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稳产性
丰产稳产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36269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种子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20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等;丰产稳产性的相关文献由435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兴海、崔林、朱慧珺等。
丰产稳产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6269篇
占比:99.96%
总计:436424篇
丰产稳产性
-研究学者
- 史兴海
- 崔林
- 朱慧珺
- 李秀莲
- 高伟
- 代文东
- 姚金保
- 王通强
- 赵清刚
- 黄泽素
- 代秀云
- 何采平
- 傅睿清
- 冷容
- 吴春西
- 吴朝军
- 周光凡
- 姚毅
- 庞新益
- 张文珠
- 张明友
- 张瑞茂
- 曹廷杰
- 李其义
- 李加旺
- 李娟
- 李愚鹤
- 李正强
- 李琰聪
- 李长辉
- 杨学锋
- 杨建国
- 杨文智
- 杨晓容
- 杨顺国
- 林碧英
- 段家友
- 王健
- 王西成
- 王金召
- 田甫焕
- 章永根
- 肖丽
- 胡代文
- 许端祥
- 谢志坚
- 谭洪仁
- 贺丽
- 赵建芳
- 赵毕昆
-
-
阳小凤
-
-
摘要:
为给湖南省大豆生产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开展了以高产优质为目标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并育成了湘春2704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下是湘春2704大豆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的介绍。一、品种特性1.植株性状湘春2704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成熟荚黄色,丰产稳产性和抗逆性好。
-
-
李永锋;
范静;
韩腾;
刘国瑞;
秦竟;
安光池
-
-
摘要:
伏脆蜜枣成熟早,品质优,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管理技术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花期不需要环剥也能获得较高产量。但随着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和集约栽培技术的应用,其旺盛的营养生长往往导致坐果率降低,影响品种特性的发挥。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2020年以来,对其进行了丰产稳产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中的花果期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
-
赵文明;
袁建华;
张美景;
孔令杰;
李杰;
陈艳萍
-
-
摘要:
本研究以2018—2019年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高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苏科糯1701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采用通径分析法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科糯1701鲜穗产量平均值为13 853 kg·hm,较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 163 kg·hm;高稳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8.5%和15.2%,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苏科糯1701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行数、百粒鲜重、鲜出籽率、穗长、秃尖长。苏科糯1701生产过程中要统筹好田间管理,促进果穗长、穗行多、增加百粒重、提高结实率,以实现品种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
-
-
张中伟;
杨海龙;
付俊;
谢文锦;
李方明;
高旭东
-
-
摘要:
为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优良玉米新品种,本文作者以2020年辽宁省区域试验中晚熟组的13个玉米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法进行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丰产性分析中除葫玉808外,其他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潜力;稳产性分析中,张育308、FK219和北玉4107的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1.2%、12.1%和12.7%,回归系数分别为0.75、1.01和1.00,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13个玉米品种的高稳系数位次分别与产量高低排序基本相同,将3种方法结合分析可知,FK219、北玉4107和张育308这3个玉米品种在丰产性和稳产性上表现比较优异,属于丰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
-
-
殷君华;
邓丽;
李阳;
苗建利;
郭敏杰;
芦振华;
房元瑾;
李绍伟;
任丽
-
-
摘要:
开农8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豫花9331为母本、0117-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高脂肪多抗花生品种.该品种在2年河南河北联合测试中,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5542.00kg,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9.81%,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9287.85kg;2年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平均脂肪含量55.55%,为高脂肪品种;病害鉴定显示,该品种中抗叶斑病、青枯病和颈腐病,为多抗品种;经高稳系数及GGE模型分析,开农82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环境适应性好.其高产、高脂肪、多抗特性在优质花生专用型种植及油料加工行业具有较大利用潜力,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
-
刘中来;
潘世文;
周庆友;
李坤;
谢国强
-
-
摘要:
为推进江西省"籼改粳",采用湿润育秧人工移栽和人工条直播种植方式,明确赣宁粳1号、赣宁粳2号、赣宁粳3号常规粳稻品种在赣北地区的丰产稳产性.研究3个不同种植方式的品种生育进程、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粳稻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全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差异.采用人工条直播方式的播期延迟,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提高,但全生育期相比人工移栽的缩短,且产量增加;播种期推迟和全生育期缩短对水稻的亩有效穗影响相对较小.
-
-
乔祥梅;
何金宝;
王志伟;
程加省;
王志龙;
杨金华;
于亚雄
-
-
摘要:
云麦79(原编号为文D6-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进行杂交,组合为云麦39/953-3612,并采用穿梭选择方法选育成的普通小麦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20001号.该品种蛋白质含量14.91%,湿面筋含量33.6%,在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丰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特点.因此,云麦79是一个抗旱、广适、高蛋白、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不仅是优良的口粮,也可作为优良的饲料源,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利用2015—2017年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云麦79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抗病性及品质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
-
常幸远;
余新春;
严德远;
鲁伟林
-
-
摘要:
为了解信粳1787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7-2018年2年国家北方水稻黄淮粳稻区域试验及2018年国家北方水稻黄淮粳稻生产试验结果,对信粳1787的丰产稳产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信粳1787在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9612.7kg/h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2%;2年区域试验及1年生产试验中信粳1787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2%、7.28%、8.38%,均低于对照徐稻3号,高稳系数分别为89.0%、89.2%、86.9%,均高于对照徐稻3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可通过适当增加千粒重、穗粒数及结实率实现增产.综合分析,信粳1787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姚金保;
周淼平;
马鸿翔;
王化敦;
张平平;
宋桂成
-
-
摘要:
为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丰产稳定性,应用高稳系数(high-stably coefficient,简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17-2018年江苏省淮北片小麦良种区域C组、D组等2组26个参试新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C组试验参试品系徐麦14123、江麦977和D组试验参试品系江麦9131、淮核16132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小,回归系数均小于1,HSC较大,分别为84.97%(居C组第1位)、84.90%(居C组第2位)、85.18%(居D组第2位)、84.47%(居D组第4位),说明这4个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2种方法相结合则更能准确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
-
杨治元
- 《第20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早夏无核葡萄是夏黑葡萄特早熟芽变,已通过品种认定.调查上海松江、浙江海盐、湖北武汉3地,早夏无核比夏黑葡萄成熟期早10~15d,丰产稳产性、生长势、抗病性等性状与夏黑葡萄相似.栽培方法同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