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鲎

中国鲎

中国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水产、渔业、细胞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905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0年中国水产学术年会、中国第五届海洋湖沼药物学术开发研讨会等;中国鲎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永岩、洪水根、翁朝红等。

中国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3.5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905 占比:96.35%

总计:3015篇

中国鲎—发文趋势图

中国鲎

-研究学者

  • 廖永岩
  • 洪水根
  • 翁朝红
  • 关杰耀
  • 王有基
  • 王鹏良
  • 胡梦红
  • 李琼珍
  • 刘金霞
  • 谢仰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兰芳; 许明珠; 李世才; 曾梦清; 陈瑞芳; 刘海娟
    • 摘要: 为研究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盐度和温度对两阶段幼鲎(1龄和2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0、温度25-37°C时,中国鲎1龄幼鲎的耗氧率为19.50-29.70μg/(g·h),2龄幼鲎为35.37-56.12μg/(g·h);随着盐度的升高,1龄和2龄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龄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值出现在盐度35和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低值则均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盐度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方程;温度为25-33°C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两阶段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33°C试验组,当温度继续升高到37°C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温度与幼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不同盐度下幼鲎的O/N大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1龄幼鲎O/N最大值出现在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大值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不同温度下1龄和2龄幼鲎的O/N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以上研究表明,中国鲎幼鲎的耗氧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其代谢主要由蛋白分解供能;盐度和温度对幼鲎的代谢均有显著影响,高盐或低盐情况下幼鲎的代谢率显著高于适宜盐度条件,温度高于33°C时幼鲎的代谢率不升反降。
    • 蒋欣妍; 徐萍钰
    • 摘要: 6月中下旬,一项专业监测发现,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岸滩涂遍布中国鲎,单位样方最大密度最高达53.1只/100平方米,跃居全国第一;与去年监测的单位样方最大密度15.6只/100平方米相比,提高了2.4倍。中国鲎密度在此激增,得益于中国鲎幼体的激增。
    • 蔡立哲; 陈昕韡; 傅素晶; 杨德援; 赵小雨
    • 摘要: 为了解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资源状况,2018年6月—2019年5月,调查厦门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种群的个体数、软壳率、损伤率、头胸部长和宽、腹部长和剑尾长.结果表明: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个体数从2018年6月的12只增加到9月的37只,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未发现中国鲎,2019年3月增加到22只.2018年8—11月为中国鲎蜕壳期,2019年2—5月损伤率较高.2019年2月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种群的头胸部长和腹部长最大,分别为39.66 mm和31.20 mm,2019年5月头胸部长和腹部长最小,分别为22.93 mm和20.53 mm.2018年7月头胸甲宽和剑尾长最大,分别为60.42 mm和71.19 mm,2018年6月头胸甲宽和剑尾长最小,分别为43.93 mm和42.88 mm.厦门鳄鱼屿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36种,优势类群主要是多毛类、甲壳类和双壳类.鳄鱼屿潮间带A、B、C 3个区的沉积物中均没有砾成分,从较高潮位(A区)到较低潮位(C区)砂和叶绿素a含量减少,而碳、氮、粉砂和黏土含量增加.由于受牡蛎养殖和池塘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厦门鳄鱼屿潮间带的中国鲎种群及其栖息地较小.
    • 鲍虞园; 叶国玲; 李银康; 谢木娇; 蓝军南; 颉晓勇
    • 摘要: 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5日龄~2龄及成年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消化道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15日龄,消化道组织结构尚未出现明显分化,为一管道状结构,此时黏膜上皮清晰可见,且出现黏膜皱褶;26日龄,食道和胃的黏膜上皮边缘层均出现深色条带,肌纤维增多;30日龄,中肠和直肠的黏膜上皮顶部出现纹状缘,肌层纤维束增厚;60日龄,食道和胃的黏膜上皮边缘层的深色条带发育为纹状缘;70日龄,中肠和直肠黏膜皱褶增高,数量增加,纹状缘着色加深;2龄(约90日龄),消化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组成,食道、胃、中肠、直肠的组织结构可明显区分;成年个体,其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各层组织均较前期明显增厚,为完整的消化道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中国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在2龄时基本发育形成,与其2龄开口摄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研究丰富了中国鲎的基础生物学内容,可为今后开展消化生理、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林建城; 吴建洪; 林娟娟
    • 摘要: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是几丁质酶系的主要组成分之一,节肢动物周期性脱皮生理和生长发育与NAGase密切相关.为了探讨有机溶剂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NAGase的影响,从中国鲎内脏分离提取了NAGase,研究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丙三醇、甲醛和丙酮等8种有机溶剂对中国鲎NAGase的影响;利用酶抑制作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丙酮对NAGase的抑制机理和抑制作用类型.结果表明:甲醇对中国鲎NAGase有激活作用,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甲醛和丙酮对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二醇和丙三醇对NAGase表现为低浓度下呈激活现象,随浓度增大则转为对酶的抑制作用;丙酮对中国鲎NAGase的抑制有剂量效应关系,0.1 mol/L丙酮可使酶活力丧失49.53%;丙酮对中国鲎NAGase的抑制作用是个可逆过程;动力学研究显示,该酶抑制作用类型属于混合型.丙酮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ES)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0.117和0.608 mol/L,KI中国鲎NAGase在丙酮中的失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NAGase酶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内源荧光发射光谱显示:经丙酮作用后NAGase酶蛋白紫外吸收值增强,但其内源荧光发射强度减弱,荧光发射峰值并没有发生位移,0.60 mol/L丙酮作用下NAGase酶蛋白荧光几近淬灭,说明中国鲎NAGase在丙酮溶剂中酶蛋白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酶变性失活,证明了有机溶剂对中国鲎NAGase活力具有调控作用.
    • 沈成
    • 摘要: 鲎是一类长相怪异的动物,半圆如马蹄形的背甲,一根长长的剑尾,仿佛来自外星球的异形;同时,它们又非常古老——在大约4.7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地层中就发现过鲎化石,并在志留纪和泥盆纪繁盛一时;如今只剩下分属于三个属的四个物种。
    • 徐镇; 江宁锦; 何锦锋; 台宗光; 朱全刚; 王有基; 胡梦红
    • 摘要: 以鲎血为主要原料制备鲎试剂是我国鲎资源开发的关键产业链.我国鲎种群数量逐年下降,为实现鲎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展对中国鲎造血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实验向中国鲎体内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灭活鳗弧菌(V),比较注射后0、6、12、24、48h时中国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活性氧含量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注射NAC后血淋巴细胞总数(THC)、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酶(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有升高趋势.NAC与不同浓度V共同刺激下,THC、ROS、MDA含量相对仅注射NAC的下降有所减缓,其他酶活性有所升高.而血蓝蛋白(HC)在整个实验中无明显变化.6~48h,NAC组的THC、ROS与V组、NAC和V共刺激组相比呈降低趋势,共同刺激下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8h,NAC、V及共刺激下CAT、T-AOC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NAC+106V的MDA含量在48h时最低,AKP活性在12~48 h呈升高趋势,而NAC组的LZM活性在48h最高.注射NAC可降低THC、ROS,共刺激可缓和下降,V组THC、ROS升高,但其余血淋巴参数均提高.研究表明,NAC和V均能刺激中国鲎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机能;机体内的ROS含量对中国鲎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再生起着重要作用.
    • 官诗棋; 邓春梅; 刘毅; 李少瑜
    • 摘要: 壳聚糖大多来自虾、真菌等的提取,经研究,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处理,同样可以得到.本文以中国鲎和圆尾鲎为原料,探究用EDTA实验法和盐酸法两种化学方法处理鲎腹、鲎肢、鲎胸、鲎尾等不同部位,从而得到不同部位的甲壳素,再经过碱处理,得到壳聚糖.通过产率的计算,比较不同种类的鲎及其不同部位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率差异,再用红外光谱对各部位的甲壳素及壳聚糖进行表征.
    • 方晓淦
    • 摘要: 日前,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正式落户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这将有利于北海市通过国际统一方法开展中国鲎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中国鲎的国际保护工作贡献“北海力量”。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中国鲎的等级从“数据缺乏”更新为“濒危”。2019年6月,第四届国际鲎研讨会在北海、钦州举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