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稀粪
白色稀粪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专利文献1515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兽医导刊、江西畜牧兽医杂志、家禽科学等;
白色稀粪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吉山、余志刚、李峰等。
白色稀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57篇
占比:98.99%
总计:15311篇
白色稀粪
-研究学者
- 刘吉山
- 余志刚
- 李峰
- 苗立中
- 邢兰君
- 于智慧
- 关现军
- 刘方悦
- 剧立娜
- 单连合
- 吕正云
- 吴坤
- 岳伟敏
- 张长领
- 徐从英
- 戈亚珍
- 戴磊
- 朱凤鹃
- 李丙均
- 欧阳素贞
- 潘兴广
- 王世强
- 王新海
- 王明君
- 王洪
- 程淑珍
- 窦小波
- 董悦平
- 赵乃明
- 闫金龙
- 顾文军
- 黄立
- 丁壮
- 于友水
- 于忠祥
- 于治山
- 于福春
- 于福生
- 付德霞
- 付雄志
- 仵文忠
- 任永娟
- 何更田
- 余汉党
- 侯北丽
- 侯德华
- 侯昭宪
- 侯玉泽
- 关静春
- 农莉
-
-
董永毅;
吴坤
-
-
摘要:
鹅痛风病亦称为尿酸盐沉积,是由于其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造成大量尿酸蓄积,并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内脏器官浆膜面及其他组织间质,从而引起患鹅运动迟缓、排白色稀粪、厌食、衰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是特殊种类的蛋白质核蛋白代谢紊乱性疾病。本文结合鹅痛风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等进行分析探讨,供养殖场户参考。
-
-
-
于友水
-
-
摘要:
鹅巴氏杆菌病也称为鹅出血性败血病(简称鹅出败)或者"摇头瘟",主要特征是全身黏膜有小出血点,常有严重下痢。任何年龄的鹅都可感染发病,其中雏鹅和青年鹅容易发病,而成年鹅较少发病。该病的急性型发病快速传播和死亡,严重影响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防控。1临床症状种鹅患病后,羽毛蓬松,排出白色稀粪,有时采食减少,公鹅的阴茎脱出,且外表附着一层痂壳,呈白色;
-
-
于治山
-
-
摘要:
发病原因(1)发育不良:应激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的环境反应十分敏感,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体温,加之免疫力低下,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排出的粪便稀稠不一,引起糊肛;(2)脱水暴饮:由于长途运输或初饮过迟,雏鸡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肾脏苍白肿大,尿酸盐沉积。
-
-
-
-
-
文忠
-
-
摘要:
羔羊大肠杆菌病亦称埃希氏大肠杆菌败血病,或称新生羔羊腹泻(Neonatal 周iarrhoea),俗称羔羊白痢.其特征是发生肠炎及败血症,死亡率很高,多见于冬春舍饲时期内.此病发病率达7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致死率90%以上.
-
-
黎志勇;
朱珍谋;
李子秀;
付雄志;
曾媛
-
-
摘要: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由于感染时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黄痢、白痢和水肿。犊牛白痢是犊牛在哺乳期间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腹泻症,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样稀粪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严重时可致犊牛死亡,给养殖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现将一起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的病例报道如下。
-
-
李智丽;
杨帆;
李璇;
李兆周;
陈秀金;
李松彪;
侯玉泽;
毕英佐
-
-
摘要:
2013年4月份,广东省肇庆市某农户饲养的10日龄竹丝鸡出现精神不振、扎堆、鸡翅下垂、排白色稀粪、糊肛等症状,病鸡占育雏鸡群的50%左右。笔者前往调研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舍共育雏5 000只竹丝鸡,分为3个间隔栏,主要保温措施为日光灯及保温棚。鸡舍温度为25°C,湿度为55%,舍内通风不良。进雏之前做过彻底空栏及消毒措施,进雏后采用钟形饮水器饮水喂食,5日龄免疫新支二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