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10742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双足与保健、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等; 盆底肌康复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涌、张媛媛、蔡黎明等。

盆底肌康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07429 占比:99.92%

总计:107512篇

盆底肌康复—发文趋势图

盆底肌康复

-研究学者

  • 于涌
  • 张媛媛
  • 蔡黎明
  • 钟君
  • 刘健
  • 宋渤
  • 张冬丽
  • 张蒙利
  • 江桂玲
  • 王英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传英; 石卉; 王奂生
    • 摘要: 目的:探讨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行剖宫产分娩的3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压力、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盆底收缩压和盆底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收缩压和静息压,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岚岚; 易云霞; 嵇文燕
    • 摘要: 目的研究电刺激生物反馈与Kegel运动二联干预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妇产科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91例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二联组45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Kegel运动干预,二联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心理状态、性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二联组产妇手测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值以及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下腹不适、尿失禁、排尿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人数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正性情绪(PA)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而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二联组产妇高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与Kegel运动二联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的康复,减少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发生概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以及性生活质量。
    • 陈香; 姚叶娜; 田盼
    • 摘要: 书名:《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就医指南》主编:张震宇,刘崇东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ISBN:9787518942350《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就医指南》一书是针对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等相关知识进行的科普,该书是由刘崇东等学者共同编著,并于2018年4月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刘崇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 张敏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 360 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 18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 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孕妇产后盆底肌 康复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孕妇依从率,缩短盆底肌康复进程,值得应用。
    • 石金明; 张颐
    • 摘要: 阴道哑铃是一种用于盆底肌肉康复的训练器,可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与其他SUI的治疗方法不同,阴道哑铃可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在家自行使用进行盆底锻炼,降低治疗成本的同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预防性应用阴道哑铃可能会对SUI的高危人群起到良好效果.目前研究发现,阴道哑铃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治疗SUI的疗效具有持久性.然而,还没有阴道哑铃疗效优于其他方法的结论,哪种疗法在SUI的保守治疗领域疗效最佳存在争议.阴道哑铃联合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等方法,可能提高SUI康复的概率,适合纳入SUI的联合治疗方案.对阴道哑铃改善SUI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适用人群、应用现状、疗效等进行综述.
    • 蒋妮娜; 胡桂娟; 路启芳
    •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对年轻子宫全切患者盆底肌功能、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30例年轻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1组40例,采用腹式呼吸配合Kegel运动+PHENIX系列康复治疗;观察2组40例,采用PHENIX系列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未实施盆底训练.对患者进行有效随访,比较三组干预前后盆底肌肌力、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随访1年时,患者盆底静息压、盆底收缩压、肌力收缩持续时间由高至低依次为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P<0.05);性功能各项维度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P<0.05).结论:在年轻子宫全切患者盆底肌康复中,采取腹式呼吸配合Kegel运动+PHENIX系列康复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率.
    • 赵宜英
    • 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达标理论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6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的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达标理论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标达率、干预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85.4%,康复标达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自我困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分别为(77.13±12.42)、(68.78±12.53)、(77.31±6.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9.76±13.21)、(59.73±10.02)、(67.12±7.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达标理论能够促进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仇婕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产后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分别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康复情况以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康复情况以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的依从性,以及促进恢复效果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王彦青
    •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48例患者.基础护理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三个月的随访,综合护理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为95.8%(46/48),基础护理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为79.2%(38/48),综合护理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盆底肌肌力测定结果、尿失禁情况比较,综合护理组产妇指标要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产妇在产后进行系统盆底肌康复训练与针对性护理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恢复效果.
    • 张珊珊
    •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开展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盆底肌康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性生活次数、每次性生活持续时间、性伴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观察组出现性交痛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案,能减轻疼痛感,实现性生活质量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