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间光通信

空间光通信

空间光通信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8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369353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交流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等;空间光通信的相关文献由1024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思源、马晶、谭立英等。

空间光通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9353 占比:99.93%

总计:369596篇

空间光通信—发文趋势图

空间光通信

-研究学者

  • 于思源
  • 马晶
  • 谭立英
  • 艾勇
  • 刘建国
  • 胡渝
  • 韩琦琦
  • 姜会林
  • 王跃辉
  • 向劲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维; 王静怡; 马鑫洋; 石文孝; 曹景太
    • 摘要: 为准确评价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millimeter Wave Radio Frequenc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ree Space Optical,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混合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端到端中断概率、误码率以及遍历容量的闭合解析表达式。该混合系统的中继采用固定增益方案、接收端采用等增益合并方式合并多路信号。mmW RF信道服从Nakagami-m衰落,FSO信道服从Gamma-Gamma分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MIMO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大气湍流强度的增强而导致的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降低。随着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相对应的收发孔径数目的增加,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逐渐增强,但与此同时系统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可知,当激光发射器发送的激光信号束与光电探测器使用的接收孔径数相等且都为2时,MIMO-FSO链路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 白帆; 李炯卉; 徐宝碧; 韩宇
    • 摘要: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对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需求,文章在调研国内外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现有支持能力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光通信技术高效化、网络化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梳理;对深空光信号捕获瞄准跟踪技术、高光子效率信号调制与编码技术、地面高效信号接收技术和深空光通信中继与组网技术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规划与实际需求,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路线,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深空探测光通信发展设想,旨在构建高效、高速的中国深空测控通信网。
    • 李春若; 苑俊英
    • 摘要: 针对卫星信道的衰落特性和阴影效应,分析了基于自由空间光(Free-Space Optical,FSO)通信的星地协作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在卫星至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间采用RF信道,并采用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模式;在无人机至目的节点(地面用户)采用FSO信道。利用双状态的Lutz模型表述陆地卫星移动通信链路(Land Mobile Satellite,LMS),并引用Gamma-Gamma分布表述由大气湍流引起的光信号强度的波动。推导了星地协作系统的中断概率的闭环表述式,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阴影效应的时间对传输信号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当陆地FSO链路处于较恶劣的大气湍流环境时,LMS信道状态对系统的总体性能影响甚少。
    • 邹炎升; 张乃元; 袁辉; 刘陈; 刘德明
    • 摘要: 大气湍流通常会造成激光光斑畸变为不规则的异形光斑,针对目前四象限探测器(QD)对空间光通信中不规则光斑偏转角度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精度光束偏转角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QD及电荷耦合元件(CCD)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在保持QD高分辨率和高响应速度的基础上,提高QD对不规则光斑偏转角的测量精确度。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融合算法相对于传统QD算法对不规则光斑偏转角的测量均方根误差改善了55.56%,测量误差峰峰值减少了42.98%。
    • 鲁绍文; 侯霞; 李国通; 孙建锋; 俞杭华; 陈卫标
    • 摘要: 利用激光链路实现卫星星座内不同卫星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够解决传统卫星通信技术中传输速率慢、频段资源紧张等问题。首先介绍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终端的高性能跟踪、快速捕获和高通量通信技术的难点以及主要解决方案分别进行重点说明;最后,阐述空间激光通信小型化、轻量化以及低功耗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并对新型技术进行讨论,为我国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向劲松; 苟林; 徐宁杰; 吕心浩
    • 摘要: 基于光子探测的脉冲位置调制(PPM)空间光通信信道估计中,针对信号光子平均数以及背景光子平均数等参数估计问题,文章提出了两种估计信号光子平均数以及背景光子平均数方案。方案一,依据M阶PPM,M个时隙中只有一个有信号光时隙的特性,通过比较光子探测器计数到的每个符号中各时隙光子数以及统计纠错帧中各时隙光子总数,粗略估计信号光子平均数与背景光子平均数;方案二则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串行级联脉冲位置调制(SCPPM)系统中采用判决反馈方式重新确定信号光时隙位置。由于SCPPM累加器的存在导致错误传播,因此将译码输出的软信息先交织,再经硬判决以及累加后进行比特到PPM符号的映射重新确定信号光时隙位置,以此获得更加精确的信号光子平均数与背景光子平均数。
    • 陈阳; 张书哲; 杨兴昊; 于思源
    • 摘要: 复合轴系统通过粗瞄结构和精瞄机构配合,解决了空间光通信大角度和高精度跟踪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高速率空间光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粗瞄和精瞄配合工作也给复合轴系统带来了复杂的解耦问题,使整个系统的鲁棒性降低,在跟踪速率变化较快的目标时,容易出现振荡,甚至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复合轴系统为研究基础,通过伯德图对系统的跟踪带宽、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解耦过程是影响复合轴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线性自抗扰复合轴控制解耦方案,在保证系统精度的情况下,抑制系统在解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荡发散现象。在卫星轨道模拟平台上进行复合轴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最大角加速度0.32°/s^(2)的轨道运动和最大角加速度2.26°/s^(2)的微振动情况下,改进复合轴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终跟踪精度优于1μrad(3σ)。
    • 关哲; 范迎春; 周必磊; 邓小飞; 张伟; 楼宇涛
    • 摘要: 对基于太阳光泵浦激光技术的空间光通信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太阳光泵浦激光技术在空间光通信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类型太阳光泵浦激光技术在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对于太阳光泵浦激光技术,较高能量转换效率潜力是其空间应用的重要优势,详述了太阳光泵浦激光技术中主要的能量转换环节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为提高空间“太阳光-激光”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技术的设计方法,论述了其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该设计方法的仿真结果及效能预期提出未来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如高效率太阳光会聚至光纤、多稀土离子掺杂增益光纤等。
    • 陈悦; 胡贵军
    • 摘要: 针对星地激光通信的大气湍流导致信号光损伤这一问题,实验搭建了一种能够补偿大气湍流的空间激光通信系统,采用模式分集接收结合最大比合并方法对大气湍流进行补偿,采用相干探测技术对高阶调制信号进行光电探测。在不同湍流强度下进行了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模式分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相比较于单模光纤接收系统有较大提升,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性能提升更加显著。在弱、中、强三种湍流强度以及相同目标误码率情况下,模式分集系统相比单模光纤接收系统分别降低了约4.2 dB、5.1 dB和5.5 dB的链路损耗。在弱、中、强三种湍流强度以及相同目标中断概率下,模式分集接收系统相比单模光纤接收系统分别降低了约3 dB、5.9 dB和4.3 dB的链路损耗。
    • 王旭; 张亮; 涂成翔; 王婷婷; 王建宇
    • 摘要: 针对空间光通信中精跟踪系统的精度易受外界干扰影响的问题,在典型光通信终端的传统精跟踪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加集成模块的设计方法,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得到全局最优控制器参数,实现了一个精跟踪系统智能搜参方法。基于某典型光通信卫星终端在轨实测的角干扰数据,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持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提升33.7%的误差抑制带宽,提高全频段的干扰抑制能力约19.5%,其中10 Hz以内的干扰误差抑制性能提升幅度高达95%以上。搭建了实物验证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干扰抑制性能相比传统系统大幅度提升,其中10 Hz以内的提升幅度超过20倍。该精跟踪系统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对未来空间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