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一体化
中高职一体化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45079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消费导刊、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015年武陵山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中高职一体化的相关文献由1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高寿斌、宋维洋等。
中高职一体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45079篇
占比:99.99%
总计:1045215篇
中高职一体化
-研究学者
- 李军
- 高寿斌
- 宋维洋
- 谭再锋
- 刘明海
- 吴韵琴
- 周志勇
- 周爱华
- 左常江
- 庄渊昭
- 张丽
- 张惠君
- 徐波
- 徐畅
- 文小华
- 方光静
- 於国元
- 曹勇
- 李学威
- 李扬
- 楚书来
- 樊华
- 潘芳伟
- 王伟
- 田富华
- 薛玉平
- 袁从贵
- 郑福芹
- 郭文龙
- 韦存存
- 丁馨
- 万年红
- 于丽娟
- 于波
- 任存
- 何兵
- 何向彤
- 何芳
- 俞冬伟
- 傅冰
- 刘京祥
- 刘国强
- 刘建飞
- 刘开明
- 刘彩琴
- 刘攀
- 刘文军
- 刘超
- 刘跟奎
- 刘进宝
-
-
朱根升
-
-
摘要: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存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导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高薪就业、工作稳定的毕业生比例较小。本文通过对中职校企合作现状的探究与分析,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
俞冬伟
-
-
摘要:
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回应人民教育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一体化内涵要求将中职与高职置于统一整体中,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贯通”。我国中高职一体化进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从学制的简单衔接到追求内涵式一体化发展的跨越。新时期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需要着重建构以下三条路径:一是统筹管理,丰富办学形式;二是统筹课程,优化专业设置;三是搭建平台,建设学分银行。
-
-
刘跟奎
-
-
摘要:
针对中高职一体化院校高职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资源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和改革尝试,采用学生提出问题、讨论、演示、回看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
-
周春波
-
-
摘要: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破解中职旅游专业招生与就业双重困境的突破口,浙江省先行先试,取得了优良成效。因此,本文以浙江2市4校旅游专业为典型样本,应用多案例分析法,从产教融合视角解构中高职一体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黑箱”,凝练出“三级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三维现代学徒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本文首先从宏观至微观搭建出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系列政策平台→职教集团平台→产业学院平台的三级架构。然后,以培养目标贯通为逻辑起点,聚焦课程衔接,归纳阐释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岗位课程和“1+X证书”课程四个模块构成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最后,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剖析从三个维度归纳出现代学徒制的“三段贯通式”过程、“五双”要素和“跨界融通、技能迭代”特征,并拓展性地提出三个保障机制,以期增进对中高职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理论知识补充与内在机制解释。
-
-
楚书来;
李学威
-
-
摘要:
五年一贯制专科是普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它具有五年一贯的特质,同时兼具中高职一体化的特质。本文探讨在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
-
赵静;
刘进宝;
刘建飞
-
-
摘要:
在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可行性.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开展了基于"校-企-校"联盟的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研究,以期为水利类专业开展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
-
高桥
-
-
摘要: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打通学历上升通道,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衔接机制和统筹规划是提升一体化发展效能的难点,也是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点.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化,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协助,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各方关系,规范管理体系,着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革新.
-
-
张治国;
张丹丹
-
-
摘要: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但在课程衔接融合上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课程相接融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课程模块相接融合、相关课程相接融合做了探讨,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的途径,以供同行们参考.
-
-
刘国强;
刘开明;
吴健;
邹山梅;
任存;
王庆彦
-
-
摘要:
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人才培养的边缘地带,职业教育不受社会认可,为了打通职业教育从中职到本科的上升通道,国家开始鼓励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本文从分析中高职简单叠加的弊端入手,依据四螺旋理论及系统论,论述了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如何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及行业协会的资源,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安排、实训项目设置、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运行模式.此方法应用于职业教育,将大大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达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实现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发展的目的 .
-
-
-
-
曹勇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从国家关于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政策导向,引出对我国关于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校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对于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问题,抓住中高职在课程上、师资队伍、升格时间等各方面的衔接这些关键点,以本专业内部的晋升制度扩大中高职一体化的渠道和建设方向,分别建设和落实,构成关于中高职贯通一体化的蓝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