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全切除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711730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等;
甲状腺全切除的相关文献由21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国平、信学礼、刘松杰等。
甲状腺全切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1730篇
占比:99.98%
总计:711839篇
甲状腺全切除
-研究学者
- 黄国平
- 信学礼
- 刘松杰
- 宋德余
- 崔勇
- 李韶山
- 洪景锶
- 王成君
- 秦成用
- 蔡铭智
- 许东兴
- 郭强
- 黄国聪
- Smai.MA
- 于守江
- 于布为
- 仇明
- 付义宁
- 佐佐木纯
- 余铖
- 侯大卫
- 冯树森
- 刘伟东
- 刘俊艳
- 刘国希
- 刘建辉
- 刘维应
- 单海琳
- 博格拉·阿尔斯兰
- 史战涛
- 叶学红
- 叶爱国
- 吕陈彬
- 吴成亮
- 吴胜东
- 周宁
- 周彬
- 周彬1
- 周斌
- 周浩
- 周玉芙
- 唐海利
- 姚永忠
- 姜世平
- 孙冬林
- 孙效松
- 孙胜
- 孙茂伟
- 孙金春
- 宋春芳
-
-
李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癌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并原发性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25例(次全切除组)、甲状腺全切除患者25例(全切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诊断报告与手术治疗资料,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钙离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全切除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低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血清iPTH水平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血清钙离子(Ca2+)水平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8.00%比32.00%)(χ2=4.500,P<0.05),复发率低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P<0.05)。结论与甲状腺次全切除相比,甲状腺癌合并原发性甲亢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
唐海利;
杨小军;
路建国;
师娇娇;
赵华栋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的150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以了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共28例(18.67%);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吸烟、饮酒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无关(P>0.05);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大小≥4 cm、合并桥本病、行淋巴清扫、合并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的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36.73%、31.75%、55.00%、28.07%、57.89%、22.34%,明显高于肿瘤性质良性、肿瘤大小<4 cm、未合并桥本病、未行淋巴清扫、未切甲状旁腺、未使用纳米碳示踪剂的患者(分别为9.90%、9.20%、55.00%、12.90%、12.98%、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合并桥本病、肿瘤≥4 cm、行淋巴清扫、存在甲状旁腺误切、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合并桥本病、肿瘤≥4 cm、行淋巴清扫、存在甲状旁腺误切、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相关,临床应监测患者术后血钙、PTH水平,并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补钙,以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
周宁
-
-
摘要:
目的 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腺体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以上患者中65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余35例患者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情况.结果 以上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短期或一次性低血钙情况,10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情况,其余患者均自行康复.对以上患者开展为期三年的回访,患者均未出现淋巴转移以及肿瘤复发情况,存活率为100.00%.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率,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减少肿瘤复发的情况出现,因此在今后对甲状腺癌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方法的应用.
-
-
管正祯
-
-
摘要:
目的:评价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方法用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同时患有甲状腺癌患者中的手术意义.方法:该文指标针对2016年01月--2018年07月本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治疗的6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同时患有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构建两项组别,试验组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方法,参照组选择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记录手术之后24个月内存活占比数.结果:试验组手术之后24个月内存活占比数相比参照组详细统计项目结果增高(P<0.05).结论: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同时患有甲状腺癌患者提供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表现出较优手术效果.
-
-
-
-
黎亮;
曾文;
苏月南;
李天星;
穆盼盼
-
-
摘要:
目的 探讨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复发率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低于对照组(15.38%,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具应用价值.
-
-
张建军
-
-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6例,根据治疗手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3例),对照组予甲状腺全切除手术,观察组予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6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 在治疗甲状腺癌时采用近全切除术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概率比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少,两者预后无显著差异,均能有效治疗甲状腺癌,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优先选择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
-
-
信学礼;
宋德余;
王成君;
刘俊艳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84例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测定术前及术后14 d血清甲状腺素及相关标志物含量,随访1年记录两组疗效、心脏功能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的血清TT3与TT4值,心脏功能指标,LVEF、LVESV、LVEDV,治疗效果标志物STAT3、IL-27、VEGF-C、Galectin-3值低于术前1 d(P0.05).结论 相对于次全切除术,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