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49158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电测与仪表、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2输变电年会、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电源学会第18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等;瞬时功率的相关文献由759位作者贡献,包括束洪春、苏玉格、高利等。

瞬时功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9158 占比:99.84%

总计:149404篇

瞬时功率—发文趋势图

瞬时功率

-研究学者

  • 束洪春
  • 苏玉格
  • 高利
  • 曹璞璘
  • 罗安
  • 郭旭刚
  • 冯晓云
  • 刘万顺
  • 刘福之
  • 宋文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畅; 刘爱莲; 李英娜; 李川
    • 摘要: 本文以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形式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网络特征为依据,针对T型支接线路下基于零序电流相似度的算法误判问题,提出一种瞬时功率首峰极性与零序电流相似度结合的故障定位方法。通过T型支接线路各测点瞬时功率首峰极性检测故障是否发生在T型支接线路测点,对于故障未发生在T型支接线路测点的情况则根据瞬时功率推测大致区段,计算这些区段的零序电流相似度,定位故障区段。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可准确定位故障区段,有效解决了T型支接线路发生故障时的区段定位误判问题。
    • 陈新岗; 朱莹月; 马志鹏; 时晶; 谭悦; 邹越越
    • 摘要: 随着具有损耗小、供电效率高等特性的柔性直流配电网逐渐成为智能配电的焦点,对其保护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特性的中压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及保护方法。首先,对直流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和双极短路故障时的暂态特征进行分析;其次,考虑瞬时功率特性在不同故障类型及不同故障位置时有所不同,将瞬时功率作为保护判据来进行区内、外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判定;最后,在PSCAD上搭建双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模型,对区内、外故障及故障区段判定进行仿真验证,并设置不同过渡电阻。仿真结果符合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判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对过渡电阻的耐受能力。
    • 郭伟文; 韩芳墨; 彭云建; 王业腾; 仲兆峰
    • 摘要: 针对不同线路阻抗的多逆变器并联的谐波功率均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类改进的谐波功率均分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逆变器瞬时功率理论建立了谐波功率计算模型,基于传统谐波功率下垂控制框架,将谐波功率模型的滤波电容电压采用下垂控制输出的基波参考电压替代,控制器参考电流值的计算引入线路阻抗压降补偿.通过两相同容量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模拟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高并联逆变器谐波功率均分的精度,有利于改善并联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
    • 姚绪梁; 黄乘齐; 王景芳; 马赫; 刘铜振
    • 摘要: 为避免转子位置角检测误差给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等价于id=0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预测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机增量模型,使用枚举法对基本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进行预测,利用采样得到的电压及电流估计反电动势和转子侧瞬时功率值,然后通过功率价值函数选择最优电压矢量.所提方法无需使用高分辨率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位置角进行旋转坐标解耦变换,可降低系统的复杂度.电机增量模型无需使用永磁体磁链参数预测电流,降低了算法对电机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实验对比了所提控制方法与直接功率控制的稳态功率波动、转矩波动和暂态响应速度等指标,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束洪春; 韩一鸣; 达慧; 曹璞璘; 范作云; 唐玉涛
    • 摘要: 针对传统特高压保护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暂态能量方向的半波长输电线路保护方法.半波长输电线路测量阻抗随故障位置不再呈现单一线性变化,导致传统距离保护不能直接应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而行波在超长线路上衰减损耗极大,难以准确检测行波波头,故行波保护亦难以用于半波长输电线路保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暂态能量的方向保护方法,通过线路两端检测到的暂态电气量计算输电线路三相瞬时功率,并通过瞬时功率的积分求取暂态能量,以暂态能量的极性构造区内、区外故障判据.经大量仿真验证,无论故障点位于线路何处该方法均能够可靠实现区内、区外故障辨识,此外暂态能量极性不受故障角、过渡电阻改变而改变,所需采样率仅10 kHz,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 刘杭州; 石瑛; 宋书婷
    • 摘要: 球绳模型中存在瞬时功率变化的问题,单调性和极值需要通过导数方法求得。对小球在拉开小于等于90°任意角由静止释放到运动到最低点的重力瞬时功率变化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该类问题的正确解法。
    • 马杰; 朱忠焕; 牟杨
    • 摘要: 随着我国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的增多,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和减小动车组列车的运用、检修成本意义重大.动车组牵引电机作为动车组机电能力转换装置,对其状故障检测直接决定了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检修成本.工频供电条件下的鼠笼电机一般采用电流中(1±2s)f0频率的幅值为依据进行故障检测,根据动车组起动加速过程中恒磁通特性,通过瞬时功率法,将该故障频率转换为瞬时功率中的定值频率.该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牵引电机轴承等其余部件故障检测,同时适用于恒磁通工作状态下的感应电机的多种故障检测.
    • 赵玮; 张海涛; 何晓晖; 郝建新; 袁媛
    • 摘要: 针对在瞬态工况下测功机滚筒力矩不平衡导致车辆驱动轮瞬时输出功率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车辆驱动轮瞬时输出功率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相位差检测电路及A/D转换模块等组成,通过周期法测量方波信号的频率获得滚筒转速和角加速度,利用D触发电路测量相位差信号获得滚筒转矩.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通过增加对滚筒角加速度的测量,提高了不平衡条件下车辆驱动轮瞬时输出功率测量的准确性,可为测功机模拟车辆道路行驶工况提供数据支持.
    • 胡应宏; 宋鹏; 李春; 郭庆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实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稳定运行的控制策略,提出了系统级协调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根据该等效电路理论模型,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控制可以直接使用传统电压源转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控制技术。同时提出了将VSC矢量控制策略应用到MMC型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仿真验证,MMC每相上、下2个桥臂交流输出端的电位非常接近,验证了所提出的MMC等效电路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也表明所设计的MMC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矢量控制策略控制性能良好。
    • 蒋梦瑶; 马宏忠; 陈浈斐; 汤晓峥; 刘一丹
    • 摘要: 为了研究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瞬时功率偶数次谐波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瞬时功率为研究对象,首先理论推导出该量在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的故障特征频率,并以一台TTS-300-2型同步调相机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仿真模型.其次,利用实验室小型同步电机模拟调相机运行,比较不同故障程度,不同运行工况下,瞬时功率中特征频率的幅值变化.结果表明,当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瞬时功率中将出现100、200和300 Hz分量,其中100 Hz分量幅值增加最为明显.最后,为进一步验证研究对象的诊断优势,比较同种故障程度前后瞬时功率中100 Hz分量与定子相电流中150 Hz分量的幅值变化.分析显示,瞬时功率的100 Hz分量在诊断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适合用作调相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诊断判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