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力变化

重力变化

重力变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测绘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3825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防灾减灾学报、地震、地震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重力变化的相关文献由497位作者贡献,包括祝意青、李辉、梁伟锋等。

重力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3825 占比:99.44%

总计:44074篇

重力变化—发文趋势图

重力变化

-研究学者

  • 祝意青
  • 李辉
  • 梁伟锋
  • 申重阳
  • 徐云马
  • 郝洪涛
  • 邹正波
  • 刘芳
  • 张永志
  • 郭树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俐
    • 摘要: 微重力流体物理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中流体的行为及运动规律以及重力变化对运动规律的影响.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对流、重力沉降及分层、液体静压等极大地减小,地面重力效应掩盖的次级效应凸显,从而影响或改变流体运动机制与行为.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关注微重力环境(包括低重力环境)中液体、气体或多相混合物以及分散体系等物质的流动、形态、相变及其运动规律和机理,特别是在微重力环境流体热质输运表现出的新现象和新规律以及物理形态变化表现出的新机制.微重力流体物理服务于航天器极端条件下的热质管理与输运、空间材料制备等空间应用,具有极强的应用背景,其典型科学问题包括如下内容.
    • 摘要: 英国《自然》杂志2022年5月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对大型地震的演化进行准确的实时估测,这个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能测定以光速传播的重力变化信号。对地震的监测一般需要测定地震波,地震波是在地壳中传播的能量脉冲。然而,基于地震波的预警系统有时候反应太慢,无法在大型地震(矩震级8或以上)发生的当下准确估算地震规模。有一种解决办法是追踪即时弹性重力信号(PEGS),这种信号以光速传播,由岩体突然错动导致重力变化而产生。
    • 郝洪涛; 隗寿春; 韦进; 刘少明; 胡敏章
    • 摘要: 为研究重力时变因素对流动重力网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利用动态和静态2种平差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南段流动重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2种方法的重力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重力时变因素会导致静态平差方法计算的重力变化结果存在误差,对0.5 a和1 a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对2 a以上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影响较小,因此计算0.5 a和1 a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时宜采用动态平差方法;2)研究区内九寨沟7.0级、长宁6.0级和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地点与重力变化零值线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重力变化图像可反映3次地震的发震背景。
    • 宋浩; 范文华; 蒋成; 王维; 李婷婷; 吴晓峰; 代宪鹏
    • 摘要: 利用江苏地区2019~2021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江苏省常州市4.2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场变化。结果表明:1)0.5 a尺度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此次地震下降-转折上升-持续上升-反向变化及零值线附近发震的演化过程;2)常州4.2级地震前0.5 a和1 a尺度下的重力场均显示,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
    • 赵云峰; 祝意青; 刘芳; 徐云马; 张国庆; 毛经伦; 朱辉
    • 摘要: 本文对2017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在南北地震带采集到的5期相对重力测网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简要分析了甘东南研究区内测点平差精度,进而分析了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90%测点平差后重力值精度小于10×10-8 m·s-2,与绝对重力观测结果符合性也较好,表明观测质量较高,数据可靠;②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临潭-宕昌断裂南西侧重力正变化、北东侧重力负变化,与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重力变化反向,断裂西段夏河、合作附近出现显著的重力差异变化;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临潭-宕昌断裂南西侧重力变化-10 × 10-8~-30×10-8 m·s-2、北东侧重力变化+20×10-8~+30×10-8 m·s-2,夏河Ms5.7震中附近重力变化不明显,呈现出围绕夏河县、泽库县和碌曲县等三县交界地区准四象限分布的特征;④强震易发生在重力变化四象限分布中心地带或正、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九寨沟Ms7.0地震后,我们曾基于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在夏河Ms5.7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尤其是地点预测.
    • 王林海; 陈石; 张贝; 卢红艳
    • 摘要: 陆地重力观测获取的时变重力信号是研究地壳内部孕震区介质变化的重要依据.利用贝叶斯平差方法处理了川西地区2010-2012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发现相对重力仪的格值系数在两年内变化可达2×10-4,而且仪器存在较小的非线性漂移率;重力场累积动态变化图像显示,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生在重力梯度带零值线与龙门山断裂带交会部位附近.进一步采用等效源方法划定了测网内以雅安、康定和石棉为中心的场源分辨能力较高的区域,并反演了地震前的地壳视密度变化.场源视密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2年,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侧和鲜水河断裂南段的东侧区域形成了范围较大的等效视密度增加区,而在小金至康定一带和都江堰周边地区也存在小规模的视密度增加.本文基于陆地时变重力测量结果反演得到芦山地震前的地壳内部等效视密度变化,可为研究壳内深部孕震环境变化特征提供参考.
    • 佘雅文; 付广裕; 赵倩; 郭凌冬
    • 摘要: 白鹤滩水电站为中国第二大在建水电站,蓄水过程引起的重力和库仑应力变化对于该地区的水储量变化和触发地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本文给出了水电站库区临近区域均衡重力异常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较为稳定.其次,利用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地形数据,模拟计算了蓄水过程引起的地表和GRACE-FO(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Follow-on)卫星观测的重力变化,并与GRACE FO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的重力变化表明,蓄水引起的重力变化为毫伽量级,万有引力作用为库区重力变化的主因,该重力变化比弹性形变的结果大两个量级.模拟GRACE-FO重力变化表明,白鹤滩地区蓄水引起的卫星观测重力变化为微伽量级,GRACE FO有可能观测到白鹤滩水电站蓄水的重力变化.最后,计算了蓄水引起的地壳内部应力变化,并给出了小江断裂带北段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该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变化在巧家以南和以北的两个区域大于0.01 MPa,该地区触发地震的可能性需密切关注.
    • 刘潇
    • 摘要: 利用GRACE重力卫星RL05月重力场数据,获取尼泊尔大地震前后震源区周缘2010-2015年每月重力变化,以及震中点位重力时间序列.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卫星重力场进行分解,获得重力场细节和近似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前5年(2010-2014)内在震源区周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卫星重力异常正负交替和迁移现象,2014至2015年间,震区周边形成了明显正负异常区,正重力异常区重力增加现象明显.震中重力时间序列反映从2013年开始,重力变化处于稳定状态,且处在较高位;通过功率谱分析,计算多尺度分解各阶细节对应的场源深度,前4阶小波分解后的重力异常细节,反映了浅部地质体的位置和异常情形;5阶小波细节更加侧重于刻画地区构造形变和深部物质流动引起的重力变化.
    • 刘洪良; 王青华; 张展伟; 杨雅慧; 刘书峰
    • 摘要: 利用京津冀地区2018—2020年5月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古冶5.1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重力场变化.结果表明:0.5年尺度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此次地震"震前一年,重力场持续上升(正)变化→震前反向变化→在重力变化梯度带零等值线附近发震"的演化过程;震前0.5年和1年年尺度重力场均显示,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等值线附近.
    • 祝意青; 刘芳; 徐云马
    • 摘要: cqvip:自2008年以来,青藏高原东缘连续发生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2013年芦山M_(S)7.0及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这3次大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均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重力异常变化。深入分析汶川、芦山和九寨沟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发现重力场动态变化存在以下特征:①大震发生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大范围有序性变化,可能是区域应力场增强引起深部物质运移与变迁产生的区域性重力异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