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研究

中国研究

中国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8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771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东南亚研究、观察与思考、国际人才交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国外中国学)暨“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研究-历史与现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国研究的相关文献由710位作者贡献,包括中国研究编辑委员会、张西平、尹锡南等。

中国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1 占比:5.1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4771 占比:94.83%

总计:15576篇

中国研究—发文趋势图

中国研究

-研究学者

  • 中国研究编辑委员会
  • 张西平
  • 尹锡南
  • 刘东
  • 贾敏
  • 乔君
  • 余玮
  • 孙敬鑫
  • 张敦福
  • 李学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雯叶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又称其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观。国内相关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相关文本发行已达五版以上。近七十年来国内对其的研究主要呈现出研究领域集中在历史学领域、研究视角关注到理论的前世今生、研究思路表现为文本内容的论证介绍等特点。另外,可以从重要时间节点、研究空缺和中国实践需要三方面入手去探讨研究方向,以推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 许卢峰
    • 摘要: 作为法国海外学院之一的远东学院,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研究范围辐射整个中南半岛地区,而对中国的研究则始终被放置在南亚与东南亚的“印度文化圈”以及东亚的“儒家文化圈”之间去考察。随着中国研究在法国远东学院越来越占据核心位置,一批兼具流动性与传承性的汉学家群体逐渐形成,他们虽然在不同阶段分别聚焦于不同的研究主题,但最终共同呈现出了“文明的比较”与“他者的建构”并重的研究理路。
    • 卢成仁
    • 摘要: 社会科学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确立整体认识框架时,其众多细节、经验调查以及相关议题,能得到比较好的分类、阐释和呈现。本文从农业文化遗产叙事方式、遗产地社区乡村社会转型、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对文化遗产研究理论的拓展和补充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研究等五个层面,尝试确立社会科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认识框架。这五个层面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是农业文化遗产由局部到整体、由经验到理论的研究目标体系。从“以小见大”“取法乎上”以及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的关系等汲取的理论养分,可以阐释和说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整体认识框架的方法论依据。
    • 黄涛
    • 摘要: 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了从古典汉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并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同时致力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他以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为核心的中国研究事业赢得了“费正清时代”的美誉,其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底蕴和巨大影响,对美国国内的中国研究事业产生了深远的推动作用,费正清时代的历史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值得探究和提升。
    • 黄涛
    • 摘要: 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了从古典汉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并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同时致力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他以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为核心的中国研究事业赢得了"费正清时代"的美誉,其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底蕴和巨大影响,对美国国内的中国研究事业产生了深远的推动作用,费正清时代的历史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值得探究和提升.
    • 张小军
    • 摘要: 本文通过百年来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围绕“文化”对人类学和中国社会研究的深层意义,简要梳理了老一代清华及中国学者在“文化”上的学术求索,反思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某些弊端,探讨让“社会”有“文化”的学理脉络,将“文化”回归其自然的、波粒二象性基础上的、社会脑的“信息”本质,达及“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并希望促进人类学的自我本土化反省,在具有本土化的文化自觉中走向“去本土化”,最终让中国的人类学能够获得健康发展。
    • 陈方亚; 孙爱军
    • 摘要: 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作为拉美地区智库之一,以其专业的学术素养、对国家决策的影响力及开阔的国际视野,成为巴西乃至拉美地区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智库之一.本文从历史沿革、特点评介、研究重点及对华研究几方面,对其特色及研究关切进行评介,不仅提升对巴西主要智库对华研究的认知状况,也有助于我国同类型智库借鉴其经验,更好地发展.
    • 陈方亚; 孙爱军
    • 摘要: 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作为拉美地区智库之一,以其专业的学术素养、对国家决策的影响力及开阔的国际视野,成为巴西乃至拉美地区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智库之一。本文从历史沿革、特点评介、研究重点及对华研究几方面,对其特色及研究关切进行评介,不仅提升对巴西主要智库对华研究的认知状况,也有助于我国同类型智库借鉴其经验,更好地发展。
    • 王树生; 李松花
    • 摘要: 通过带有特定理论预设的经验研究,埃利亚斯建构起以"构型"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及社会学分析框架,体现出研究范式的创新意义.与直接援引埃利亚斯的观点、论断相比,构型社会学的应用潜力还表现在为当代中国研究的诸多经验领域提供研究工具.在构型分析框架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国民性演化、群体关系与社会心态形成、代际关系与两性关系变化,都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代际群体/性别群体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网络动态波动的构型生成.这种研究路径对认识与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开拓性启发意义.
    • 周大鸣; 肖明远; 粟红蕾
    • 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人类学,是"强国之学、强校之学、强人之学".周大鸣教授从自身学术转向的经历开始谈起,认为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将学术研究与学科应用并举;瞄准时代对学科的需求,将不同的学术路线用大的研究视野进行囊括;面向社会文化转型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大背景,开拓学科的研究范畴;增强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拓展对社会中新事物的探究;学科内部需要凝聚共识,突破单一民族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束缚,为更好地理解与服务社会努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