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粘病毒病
副粘病毒病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0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6074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吉林畜牧兽医、家禽科学、畜禽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等;副粘病毒病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邵向群、张春云、丁壮等。
副粘病毒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074篇
占比:99.92%
总计:106164篇
副粘病毒病
-研究学者
- 邵向群
- 张春云
- 丁壮
- 丛彦龙
- 冯育兵
- 梁荣赞
- 母连志
- 汤春华
- 陈礼朝
- 万洪全
- 于智慧
- 凌育燊
- 刘吉山
- 吴佳宁
- 唐中节
- 施静
- 李峰
- 毕玉海
- 王明君
- 王林川
- 王永坤
- 王永娟
- 田慧芳
- 董卫峰
- 谢伯祥
- 贺东生
- 赫书苹
- 邹永新
- 郁小霞
- 陈杰
- 陈鹏举
- 马伏灵
- 黄海晖
- 丁美贤
- 亓丽红
- 仇宏才
- 何后军
- 何坤
- 余双祥
- 侯艳红
- 俞宁
- 倪德猛
- 倪春兴
- 傅光华
- 储怀宝
- 关建新
- 冯太兰
- 冯德民
- 冯育斌
- 冯艳风
-
-
-
陈鹏举
-
-
摘要:
2018年12月9日晚上接到西华县一养殖合作社电话,种鸭陆续出现死亡,使用很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种鸭副粘病毒病与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5天后控制病情,电话跟踪至第15天,种鸭痊愈。现将诊治全过程整理如下。
-
-
吴佳宁
-
-
摘要:
为了能够更有效控制北方地区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筛选出有效的免疫程序,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健康雏鹅600只,随即分成6组,分别是A、B、C、D、E、F组,每组100只,针对北方饲养情况设计5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分别于0、7、14、21、28、35、42、49、56、63和70日龄进行采血监测,通过对实验结果对比E组灭活苗和弱毒苗联合使用免疫效果最好。
-
-
吴佳宁
-
-
摘要:
为了能够更有效控制北方地区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筛选出有效的免疲程序,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健康雏鹅600只,随即分成6组,分别是A、B、C、D、E、F组,每组100只,针对北方饲养情况设计5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分别于0、7、14、21、28、35、42、49、56、63和70日龄进行采血监测,通过对实验结果对比E组灭活苗和弱毒苗联合使用免疫效果最好.
-
-
-
-
-
-
曾申海
-
-
摘要:
介绍了一起朗德鹅注射疫苗后暴发副粘病毒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概述了其剖检变化及诊断方法,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
刘国君;
周景明;
李满雨
-
-
摘要:
1副粘病毒病rn病原为副粘病毒,该病每年各季,各日龄鹅都可发生。一般发病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而且病程短,很少康复。临床症状的主要特点是腹泻,患鹅发病初期排稀便,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病鹅精神萎顿,无力,常蹲地,单脚时常提起,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
-
-
李海山;
孙刚;
张加勇;
朱琪;
赵晓春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为了掌握鹅疫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保障我省养鹅业的健康发展,几年来,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通过对全省部分县(市)的鹅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基本掌握了我省流行的主要鹅疫病为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副粘病毒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摇头瘟(出败)、副伤寒、曲霉菌病、球虫病等九种疫病,并对我省当前养鹅和鹅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作以简要的阐述,同时就鹅病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