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28669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黑龙江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7年度消化系病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消化系统症状的相关文献由493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敏、冯承英、刘小玲等。
消化系统症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28669篇
占比:99.99%
总计:3728922篇
消化系统症状
-研究学者
- 付敏
- 冯承英
- 刘小玲
- 华杰
- 周琦
- 宋杰
- 徐芳
- 柯美云
- 毕磊
- 潘玉兰
- 王慧超
- 王新贵
- 王欣
- 王芳
- 等
- 胡俊超
- 葛相栓
- 赖玉兰
- 金清明
- 黄咏东
- Chartier A.
- Desurmont S.
- El Hassani A.
- Howell S.
- Magnin G.
- Michaud L.
- Pierre F.
- Quine S.
- Talley N.
- Tariel D.
- WANG Yan
- 丁月兰
- 万爱国
- 丛爱军
- 严华
- 严灵妍
- 严璐
- 乔亚楠
- 于小兵
- 于治山
- 于环
- 付丽波
- 任建平
- 任淑丽
- 伯阳
- 何书静
- 何华
- 何飞
- 余晓兰
- 侯晓华
-
-
王延群
-
-
摘要: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而非一种疾病。腹胀可以是主观上感觉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如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正常人胃肠道内可有少量气体,约150毫升,当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时,胃肠道内产气过多,而肠道内的气体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则可导致腹胀。
-
-
王东
-
-
摘要: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约脐下2横指处),经常引起一些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便秘等,还可能会导致其他内脏出现下垂倾向。本病多见于女性,瘦长无力体型者,也可见经产妇,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基本病理是横膈位置低,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或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以及腹肌松弛。
-
-
李紧紧
-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结果:护理2周后,研究组嗳气、早饱、食欲减退等中医证候积分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DDQ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命质量。
-
-
吕品;
陈博雅
-
-
摘要:
随着气温回升,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在增加,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患者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症状可在摄入食物后立即发生或直到数日甚至数周后才发生,包括恶心、呕吐、水样或血性腹泻、腹痛、发热等消化系统症状,有时也可能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物模糊、头晕等,但相对少见。
-
-
刘薇薇
-
-
摘要:
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体营养的搬运工,对于儿童来说,更是身体发育的根源,肠胃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孩子从身体到智力等各个方面的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孩子脏腑娇嫩,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饮食十分重视,总怕孩子营养跟不上,给孩子吃的过多过精,高蛋白食物多,粮食蔬菜少,加上丰富的零食、冷饮,难以消化,给孩子娇嫩的肠胃造成负担。同时繁重的课业压力,老师、家长的高要求,造成孩子精神焦虑、紧张,加重消化系统症状。
-
-
陆杰慧;
沈学香
-
-
摘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手术切除后原有症状仍然存在,或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如上腹部胀满不适、右侧肩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嗳气不舒、消化不良、纳差、心烦、大便次数增多等非特异消化系统症状及胆绞痛、黄疸、肝功能异常、发热等特异性胆道症状[1]。由于目前本病病因、病理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西医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护胃促消化等,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程往往较长甚至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甲中医院,以中医治疗PCS为特色,临床中采用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志瑛教授经验方参黄汤口服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气滞血瘀型PCS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
贾小楠
-
-
摘要:
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比如常见的流感、腹泻,以及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除此之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发热症状,这种副作用被称作"药物热"。药物热指由用药所致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一般伴有药疹,还可有头痛、肌肉酸痛、消化系统症状及淋巴结肿大等。
-
-
陆敏;
樊欣钰;
方小谦;
沈洪;
史锁芳
-
-
摘要:
目的:统计11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1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脘痞满、胃脘疼痛等12项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频次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与评估.结果:11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存在消化系统症状者58例(49.2%),轻型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为56.5%,普通型患者为44.4%.轻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嗳气(32.6%)、少腹胀痛(21.7%);普通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大便稀溏(18.1%)、少腹胀痛(15.3%).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均以轻度为主(72.4%、72.8%).轻型患者发作较重的消化系统症状为食欲减退(中度及以上占85.7%)、早饱(中度及以上占40.0%);普通型患者发作较重的消化系统症状为大便难(中度及以上占60.0%)、早饱(中度及以上占50.0%).结论:对新冠肺炎患者应重视消化道的临床表现,可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尤其是基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肺肠同治"之法.
-
-
王慧超;
葛相栓;
刘小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首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3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平均年龄69.5岁,男性12例,女性11例;吸烟9例,均为男性.首发症状腹痛10例,恶心、呕吐6例,纳差5例,腹泻1例,吞咽困难1例.首诊误诊为肝多发占位9例;胆囊结石3例;不完全肠梗阻3例;消化性溃疡3例;食管占位1例;食管裂孔疝1例;急性肠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胃炎1例.确诊为肺腺癌9例,肺小细胞癌8例,肺鳞癌6例.合并转移17例,其中肝转移9例.结论 肺癌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特别是合并肝脏转移的晚期患者,临床上多以"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就诊,容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应提高肺癌消化系统症状的认识.
-
-
王慧超;
葛相栓;
刘小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首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3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69.5岁,男性12例,女性11例;吸烟9例,均为男性。首发症状腹痛10例,恶心、呕吐6例,纳差5例,腹泻1例,呑咽困难1例。首诊误诊为肝多发占位9例;胆囊结石3例;不完全肠梗阻3例;消化性溃疡3例;食管占位1例;食管裂孔疝1例;急性肠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胃炎1例。确诊为肺腺癌9例,肺小细胞癌8例,肺鳞癌6例。合并转移17例,其中肝转移9例。结论肺癌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特别是合并肝脏转移的晚期患者,临床上多以“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就诊,容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应提高肺癌消化系统症状的认识。
-
-
-
-
柯美云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及分类的提出,促进了国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交流.随着临床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对那些有消化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并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因的疾病,被共识为FGID.与FGID不同的是,胃肠动力疾病(DGIM)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的证据如肠神经、平滑肌的变性,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FGID不同于DGIM,但均可有神经胃肠病学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对FGID展开了广泛讨论和研究,研究热点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FGID在普通人群中多见,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FGID的重叠症很常见,患者的临床征象常复杂繁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诊治的费效比高.对FGID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将使FGI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这里将讨论(1)FGID罗马Ⅲ的新点,(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以及(3)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