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内阻
电源内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2020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数理天地:高中版、集成电路应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华东地区第二届电源技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分会继电器专业学术交流会等;电源内阻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春花、王传新、王昌峰等。
电源内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2020篇
占比:99.95%
总计:192112篇
电源内阻
-研究学者
- 曹春花
- 王传新
- 王昌峰
- 秦辉
- 蒲道杰
- 任如明
- 伍道乐
- 刘大明
- 刘成刚
- 刘昌
- 刘珍林
- 叶彪
- 吴芳榕
- 岳伟
- 崔英
- 常立强
- 张彦林
- 张艳杰
- 曾岳南
- 李静
- 杨奇科
- 林佳芳
- 江秀梅
- 汪俊
- 王雪莲
- 程和界
- 符时民
- 罗凯宇
- 袁敞
- 赵冬
- 路秋生
- 邹云生
- 郭鑫鹏
- 阳涛
- 陈铁柱
- 顾志斌
- 黄永升
- 黄永昇
- 黄钰强
- Liu Chang
- Yuan Chang
- 丁学运
- 丁柱昌
- 乔庆军
- 于廷文
- 于杰
- 任会常
- 伦健平
- 何叶丹
- 何正龙
-
-
-
-
孙夏爽;
段玥晨;
杨号南
-
-
摘要:
温差电器件工作过程中可以看作一个电源,其电源内阻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目前很多学者做温差电器件分析过程中忽略这一因素,将内阻看作一个定值.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温差电器件进行仿真,分析温差电器件内阻的影响因素及内阻变化对温差电器件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热电偶的内阻会逐渐增加,当电流达到20 A时,电源内阻可增大6.5%.热电臂尺寸因子的改变对温差电器件内阻影响很大,冷热端温差的改变对温差电器件内阻影响较小.
-
-
-
-
林博
-
-
摘要:
阐析了新能源车辆(电动和混动)在充电模式2状态下,依据IEC 61000-3-3:2017和IEC 61000-3-3:2005以及GB 17625.2—2007标准要求进行电压波动、闪烁测试,以及计算测试链路中的净化电源内阻最大限值的意义;重点介绍了该净化电源内阻最大限值的计算分析过程.通过该计算方式能清楚的判定其所使用的净化电源内阻是否会对该测量项目的测量准确度产生影响,为各测量单位提供电源内阻合理判定依据.
-
-
-
-
罗维熙;
黄涛;
孙铁平;
吴撼宇;
翟戎骁
-
-
摘要:
采用“Marx发生器+电源内阻”的方式,研制了一种输出双指数电流脉冲的电流源.Marx发生器各级电容组及匹配电阻均按圆周布置,与脉冲源壳体形成同轴结构,以降低脉冲源的回路电感.电源内阻为62 Ω,采用12支HVR高压实体电阻并联,具有稳定的电阻值;同时,研制了一种在电压为30~55 kV可以稳定工作的三电极场畸变开关,实现了输出电流峰值可调.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电流脉冲源在输出电流峰值为2.65~5.05 kA时连续可调,输出电流波形前沿小于20 ns,脉宽大于500 ns,符合MIL-STD-188-125-2标准要求.
-
-
曹铭策
-
-
摘要: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时,在电流表外接和内接的两种情况下,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电源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同学们的认识往往比较混乱,下面就针对不同的测量电路进行其误差分析。
-
-
Liu Chang;
刘昌;
Yuan Chang;
袁敞
- 《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随着新能源广泛接入电网,buck变换器在电力系统的渗透率愈来愈高,有必要对电源内阻对buck变换器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计及buck变换器电源内阻,建立了其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并利用小信号分析法得到了传递函数.根据幅值、相位裕量的约束条件得到比例、积分时间常数的取值域.通过对取值域中算例的时域仿真和伯德图的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能满足对控制器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