南至三光碓,可谓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浙江省内最大的一处山地式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62.8亩,其中水域19.5亩,各类建筑2527平方米。公园内山峦起伏,林木繁茂,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素有“浙西第一园”之美称。
-
-
徐振;
周珍琦;
王沂凡;
韩凌云;
邢佳林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提出的“公园城市”为我国城市转型提出了具象而凝练的目标,对其诠释及实现需要就公园和城市的基本空间关系进行更细致的本底分析,从而更务实和开放地探索这个远见.以南京为例,通过Python抓取百度地图中所有住宅建筑到综合公园的最短步行路径,识别公园服务范围、效能、潜在荷载.公园位置、规模、周边形态等导致了服务效能和潜在荷裁的显著差异;低步行渗透性城市形态造成大量迂回和过长的路径,限制了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对在线地图进行数据挖掘规避了数据壁垒,并可以更精确地发现步行圈范围和路径特点,研究方法和指标直观明晰,易于为规划师、决策者和市民等理解和应用,有望为建设公园城市的设施可达性和环境本底提供快速评估.
-
-
吴忧;
谭文浩;
潘全志;
吴小刚
-
-
摘要:
本文以福州市三环内的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10.5的网络分析法,并且结合大数据爬取的住宅区地理位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住宅区分布情况,解析福州市三环内综合公园可达性空间分布均衡性,梳理综合公园可达性与综合公园覆盖小区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综合公园可达性为未来城市综合公园规划和住宅区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提升城市居民福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
-
金永康
-
-
摘要:
景观雕塑是现代综合公园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它能点缀空间、突出景观设计主题中的文化氛围.在运用实地考察法和调查问卷法对深圳人才公园的景观雕塑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互动性和标志性强的景观雕塑能够显著吸引游客,但是景观雕塑运用不当也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根据场地的特性和周边环境处理好场地与景观雕塑的关系.
-
-
付益帆;
杨凡;
包志毅
-
-
摘要: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雨洪管理、空气净化、生态维护等自然生态功能,也在增强休闲体验、加强邻里交流、影响房地产价值等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评价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方法存在视角与指标单一性等问题.空间句法理论的应用为公园布局空间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评价的有效工具.以杭州市绕城高速内16个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结合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对杭州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LBS大数据研究综合公园的实际使用强度,从实践应用角度进一步核验句法测度结果.研究表明:综合公园全局和局部的可达性均较好,主观可达性具有较大差异;综合公园空间分布与路网形态存在部分"错位"现象;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公园使用效率呈现相似的"上升—平稳—下降"3个阶段,且休息日的绿地使用面积更高;LBS大数据的人口实际聚集与空间句法理论聚集的结论在局部尺度上略有差异,但整体空间趋于一致.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在未来规划建设中,可通过提高路网密度或增加公园数量来增强综合公园的整体可达性.
-
-
李娅楠;
刘茹卉;
王婧
-
-
摘要:
本文运用使用后评价(P0E)对商业使劳动公园的建成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法及访谈法,从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及满意度出发,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调查发现劳动公园使用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服务对象为周边居民,大部分使用者使用频率较高并对公园整体环境较为满意,最后针对使用者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为公园的更新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类似的老城区公园改造及设计提供意见。
-
-
许景涛;
陈婉冬;
容坚
-
-
摘要:
以城市典型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对石家庄市长安公园进行公共空间调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和总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偏好,为本地区公园绿地公共空间设计、建设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