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3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27587篇;相关期刊551种,包括群文天地、社区、中国物业管理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4学术年会、2013晋陕豫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届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第二十九分会场暨江西省图书馆学会2012学术年会等;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由1110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伟志、尹德志、李娜等。
社区文化建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587篇
占比:96.37%
总计:28627篇
社区文化建设
-研究学者
- 邓伟志
- 尹德志
- 李娜
- 欧庭宇
- 董雪
- 余凯璇
- 刘华龙
- 宋文娅
- 崔芳
- 王芳
- 祁笑言
- 邓朴安
- 付君
- 何斌
- 何竞
- 侯峰
- 冯婵婵
- 凌春辉
- 刘波
- 刘满闪
- 刘莉
- 包志勤
- 包梅倩
- 卢汉龙
- 吴冠磊
- 吴盛亮
- 周俊玲
- 周冰婷
- 周斌
- 周涛平
- 周青萍
- 喻斌
- 安立峰
- 尹启文
- 尹玉梅
- 崔涛
- 张卫
- 张地
- 张红
- 张绍桉
- 张锦歌
- 张香萍
- 徐君
- 徐益男
- 戴志伟
- 曲宗文
- 本刊编辑部
- 朱兴华
- 朱黎山
- 李伟梁
-
-
邓青
-
-
摘要: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社区为单位的文化建设已经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并对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确保社区文化能够朝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一些不良的社区文化产生,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预防,如通过新媒体技术发展社区文化等。因此,现针对新媒体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模式与路径进行研究。
-
-
杨鳗倪
-
-
摘要:
在当今社会,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主要工作之一。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整合多种力量与资源,要让多元的社会主体与社区共同参与,协同并进,从而起到塑造社区精神、丰富社区成员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区成员更加健康与和谐的生活方式等作用。博物馆是社区地域概念上的社会主体之一,是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美育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艺术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践行力量。博物馆美育对社区成员审美能力的提高、综合素养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将博物馆与社区建设相联系,以社会美育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结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美育实践案例进行阐释,探讨博物馆美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
-
乐山堂;
赵妤(图)
-
-
摘要:
为丰富社区学生暑期生活,提高青少年书写能力,促进书法活动进社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安排,湖北省文联机关党委、省书法家协会、省书协中小学教师分会联合武昌区水果湖街徐东路社区开办2022年署期青少年书法公益培训班。7月20日至29日,在洪山区书法教研员晏晋芳的协调组织下,刘亚庭、吴浩、汪仕斌、余鹏程、万东林等知名书法教师受邀上课,社区3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培训。
-
-
无
-
-
摘要:
德胜新村小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总建筑面积22.46万平方米、楼栋105栋,共有居民3558户。该小区建成于1988年,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消防安全隐患较大,绿化损坏严重,无障碍建设、安防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缺失,居民的改造愿望十分强烈。本次改造先后共引进1000余万元社会资本参与,引入浙江宏爱助老为老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宏爱助老”)。
-
-
龚锦涛
-
-
摘要: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基层自治的重要环节,其自治模式的选择关乎城市美好生活的融入实现。城市基层自治以党领导的多元共治塑造了社区治理的空间,为解决社区美好生活创造条件。在基层自治架构内,社区文化多重结构造成了与目标理念的矛盾,城市自治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有效运作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基层空间转换,揭示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性结构、宏微观权力及环体中介、社会政策变迁,寻求社区群众真实需求与现实条件的统一。紧紧围绕美好生活诉求,城市基层自治从社区文化精神家园建构走向社区生活融合发展,对于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具有参照意义。
-
-
-
-
摘要:
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安物业”)自1995年4月21日创立以来,始终秉承“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企业宗旨,遵循“精心管理、精诚服务、创新品质、创造满意”的质量方针,始终坚持以日检、周检、月检为品质保障的根基,努力为业主营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优良环境,在专业化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
-
孙燕飞;
周秀英
-
-
摘要:
社区英语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特点及走向.本文基于我国国内社区文化发展现状,探讨社区英语建设对社区文化发展的影响,倡导在社区普及英语知识,积极推进社区英语建设,为中国社区文化建设做出有益的补充.
-
-
陈正
-
-
摘要:
居民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主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才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强劲活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增强村民参与意识等居民参与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提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
-
杜雨霏;
李安
-
-
摘要:
城市社会文化建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在当今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是新时期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加之文化的重要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在意识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如受到传统社区治理理念的限制、存在社区文化建设空白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措施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对前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了解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社会调查,立足国家发展现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出有关解决措施,以便在未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
-
刘晓诺
-
-
摘要:
居民作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最关键主体,其对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条件.而居民面对同一社区文化活动时的行为选择具有多样性,是正式规范、社会资本存量与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途径就是准确认识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时的内在逻辑.本文借鉴和参考正式制度规范、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美国学者艾伯特·O.赫希曼提出的人们在面对组织绩效衰退时产生的不同行为选择,即退出、游离、呼吁和忠诚,将以上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对居民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时的不同行为选择进行分类,为社区下一阶段鼓励和动员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参考.
-
-
胡岚
- 《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战略导航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本文运用公共事业管理与社区文化的相关理论,从社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载体出发,阐述了区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功能定位、社区文化的相关概念等公共事业发展与文化间的相关问题.较深入的分析了社区发展与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追溯了李岗西社区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对于公共事业发展与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
-
徐春;
李晓芹
- 《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四届(2017)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社区图书馆(室)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城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市民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措施,是繁荣社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及精神动力.本文简述了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
-
高飞
- 《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三届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步伐的快速推进,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当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新建或者改造的集中居住小区不断涌现,城市的建设与规模扩张也带来了城市的社会与文化重建,原来只适用于城市的社区概念在小城镇也自然形成,这也为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
-
潘莹
- 《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三届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社区文化作为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效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
刘洪
-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当前,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全民族共同的责任.作为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的机构,博物馆在国家全力推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文化建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参与到周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去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合理开放博物馆特色资源,为周边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积极提供各项文化服务,为周边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周边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
-
-
吴宁
- 《2013晋陕豫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在做好馆内基本陈列及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以发挥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休闲等社会功能,更加深入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贴近民众,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与适应力,把博物馆文化与城市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相融合,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点和优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公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明,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新的进步和发展.举办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群众生活,民间手工艺术,搭建了社区与博物馆沟通的桥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让博物馆文化服务于社区教育。
-
-
-
余甦野
- 《江苏省2016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生态博物馆自产生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的实践也接近20年.作为一种新的博物馆类型,生态博物馆自产生以来便在博物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理论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为一种独特的博物馆文化景观.但我们不可否认生态博物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本文就生态博物馆的出现背景、生态博物馆和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生态博物馆存在的问题等作简要论述.生态博物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以人(社区)为主”的模式,促进了社区的发展,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思想给传统博物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博物馆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二随着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完善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对接,相信生态博物馆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生态博物馆在促进当地社区的文化建设,保护当地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等力一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