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性反馈控制

线性反馈控制

线性反馈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8459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安康学院学报、河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全国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年会、2007年西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等;线性反馈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雪松、李季、田立新等。

线性反馈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84599 占比:100.00%

总计:1484670篇

线性反馈控制—发文趋势图

线性反馈控制

-研究学者

  • 周雪松
  • 李季
  • 田立新
  • 谭文
  • 马幼捷
  • 刘会龙
  • 刘崇新
  • 刘怡俊
  • 刘扬正
  • 刘祖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全旭; 刘嵩
    • 摘要: 将二次型磁控忆阻器作为正反馈项引入到三维混沌系统,设计了一个新的多翼忆阻超混沌系统.通过分析相轨迹、Poincaré截面、Lyapunov指数谱和分岔图,发现新的忆阻超混沌系统随着参数变化,产生了倍周期分岔、拟周期、瞬时超混沌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且数值分析与Multisim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新系统的可实现性.针对带有参数变化的混沌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线性反馈控制的方法设计了线性控制器,使新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 戴良朋; 李强; 邹来平
    • 摘要: 在摇摆工况下,当无级变速转换为传动变速时,导致扭矩方向及大小的偏移、主转速和从转速不一致,从而产生斜齿轮传动振动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线性反馈的电动汽车高速斜齿轮传动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分析斜齿轮传动时内部的电流走向,明确传动装置的速度比与金属带速度比的反比关系。结合动力学和傅里叶变换算法,推导出速度导纳、位移导纳以及加速度导纳间响应关系,利用响应系数识别3种导纳情况下,传动原点处的共振与反共振参数,以此为基础,采用线性反馈混沌控制法建立反馈数据增益矩阵,得出具有稳定周期的调节系数,利用调节系数控制传动点的运行轨迹,完成传动振动的高效控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汽车内部共振区域频率波动的吻合程度,有效降低了外界噪声及其他干扰因素导致的传动振动影响,控制性能较好。
    • 李得洋; 丁旺才; 丁杰; 卫晓娟
    • 摘要: 针对碰撞振动系统具有的吸引子共存现象,在不改变原碰撞系统平衡解结构的前提下,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了一类两自由度含弹性约束碰撞振动系统共存吸引子转迁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自由度含弹性约束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理论推导得到了系统n-1周期运动的存在条件;利用Floquet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及引起吸引子共存的原因;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反馈控制器实现了系统共存吸引子的相互转迁;讨论了不同的控制开始状态和控制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应用的线性反馈控制方法能有效控制此类非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共存吸引子之间的相互转迁.
    • 李德奎
    • 摘要: 为了奠定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应用的理论基础.首先,比较新四翼超混沌系统与一些经典混沌或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值最大,说明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具有更强的混沌特性;其次,对新四翼超混沌变量y和u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应用Lyapunov函数方法,发现系统的所有状态变量能够指数稳定到原点,并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域;最后,数值仿真表明在控制域内任取一点,设计的线性反馈控制器是有效的.
    • 张中华; 周健博; 付景超
    • 摘要: 针对Colpitts振荡混沌电路的反馈控制问题,文中首先对Colpitts电路进行动力学分析与数值仿真,证实了 Colpitts电路可以产生混沌振荡;然后,分别设计了线性反馈控制器和自适应反馈控制器将Colpitts系统从混沌状态稳定到系统的平衡点上;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 王申鹏; 赵佳伟; 孔林雁; 朱锋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广义Lorenz系统加入单时滞扰动项后的Hopf分岔及控制问题.根据广义Lorenz系统的定义对新系统进行判定.通过计算时滞系统平衡点,分析平衡点稳定性以及Hopf分岔,得出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条件和发生分岔时的时滞参数.绘制系统在不同时滞参数下的仿真图像,结果表明:在该广义Lorenz系统中加入单时滞扰动项,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当时滞参数位于分岔点时,系统出现较为稳定的极限环,发生超临界Hop盼岔,改变时滞分岔点附近的时滞参数会影响系统稳定性.设计一类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对时滞扰动引起的Hopf分岔进行超前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不改变系统平衡点的同时,将时滞分岔点由1.5708提前至1.5085,可有效控制时滞扰动引起的Hopf分岔.
    • 祝晓静; 李科赞; 丁勇
    • 摘要: 为了得到相继投影同步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同步方式-相继投影同步。该模型具有非一致的比例因子特征,其中驱动系统由单个节点构成,响应网络由多节点耦合而成。针对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基于控制策略,结合稳定性等理论,获得了网络能够实现相继投影同步的全局稳定性条件。并且发现当耦合强度大于某个阈值,只需控制响应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就能实现相继投影同步。最后数值仿真检验了理论结果。
    • 赵锦玮; 朴光日
    • 摘要: 讨论了Navier-Stokes系统降维模型的线性反馈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特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然后利用该方法建立了Navier-Stokes系统反馈控制问题的降维模型,最后运用Ritz-Galerkin方法估计了线性反馈控制问题的降维模型解与有限元解之间的误差,并给出了计算降维模型解和速度跟踪问题的算法.
    • 李贤丽; 盖奕霖; 温玉玉; 朱金元; 汤俊杰
    • 摘要: 首次将分数阶算子引入到An系统中,通过数值仿真的研究,采用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定理,对分数阶An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出该系统处于混沌态时的阶数范围.将线性反馈控制法和参数周期扰动法应用到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中,通过对参数的调整设计出合理控制器,实现了分数阶An系统的控制.
    • 沈辉; 全昭; 杨依枫; 赵翔; 柏刚; 何兵; 周军
    • 摘要: As a critical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the brightness of narrow-linewidth fiber lasers, coherent polarization beam combining can achieve common aperture joining of multiple lasers, while maintaining higher beam quality and linear polarization state. A polarization control system of combined laser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linear phase locking technique. A physical model for optical homodyne polarization detection and a mathematical equation for linear phase -locking loop we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olarization phase of combined lasers was checked by employing high-precision optical homodyne method and then fed back to phase lock lasers in real time. A linear polarization laser was output with the power of 279 mW. After phase locking, the polarization extinction ratio of combined lasers attained 19.3 dB and the control bandwidth was 39.6 kHz. The residual phase noise is 7×10 -4 rad√ Hz(1 Hz) and 3×10 -4 rad√ Hz . When the power was increased to 1 W, the polarization extinction ratio was -15 dB, which was restricted by power-induced phase noise and spatial mismatch of beam spots.%激光偏振合束是提升窄线宽光纤激光亮度的重要技术,能实现多路激光的共孔径合束输出,同时维持较高的光束质量和线偏振态.文中探索和研究了基于线性锁相技术的合束激光偏振控制系统,详细分析和建立了光零差偏振检测物理模型和线性锁相控制环路的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的光零差技术对合束激光的偏振相位进行检测,并通过快速实时反馈进行激光锁相,获得了输出功率为279 mW的线偏振态激光.锁相控制后,合束激光的偏振消光比达到19.3 dB,控制带宽高达39.6 kHz,剩余相位噪声为7×10-4 rad√Hz(1 Hz)和3×10-4 rad√Hz.当提高激光输出总功率达1 W时,偏振消光比维持在~15 dB,其限制因素在于光功率波动引入的相位噪声和光斑空间模式不匹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