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疾病报告

疾病报告

疾病报告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0526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等;疾病报告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王姝、王永怡等。

疾病报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526 占比:99.63%

总计:40677篇

疾病报告—发文趋势图

疾病报告

-研究学者

  • 李军
  • 王姝
  • 王永怡
  • 张玲霞
  • 陈玉琪
  • 卢福昱
  • 徐哲
  • 李楠
  • 胡玫
  • 郭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宇; 何立乾; 张广川; 赖铿; 谢玮; 杜雨华
    • 摘要: 目的 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广州市2021年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进行预测,为广州市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建立ARIMA模型,并对2021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再通过2010-2018年报告发病数据重新拟合模型,检验模型参数的稳定性和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2010-2019年广州市肺结核共报告发病115 887例,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发病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3-5月报告发病例数出现高峰,报告发病低谷则为2月份.广州市肺结核发病数拟合最佳模型为ARIMA(1,1,1)×(0,1,1)12(P残差检验=0.693,AIC=1215.300),该模型拟合的2020年1-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7.29%.通过2010-2018年的报告发病数据拟合最优模型仍为ARIMA(1,1,1)×(0,1,1)12(P残差检验=0.847,AIC=1089.260),该模型拟合的2019年1-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报告值的MAPE为4.91%.广州市2021年肺结核预测发病数为8270例,月平均报告发病数为689例,报告发病水平较2020年略有上升.结论 ARIMA(1,1,1)×(0,1,1)12模型对广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例数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广州市肺结核的短期预期和动态分析.
    • 戴志松; 林淑芳; 魏淑贞; 陈代权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 2019年福建省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发病时间为2011 2019年的福建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报告卡信息,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结合疫情报告卡的人口学特征及诊断分类等信息,对在校学生的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福建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1-2015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57/10万(722/574.18万)、10.26/10万(593/577.96万)、9.65/10万(549/568.73万)、9.36/10万(587/574.01万)和6.68/10万(391/585.25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96.43,P<0.05).2016-2019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00/10万(478/597.22万)、9.82/10万(598/609.02万)、12.52/10万(792/632.40万)和10.92/10万(721/660.26万),呈升高趋势(x2趋势=38.02,P<0.05).2011-2013年,每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高峰在3月份,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7.31%(125/722)、23.78%(141/593)和23.68%(130/549).2015 2019年,每年的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高峰在12月份前后,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9.44%(76/391)、19.67%(94/478)、12.88%(77/598)、14.52%(115/792)和15.40%(111/721).2014年出现3月份和12月份2个报告发病高峰,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9.74%(106/537)和19.37%(104/537).各年度报告发病例数均以15~<2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平均为59.91%(3224/5381).各年度报告发病例数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1.37∶1(3113∶2268).结论 2011-2019年,福建省学生结核病疫情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5~<20岁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学生报告发病例数男性高于女性.要保持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视,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的各项措施.
    • 张顺先; 邱磊; 张少言; 李翠; 胡骏; 田黎明; 鹿振辉
    • 摘要: 目的 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全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下同)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进行预测效果研究,为肺结核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疾病监测》杂志公布的我国每月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搜集2006年1月至2019年8月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以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为基础建立时间序列,初步识别和定阶ARIMA模型类型;再以满足模型简洁、ARIMA模型各参数[包括自回归法(AR),平均移动法(MA),季节自回归法(SAR),季节移动平均法(SMA)]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及P>0.05的模型总体检验指标(Ljung-Box Q值)、最大平稳决定系数(R2)、最小整体模型的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值(NBIC)、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为标准筛选几种ARIMA模型;继而以2019年1-8月报告患者例数作为验证数据,参照预测值相对误差越小模型越优的原则筛选出最小相对误差的模型为最优模型;最后再以该模型预测我国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结果 根据2006-2018年每年的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为基础建立时间序列,确定需拟合ARIMA(p,d,q)或ARIMA(p,d,q)×(P,D,Q)模型.以Ljung-Box Q值所对应的P值均>0.05、模型简洁、模型各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筛选出12个基本模型,然后再以R2最大的模型[ARIMA(1,0,1)(0,1,1)12,R2 =0.707]、RMSE最小的模型[ARIMA(0,1,2)(0,1,1)12,RMSE=9147.85]、NBIC最小的模型[ARIMA(0,1,1)(0,1,1)12,NBIC=18.355]、Ljung-Box Q值最小的模型[ARIMA(1,1,1)(0,1,1)12,Ljung-BoxQ=8.797]作为备用模型,预测2019年1-8月中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并与实际的月报告患者例数进行比较,确定预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0.55%)、MA(1)=0.875(t=19.243,P<0.001)、SMA(1)=0.876(t=7.596,P<0.001)、Ljung-Box Q=9.876(d f=16,P=0.873)的ARIMA(0,1,1)(0,1,1)12模型为最优模型.再以该模型预测我国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其中2020年1 12月患者总计1 025 863例,平均每月85 489例.结论 ARIMA(0,1,1)(0,1,1)12模型对预测中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方面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模型的建立和预测是个动态变化过程,需不断根据积累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 戴志松; 林淑芳; 魏淑贞; 陈代权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 2019年福建省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发病时间为2011 2019年的福建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报告卡信息,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统计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结合疫情报告卡的人口学特征及诊断分类等信息,对在校学生的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福建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1-2015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57/10万(722/574.18万)、10.26/10万(593/577.96万)、9.65/10万(549/568.73万)、9.36/10万(587/574.01万)和6.68/10万(391/585.25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96.43,P<0.05).2016-2019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00/10万(478/597.22万)、9.82/10万(598/609.02万)、12.52/10万(792/632.40万)和10.92/10万(721/660.26万),呈升高趋势(x2趋势=38.02,P<0.05).2011-2013年,每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高峰在3月份,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7.31%(125/722)、23.78%(141/593)和23.68%(130/549).2015 2019年,每年的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高峰在12月份前后,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9.44%(76/391)、19.67%(94/478)、12.88%(77/598)、14.52%(115/792)和15.40%(111/721).2014年出现3月份和12月份2个报告发病高峰,在全年学生报告发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为19.74%(106/537)和19.37%(104/537).各年度报告发病例数均以15~<2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平均为59.91%(3224/5381).各年度报告发病例数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1.37∶1(3113∶2268).结论 2011-2019年,福建省学生结核病疫情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5~<20岁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学生报告发病例数男性高于女性.要保持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视,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的各项措施.
    • 黄柳钗; 全银凤
    • 摘要: 目的 了解近5年佛冈县综合医院集团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其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佛冈县综合医院集团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Excel 2003与SPSS Statistics 22分析其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评估各类传染病的风险.结果 2013-2017年共报告传染病7 357例次,传染病报告率为373.84/10万(7 357/1 967 959).血液及性传播疾病报告率最高(190.76/10万)且呈逐年下降趋势(x 2=234.21,P<0.01),肠道传染病报告率为153.26/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x2=224.98,P<0.01).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梅毒、乙肝、丙肝、肺结核,分别占35.12%、22.85%、14.95%、8.06%和5.86%.结论 佛冈县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在手足口病、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应加强疫情监测,提早采取防控措施.
    • 黄柳钗1; 金银凤1
    • 摘要: 目的了解近5年佛冈县综合医院集团传染病疫情情况,分析其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佛冈县综合医院集团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Excel 2003与SPSS Statistics22分析其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评估各类传染病的风险。结果2013-2017年共报告传染病7357例次,传染病报告率为373.84/10万(7357/1967959)。血液及性传播疾病报告率最高(190.76/10万)且呈逐年下降趋势(X^2=234.21,P<0.01),肠道传染病报告率为153.26/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X^2=224.98,P<0.01)。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梅毒、乙肝、丙肝、肺结核,分别占35.12%、22.85%、14.95%、8.06%和5.86%。结论佛冈县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在手足口病、梅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应加强疫情监测,提早采取防控措施。
    • 邱婷婷
    •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2017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高血压患者约2.7亿。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公民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血管健康。
    • 张艺; 王晓春; 张曼; 马会来; 王希江; 倪明健
    • 摘要: Objective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special subject,we hope to understand the diagnostic reports on viral hepatitis C (hepatitis C) in Urumqi in 2016 as well as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repor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cases and the diagnosis of clinicians and other questions,and thus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iagnosis and reporting of hepatitis C.Methods We adopte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sampling the directly reported hepatitis C cases from the network of 37 medical units in Urumqi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6.By accessing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according to hospitalization number,we obtained the subjects' visit information and record of diagnosis on discharge,among which we further verified the data quality of hepatitis C-related case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6.Results Among the total sampling of 1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stitutions at provincial/municipal/county level with 333 cases of factual investigation,only 50.0% (6/12) were capable of nucleic acid test (NAT).In the judgment of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the accuracy for 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 was 67.8% (120/177),58.3% (91/156) for laboratory confirmed cases (x2=3.20,P=0.070);84.9% (107/126) for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patitis C disease department,and 57.1% (72/126) for the classification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hepatology departments as 50.2% (104/207) and 48.3% (100/207) (x2=40.60,P<0.01;x2=2.40,P=0.110).In addition,2 medical institutions among them misjudged the case as acute hepatitis C,resulting in 0 (0/40) accurac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and chronic.Conclusions Currently,the hepatitis C NAT capability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Urumqi is relatively weak,and the accurac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se reports relatively low.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patitis C nucleic acid laboratory capac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Urumqi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Hepatitis C diagnosis reports produced by medical staft.%目的 了解2016年乌鲁木齐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诊断报告情况及急慢性丙肝病例上报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不一致等问题,以促进丙肝诊断和报告的规范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第一季度乌鲁木齐市37家医疗单位网络直报丙肝病例.根据住院号码调阅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获得研究对象的就诊信息及出院诊断记录,对2016年第一季度丙肝相关病例数据质量进行核查.结果 按省/市/乡三级共抽取12家诊疗机构,实际调查患者333例.其中,诊疗机构中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仅为50.0%(6/12).诊断分类判断中,临床诊断病例正确率为67.8%(120/177),实验室确诊病例正确率为58.3%(91/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0,P=0.070);丙肝疾病的专业科室诊断分类正确率为84.9%(107/126),高于非肝病专业科室(50.2%,104/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0,P<0.01);丙肝疾病的专业科室急慢性分类正确率为57.1%(72/126),高于非肝病专业科室(48.3%,100/2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P=0.110).12家医疗机构中2家医疗机构错误判断病例为急性丙肝,对40例患者的急慢性分类正确率为0 (0/40).结论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肝核酸检测能力较弱,病例报告分类正确率较低.建议加强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肝核酸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大工作人员丙肝诊断报告工作质量.
    • 胡冬梅; 徐彩红; 李雪; 刘小秋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下同)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变化情况,为评价《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 2015年)》(以下简称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登记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例数(4 268 687例)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例数(1 415 537例),统计分析2011-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以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的比率,以明确《“十二五”规划》期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占活动性肺结核登记例数的41.6%(377 005/905 344),2015年占26.4%(210 581/798 927).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67.5/10万(905 344/134 091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28.1/10万(377 005/134 091万),2015年两个登记率分别为58.4/10万(798 927/136 782万)和15.4/10万(210 581/136 782万).2011-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环比统计结果:2012年较2011年降低了1.2%,2013年较2012年降低了5.0%,2014年较2013年降低了3.4%,2015年较2014年降低了2.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环比结果:2012年较2011年降低了16.1%,2013年较2012年降低了12.8%,2014年较2013年降低了14.6%,2015年较2014年降低了10.7%.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1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占比率范围为24.1 %~66.3%,2012年为20.7%~63.1%,2013年为17.8%~60.6%,2014年为13.8%~49.6%,2015年为12.3%~48.1%.结论 《“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稳步下降,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下降迅速,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登记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