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2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4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7770篇;相关期刊772种,包括兵团工运、学理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等;科技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027位作者贡献,包括夏劲、杨怀中、何亚平等。
科技文化
-研究学者
- 夏劲
- 杨怀中
- 何亚平
- 侯强
- 王伟
- 蒋学杰
- 任国营
- 刘国章
- 向鹏
- 孙德忠
- 宋建元
- 张兆科
- 柳洲
- 王冰雁
- 王龙
- 高彦宾
- 俞红
- 冯丽颖
- 刘歌群
- 刘雨春
- 劳汉生
- 卢忠哲
- 周光召
- 孙亚媛
- 张宏亮
- 张晓静
- 张涛
- 徐德蜀
- 徐成卫
- 戎会芹
- 文兴吾
- 木子
- 本刊编辑部
- 李兆征
- 李怀珍
- 李慰饴
- 李晓晴
- 李浪捷
- 李锡海
- 杨俊涛
- 杨洋
- 杨璐
- 林松清
- 林正秋
- 梅丽
- 欧阳绪清
- 欧阳聪权
- 武丽丽
- 江国胜
- 熊兵
-
-
金小波
-
-
摘要:
科技馆展览是科普工作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直接载体,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并重的大背景下,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角设计展览,探索二者融合的多元渠道,让“文化走进科技”,赋予展览更多的文化内涵。该文从分析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科技馆展览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现实条件,结合具体案例,思考并提出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对策,以进一步发挥科技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
唐链;
田爽琪
-
-
摘要:
科技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两者间在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冲突与协调。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从不同文化角度来说,蕴含了现代化的科学文化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两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协同发展,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展示了中国的先进文化发展。文章探索科技与文化的冲突与协调,寻求两者的协调统一,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未来的思想理论基础。
-
-
朱赟;
倪盈盈;
黄荣丽
-
-
摘要:
结合中国道家"形质神"哲学理论,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形""质""神"3个方面探讨浙江省科技文化在繁荣实践、普惠实践和引领实践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形"的溯本清源、"质"的文化渠道和"神"的传承引领,并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问题进行探究,从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探索公民科学文化测评体系和挖掘浙江科技文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文"化"浙江",促进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
-
-
-
杨怀中;
张雁
-
-
摘要:
新时代科技文化创新当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推进科技文化创新。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科技文化创新,首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切实把科技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科技文化资源,努力实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科技文化;着力打造符合新时代特点、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的现代科技文化,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新辉煌。
-
-
柳悦霄
-
-
摘要:
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和成立,中泰之间伴随"一带一路"的步伐进一步深入合作与发展。文化方面随之繁荣,两国合作的局面将更加深入地打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此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文化的交融随着交叉融合、深度融合发展,中国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链接经济桥梁的同时,也演绎了各种文艺传播的角色。中国书画教育历来代表东方的文化,并向世界艺术丛林持续添砖增瓦。在中泰关系紧密合作发展的同时,在RCEP背景下中泰之间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持高度融合,探讨数字文化新路向,企业+文化、智慧+未来的战略,数字教育,数字书画消费,数字出版等,如何实现使书画教育传播走向泰国?都有哪些方式和路径?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
-
李妍;
覃彩銮
-
-
摘要: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开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骆越民族在野生稻驯化和栽培稻种植、铜鼓铸造、纺织、造船、干栏构建和左江花山岩画颜料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诸多成就,蕴含着诸多的科技文化因素,凝聚着骆越民族的智慧和开创精神,为丰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后骆越时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
-
季民卿
-
-
摘要:
科普场馆间合作,是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间友谊,推动新丝路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海科技馆在"一带一路"科技文化传播的实践,重点分析科技文化展览、科普影片播放等基于场馆展示的案例,旨在探索中外科技传播,特别是沿线国家科普场馆间的合作模式,以及中外科技文化传播实施路径等,为丰富中外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依据.
-
-
牛思琦
-
-
摘要:
科技文化内在价值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当科技文化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价值遮蔽时,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起主导作用,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处于低层次状态,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之间是不匹配的.随着美好生活对科技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态理性价值开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出现了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趋势.当达到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耦合阶段,实质就是人在幸福生存的意义上,达到更加全面的自由与解放,并衍生出生态科技文化的新型关系,生成蕴蓄美好生活价值的主流价值观,使人类最终通向生态文明的理想之境.
-
-
向鹏
- 《2018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科技文化是源于人类社会科技实践活动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既具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又具备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功能,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加强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意义重大.我国科技文化源远流长,新时代我国的科技文化主要特征表现为科技文化的先进性、自然性、客观性、整体性与人类性;科技文化体系构成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制度政策法规、科学品质道德、科学技术精神、科学技术传播等六个方面;新时期科技文化的传播价值在于:追求其唯实求真的本质与核心,实现批判创新的根本使命,坚持理性宽容的价值观基础,充分保持学术民主与自由探索的重要特质.科技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物质生产领域的物化层面,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升公民的科学认知水平,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因此,大力传播科技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之路.
-
-
林浩
- 《新体制、新业态下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新媒体出版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结合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等,以创新的形式、方法和理念,通过设计、出版、推广、销售、用户交互等一系列策划和实施的出版活动.旨在丰富出版模式以及出版物载体形式,扩大出版物资源覆盖范围,提升出版物科技文化内容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以及传播效率.而在当今新媒体出版迅速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保证和提高新媒体出版物质量是出版工作的重心,是决定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直接影响受众群体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个人从事新媒体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学习成果,就新媒体出版在保证和提高科技文化内容质量方面面临的新情况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整理和论述.
-
-
张云莎;
罗子欣
- 《第七届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在科技文化传播领域,科技人才作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探讨科技人才与科技文化传播二者的关系,指出现阶段科技文化传播领域中科技人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文化传播人才、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俱进,转变科技文化传播方式几个建议,激励更多的科技人才能够加入传播科技文化的队伍当中,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
-
-
刘雨春;
李晓晴
- 《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文化是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本文分析了科技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结构层面,并从科技文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深入探讨了科技文化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rn 从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看。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体现为由科技发展所创造出的一切物质成果,它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与直接动力。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不断促进文化产业领域的扩大。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帮助文化产业呈现更为先进的创意设计思路和产品雏形。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扩展文化产业的传播途径及消费方式。rn 从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看。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技社会建制和科技活动的操作规范。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需要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创新,而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则有利于推进文化产业制度的创新建构。科学技术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建构。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规范着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创新建构时“科学化”、“合理化”与“合法化”。rn 从精神层次的科技文化看。精神层次的科技文化集中体现在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人类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中。精神层面的科技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表现在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层面上。精神层面的科技文化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创造力。
-
-
杨甜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从国家转型的战略导向和地域转型发展的迫切诉求出发,剖析了城市转型基于宏观政策导向的调控力、破解发展瓶颈的驱动力和居民安居乐业的内生力的动力机制,从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方式三个方面解析了转型发展内涵,尝试着构建了“构筑多元经济体系为突破点,以形成绿色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推动科技文化创新为引擎点,以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为着力点,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为落脚点”的城市转型发展路径体系,最后,以中小城市三门峡市湖滨区为例,从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和空间布局五大方面具体提出了湖滨区转型发展目标和转型发展策略,以期对同类型城市突破现实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
-
郭天希
- 《第四届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
| 2017年
-
摘要:
“芝菌”是先秦以降对可食(药)用大型真菌的传统称谓,即今日之“食(药)用菌”,也是古代对以灵芝为主的芝菌养生文化的简称.芝菌养生文化蕴含中华先人养身修德的高度智慧,是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宝贵资源.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语境下以“芝菌”替代“食用菌”,是为了传承弘扬芝菌养生文化优秀传统,把芝菌产业打造成为有传统芝菌养生文化、有当代科技文化、有《纲要》战略主题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的大健康产业.
-
-
马雪伶
- 《新体制、新业态下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质量是一切产品的生命,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质量的优劣更为重要.一本优秀的图书,不仅能让读者收获知识,增长见识,有时甚至可以改变读者的人生轨迹.在图书生产制作的过程中,责任编辑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责任编辑是唯一一个见证图书从无到有的人,要保证图书质量,在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图书稿件三审三校制度的同时,责任编辑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本文将从选题策划、作者开发、图书制作三个方面,讲述如何保证图书的科技文化内容质量.
-
-
-
Zhou Wenyong;
周文泳;
Xiong Xiaomeng;
熊晓萌
- 《第十五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提升科技软实力是增强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中对中国各省市区域科技软实力的比较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建立了科技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和东北等10个代表性省市2008-2012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加权法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得分计算,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横向比较的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的区域科技软实力处于领先地位,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内陆及西部省份相对滞后;而纵向比较的结果显示:陕西和四川等西部省份科技软实力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甚至超越了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省市区域科技软实力的制约要素提出了内陆和边远地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吸引和储备科技人力资源的配套政策,缓解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过度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局面,针对黑龙江、云南等内陆省市科技产出水平落后的问题,建议以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产学研结合、政策引导等为着力点,来激发区域创新主体的动力,在社会科技文化影响力方面,建议各省市持续加大科技文化设施硬件的投入力度和使用效率,营造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并增强科技合作的吸引力等措施。
-
-
张顺林
- 《2014中国安装行业高层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以"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调结构、促转型、强化管理、注重科技文化建设、抓创新、求变革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实践,实现了2012年安装公司完成产值5.12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48%的良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