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专利文献404056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北方音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等;
第三交响曲的相关文献由94位作者贡献,包括东东、伦毅杰、张可驹等。
第三交响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4056篇
占比:99.97%
总计:404170篇
第三交响曲
-研究学者
- 东东
- 伦毅杰
- 张可驹
- 徐乐娜
- 曾伟
- 李耀伦
- 王西麟
- 郑亚洪
- 郭三刚
- 高为杰
- 鲁成文
- Heikki Tuuli(图)
- 任佳
- 任磊
- 伯恩斯坦1
- 何平
- 冯微
- 冶鸿德
- 刘江
- 刘湘
- 刘艳秋
- 刘雪枫
- 吕沁融
- 吴海洋
- 周炜娟
- 大犀牛
- 天舒
- 子庚
- 孔维宇
- 孙南航
- 孙宜之
- 孙皓
- 张子永
- 张小册
- 张春雷
- 徐嘉艺
- 文心乐
- 晓凤
- 普罗(编译)
- 曹利群
- 曹畏
- 曹鹏
- 李严欢
- 李方郁
- 李笑珂
- 李近朱
- 李隽
- 杨士毅
- 杨志君
- 杨柳
-
-
晓凤
-
-
摘要:
以“英雄”为主题的古典音乐为数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肖邦也著有一首名为“英雄”的钢琴独奏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理查德,斯特劳斯的众多交响诗作品中,《英雄的生涯》赫然在列。
-
-
雒鹏翔
-
-
摘要:
王西麟于1990年创作的《第三交响曲》,不仅是他在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方面都趋于成熟的一部标志性的作品,而且也是他在创作美学观念和写作技术方面从传统思维转向现代思维的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其极具现代美学特征的音乐音响与关乎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皆流露出他独具个性的精神气质与深刻的悲剧性美学思想,在中国现当代交响乐创作的历程中可谓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从音乐主题的音高结构技术、结构与发展音乐的长呼吸结构技术、“音色-音响”织体技术三个方面依次对作品四个乐章中主要的创作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力求能清晰展现出作曲家在人文美学、音乐表现与技术手法层面,对西方现当代作曲技术借鉴、内化、深化,并创新运用的成功经验。
-
-
任磊
-
-
摘要:
勃拉姆斯《F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其四部交响曲中最短的一部,但在创作技法上,特点鲜明而富有创意。文章以第三乐章作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旋律外形以及节奏形态等角度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试图论述本乐章创作技法的创新之处。
-
-
-
-
徐嘉艺
-
-
摘要: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人们祥和的太平盛世炸得粉碎。战场上无数鲜活的生命无异于一只只死去的蝼蚁,曾经怀着满腔热忱的士兵,如今却一一化作孤寂与凄凉。战争是刚强与懦弱、正义与罪恶、仁慈与残暴、理智与疯狂的对抗,历史性的浩劫把世界捶打得千疮百孔。
-
-
-
-
-
-
-
摘要:
历史悠久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与音乐总监弗朗茨·韦尔泽-默斯特日前宣布,将于3月展开其第19次国际巡演的旅程,造访7个城市,举行11场音乐会。据悉,此次巡演曲目共四部宏大的管弦乐作品,分别是两首19世纪经典与两首20世纪杰作: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由钢琴家丹尼尔·特里弗诺夫担任独奏;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生涯》与普罗科菲耶夫令人遐思的第三交响曲。此次巡演是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第101个乐季兼乐团与总监携手合作的第17个年头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