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绝对重力测量

绝对重力测量

绝对重力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地球物理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9794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北京测绘、防灾减灾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2004年重力学与固体潮学术研讨会暨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研讨会等;绝对重力测量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为民、王勇、何志堂等。

绝对重力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9794 占比:99.98%

总计:359875篇

绝对重力测量—发文趋势图

绝对重力测量

-研究学者

  • 张为民
  • 王勇
  • 何志堂
  • 伍康
  • 李建国
  • 邢乐林
  • 吴书清
  • 徐进义
  • 李春剑
  • 李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文艺; 伍康
    • 摘要: 绝对重力仪是用于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的精密仪器,可以作为计量标准器对相对重力仪进行定期校准.现有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可达微伽(1μGal=1×10;m/s;)量级,测量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垂直隔振和振动补偿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处理振动噪声的方法.随着绝对重力仪在野外流动重力观测和海洋/航空重力测量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结构简单且抗干扰能力更好的振动补偿技术更适用于在复杂测量环境下处理振动噪声.本文对面向绝对重力测量的振动补偿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回顾,主要从振动补偿系统的硬件改进和算法优化两方面进行介绍,并对未来振动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国内振动补偿技术研究开始较早,经过长期发展,现有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未来国内面向移动平台的绝对重力测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 胡若; 吴书清; 牟宗磊; 冯金扬; 牛学犇
    • 摘要: 振动干扰是影响激光干涉绝对重力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在分析瞬态类、非平稳时变信号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黄变换(modifi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HHT,简称MEEMD-HHT)的绝对重力仪振动特性研究方法,对实测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后,从能量谱角度对振动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抑制模态混叠的同时,得到了不同频段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信号重构误差为10-15量级。通过HHT准确获取了振动各频段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其中:0.1~5 Hz频段能量占86.95%;5~20 Hz频段能量占8.78%;其他频段能量相对较低。本研究成果为高精度减振装置的设计研发和提高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奠定了基础。
    • 文艺; 伍康; 王力军
    • 摘要: 绝对重力测量的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振动补偿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振动噪声处理方法,它通过传感器探测振动噪声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现阶段对于不同传感器的振动补偿性能缺乏系统的分析与评估,仅停留在应用阶段.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了传感器性能对补偿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评估了不同振动环境下不同传感器的振动补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低噪声地震计的振动补偿效果主要受带宽和量程的限制,在安静环境下可实现优于百微伽的单次测量标准差,但补偿效果随振动噪声高频成分的增强而降低,在动态环境下地震计则受量程限制而无法工作.采用加速度计的振动补偿效果主要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复杂和动态环境下均可实现毫伽量级的单次测量标准差.本文为振动补偿技术应用于绝对重力测量提供了振动传感器选型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望为振动补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王栋; 冯金扬; 要佳敏; 吴书清; 王启宇; 胡若; 李春剑
    • 摘要: 绝对重力仪是用来精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在计量学、地球物理、地质勘探、辅助导航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分体式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已达到微伽(μGal)量级,而平台式绝对重力仪受自身振动影响较大,精度通常只能达到毫伽(m Gal)量级。基于NIM-3C型绝对重力仪搭建一套振动测量系统,分别对分体式及平台式NIM-3C的振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对振动传递函数的分析找到降低自振的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改进,有望将平台式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提高到百微伽量级。
    • 程冰; 陈佩军; 周寅; 王凯楠; 朱栋; 楚立; 翁堪兴; 王河林; 彭树萍; 王肖隆; 吴彬; 林强
    • 摘要: 动态重力测量可以提高重力场的勘测效率,对基础地质调查、资源勘探、地球物理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冷原子重力仪、惯性稳定平台和牵引动力装置搭建了一套绝对重力动态移动测量系统,并开展了绝对重力动态测量实验.首先测量了不同牵引速度下的垂向振动噪声功率谱,理论分析了其对动态重力测量的影响;其次评估了不同牵引速度对原子干涉条纹对比度和直流偏置量的影响,分析了动态环境下的振动补偿效果;在最大牵引速度为5.50 cm/s、最大振动幅度为0.1 m/s^(2)的情况下,实验上仍能基于振动补偿技术恢复原子干涉条纹.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T下的原子干涉条纹测量,评估了动态测量环境下的绝对重力值,在校正完系统误差并减去绝对重力初始值后得到的测量结果为(–1.22±2.42)mGal(1 Gal=0.01 m/s^(2)).最后,通过与静态环境下的绝对重力测量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基本吻合.本文开展的绝对重力动态移动测量实验有望为车载动态绝对重力测量提供数据参考.
    • 朱栋; 徐晗; 周寅; 吴彬; 程冰; 王凯楠; 陈佩军; 高世腾; 翁堪兴; 王河林; 彭树萍; 乔中坤; 王肖隆; 林强
    • 摘要: 基于冷原子干涉仪的高精度绝对重力动态测量为海洋重力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因而备受关注.利用自己搭建的船载冷原子干涉式绝对重力测量系统,在中国南海某海域开展了一系列测量实验.在动态条件下,测量噪声的抑制对测量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船载绝对重力动态测量系统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态绝对重力数据处理方法,对观测的原子干涉条纹数据进行了时域滤波处理,获得了绝对重力值的最优估计.基于该处理方法将航速小于2.1 km/h条件下的绝对重力测量灵敏度从300.2 mGal/Hz^(1/2)提升至136.8 mGal/Hz^(1/2)(T=4 ms).此外,将处理后的数据与利用地球重力模型(XGM2019)计算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发现两者符合度较好.这些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为船载冷原子干涉式绝对重力测量系统的测量噪声的抑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 程冰; 王肖隆; 吴彬; 林强; 周寅; 陈佩军; 张凯军; 朱栋; 王凯楠; 翁堪兴; 王河林; 彭树萍
    • 摘要: 重力场是反映地球质量分布及变化的重要参数,动态重力测量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动态重力测量均基于相对测量原理,动态相对重力仪存在零点漂移问题,影响其测量性能.动态绝对重力仪可以为相对重力仪提供同步同址校准,解决其长漂问题,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原子重力仪和惯性稳定平台,搭建了一套船载绝对重力动态测量系统,并在船载系泊状态下开展了绝对重力动态测量实验.经评估,船载系泊环境下的重力测量灵敏度为16.6 mGal/Hz–1/2,1000 s积分时间内重力测量的分辨率可达0.7 mGal.通过两周的绝对重力测量,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评估绝对重力的动态测量精度,将船上测量点与码头高精度绝对重力基准点的绝对重力值进行了比较,两点之间的绝对重力值差及其不确定度评估结果为(–0.072±0.134)mGal.本文结果为海洋相对重力仪的同时同船校准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 白金海; 胡栋; 贡昊; 王宇
    • 摘要: 基于冷原子干涉原理的绝对重力加速度测量装置具有灵敏度高、可长期测量等优点,在基础物理研究以及资源勘探、惯性导航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公认的下一代绝对重力仪.本文描述了原子干涉重力测量的原理,总结了硬件系统组成和性能要求,指出了限制测量精度和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因素,并综述了原子重力仪工程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粟多武; 王启宇; 张川; 袁园; 刘士栋; 李春剑; 吉望西
    • 摘要: 2019-2020年南极夏季期间,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产NIM-3C型绝对重力仪在南极中山站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给极区海洋重力提供了计量校准点,并进行了30天以上的连续观测研究。该计量校准点的绝对重力校准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优于3×10^(-7)m·s^(-2),填补了我国目前极区海洋重力量值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空白,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极区海洋重力溯源体系。
    • 张新林; 汪健; 胡敏章; 王嘉沛; 李忠亚; 张毅
    • 摘要: 文中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10—2020年云南境内及周边区域10个基准站的绝对重力观测资料,初步获得了各基准站的重力基准及其动态变化.其中,9个测站的3个不同时间尺度和时段的重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重力变化先增后减,转折发生于2014年前后,在重力变化增大至转折点时,先后发生了2014年鲁甸MS6.5、盈江MS6.1和景谷MS6.6地震,随后至2021年漾濞MS6.4地震发生之前重力一直呈减小趋势,昆明站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及邻近区域内重力场变化幅度大、速度快、升降转换周期短,且变化趋势一致.其重力场变化机制可能是由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块推挤向NE运移,后受四川盆地阻挡,青藏高原下的地壳物质转向SE的云南及邻近区域的运动所主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