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04366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母婴世界、医疗装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国际中医内分泌学术会议等;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相关文献由373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冰、黄宝良、张莹等。

盆底肌功能锻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04366 占比:99.98%

总计:1104557篇

盆底肌功能锻炼—发文趋势图

盆底肌功能锻炼

-研究学者

  • 胡冰
  • 黄宝良
  • 张莹
  • 王芳丽
  • 范国荣
  • 蔡丽玲
  • 薄海欣
  • 万海英
  • 刘婉婷
  • 刘小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希希; 张路; 王琪; 肖晓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产后尿失禁产妇84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评分、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以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尿评分以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失禁患者采用热敏灸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可改善产妇排尿状况,增强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缓解产后尿失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吴金梅; 邢忠兴; 郭丽芳; 李晓青; 张敏
    • 摘要: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SUI初产妇168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漏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及腹部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_(max))水平高于治疗前,疲劳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及MUCP、ALPP、BC、Q_(max)水平高于对照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0 min 2组漏尿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提高产后SUI治疗效果,显著增强患者盆底肌肌力,调节尿流动力学状态,促进患者转归。
    • 刘红姣
    •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情况、干预前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盆底肌力分级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6%、8.77%、7.02%,较对照组(17.54%、22.81%、24.5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ICIQ-SF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1.23%,较对照组(71.93%)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盆底肌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李岚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个体化访视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11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个体化访视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产妇盆底肌功能总分为(24.64±4.1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7.47±5.02)分(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总分为(80.89±4.64)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7.35±4.27)分(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个体化访视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而提高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曹庆评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调理督任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调理督任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于评估尿失禁的控制情况)、1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膀胱顺应性(BC)、功能性尿道长度(SFL)及Valsalva漏尿点压(PVLP)],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小便不禁、腰膝酸软、小腹坠胀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CIQ-SF、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Qmax、PMUC、BC、SFL、PVLP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盆底肌功能锻炼基础上,采用针灸调理督任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提高其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临床疗效良好。
    • 田茂莹
    •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刺激反馈仪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干预前后的漏尿量)及干预前后盆底肌康复指标(盆底肌平均电压、盆底肌最大电压)。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漏尿量少于对照组,盆底肌平均电压及最大电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可促进产后尿潴留产妇正常排尿,改善尿失禁,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 陈晓青; 张小兰
    • 摘要: 目的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症状和尿动力学。结果观察组排尿感减弱、腹压增加时漏尿及尿频尿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及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膀胱初感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膀胱症状,改善尿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 张芸芸; 何泽真; 罗艳琼; 朱耀凤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46例产后早期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3)及对照组(n=123)。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尿动力学指标和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6%,高于对照组的82.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电位、Ⅱ类肌纤维最大电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尿流速(Q_(max))、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31)、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能促进产后早期SUI患者的盆底肌力及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并提高其性功能。
    • 张丽娟
    • 摘要: 目的 实验将针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的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进一步恢复身体状态,提升康复疗效.方法 实验选取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10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分析治疗成果.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产妇的肌张力情况所有改善,总达标率为73.58%(39/53),对照组为56.60%(30/5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性频率上我们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结果 反馈为,在每月性交3次以上比例中,观察组患者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后性功能障碍,可提升产妇的性生活质量,有助于家庭和谐,具有推广价值.
    • 张丽娟
    • 摘要: 目的实验将针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的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进一步恢复身体状态,提升康复疗效。方法实验选取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10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分析治疗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产妇的肌张力情况所有改善,总达标率为73.58%(39/53),对照组为56.60%(30/5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性频率上我们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结果反馈为,在每月性交3次以上比例中,观察组患者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后性功能障碍,可提升产妇的性生活质量,有助于家庭和谐,具有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