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甘肃南部

甘肃南部

甘肃南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3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甘肃地质、四川动物、中国茶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园艺科学研讨会等;甘肃南部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波、滕汉仁、王洪建等。

甘肃南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54.2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22%

专利文献>

论文:73 占比:44.51%

总计:164篇

甘肃南部—发文趋势图

甘肃南部

-研究学者

  • 张波
  • 滕汉仁
  • 王洪建
  • 俞兆虎
  • 吕志鹏
  • 吴逸群
  • 孙悦华
  • 安平山
  • 张金明
  • 张鹏

甘肃南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江林
    • 摘要: 2022年1月1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表扬“七五”普法工作中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对全国林业草原系统“七五”普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85个单位和129名个人予以表扬,其中,我省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茶岗保护站榜上有名。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茶岗保护站(林场)始建于1958年,地处白龙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拱坝河流域,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插岗乡境内,经营总面积50.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近2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3%,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国家重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区。
    • 向玫; 张文宇; 李丹春
    • 摘要: 为给甘肃南部亚高山油松林中华松针蚧(Matsucoccus sinensis)防控提供理论指导,采取踏查和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迭部地区白龙江沿岸9个代表性林场为对象,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林业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程序,从油松在国内及甘肃南部的分布状况(P),中华松针蚧定殖、扩散和传入可能性(P),潜在造成危害特性(P),受害对象油松在甘肃南部的重要性(P),中华松针蚧防治管理难度(P)等5个方面,评估分析了中华松针蚧在甘肃南部对油松林的危害风险。结果为,中华松针蚧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迭部地区,调查的9个林场中,有1个林场(Ⅴ林场)油松林受中华松针蚧危害严重;甘南亚高山油松受危害综合风险R值为1.82,危害分险等级为中度;中华松针蚧对甘南迭部亚高山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且形成以Ⅴ林场为中心,分别向东部舟曲县和西部四川省若尔盖二个方向蔓延的趋势,应引起管理机构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其扩展蔓延。
    • 周立新
    • 摘要: 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有一棵好看的植物——金丝吊蝴蝶,每年的霜降前后,便进入它一年中的高光时刻,满树垂吊的蒴果变红,像一只只蝴蝶在秋风里翩翩起舞,引人驻足。金丝吊蝴蝶是卫矛科卫矛属植物陕西卫矛的园艺栽培品种。陕西卫矛是藤本灌木,开花黄绿色,花梗细长,向下垂吊,蒴果方形,有4个翅,成熟时红色,分布于陕西、甘肃南部、四川、湖北等海拔600~1000米的沟边丛林中。
    • 黄琬云; 李晓; 李玥樾; 赵亚茜
    • 摘要: 为识别甘肃南部宕昌-武山县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地下水特征、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本文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饱和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地层及碳酸盐岩夹砂岩地层中各离子含量稳定,阴阳离子分别以HCO3-、SO42-和Ca2+、Mg2+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砂岩地层中离子浓度变化大,Na+、Cl-浓度差异突出,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Mg以及HCO3-Na·Ca型水.(2)各地层地下水中离子均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在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岩盐、石膏的溶解,方解石的沉淀,白云石和长石的溶解或沉淀,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其中砂岩地层中阳离子离子交换作用强于其他地层.(3)特殊地质条件下如断层泉水样点受补给来源、径流路径、地下水循环交替程度等因素影响,水化学组分异于常值.
    • 朱昌叁(文/图)
    • 摘要: 丰早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又名香樟、樟木、乌樟、小叶樟等,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常绿大乔木,并且北达陕西及甘肃南部,是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的著名代表之一。樟树材质细腻、有香气、耐腐防蛀,广泛用于家具装饰、建筑、雕刻和造船等.
    • 摘要: 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Plger)Rehd.)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统称,该属约11种,分布于北半球,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子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的高山上部。
    • 摘要: “山歌王”整理出版《陇南老山歌》“陇原山歌王”杨克栋,闲暇之余收集整理了万余首山歌集《陇南老山歌(上下册)》,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的山歌及曲调,采集地区涉及甘肃南部3市17县(区),即陇南市、天水市和定西市。回望漫长的走访整理山歌的过程,杨克栋说:“看到了高天远云、霞光辉映的美景,但吸引我的还是在人间烟火里熠熠生辉,深埋于民众心中的那一束束支撑民族精神的文化之光。”
    • 陈敏璠
    • 摘要: 巍峨的雪山,澄澈的天空,万里无人的苍茫大地,不知有多少人为高原美景心醉,却又为这里恶劣的生存环境胆寒。这里是人间天堂,这里是生命禁区,可是有一种美丽的生物,却能无视自然的凛冽,在这里生存繁衍、奔腾嬉闹。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又名藏羚、长角羊、羚羊,属偶蹄目(Artiodacayla),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我国十大濒危物种之一,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青海西部、四川西北部、西藏及新疆的阿尔金山地区。
    • 赵阳; 曹秀文; 李波; 齐瑞; 曹家豪; 陈学龙; 杨萌萌; 陈林生
    • 摘要: [目的]分析甘肃南部白龙江、洮河林区的紫果云杉、岷江冷杉、油松和辽东栎4种天然林种群结构特征,揭示种群生存现状,预测种群发展趋势,以期为该林区的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种群结构图,编制静态生命表,拟合并分析存活曲线,运用数量化分析法研究种群动态,并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结果]紫果云杉与岷江冷杉幼苗数量充足,但死亡率高,幼龄期过后种群逐渐稳定,存活曲线均符合Deevey-Ⅲ型,为增长型种群;油松林也有较大的幼苗比例,在幼龄、中龄和中老龄期各出现了1次死亡高峰,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辽东栎幼苗数量不足,幼龄和中龄期各出现了1次死亡高峰,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数量化动态分析表明,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增长潜力表现为岷江冷杉>紫果云杉>油松>辽东栎种群;考虑外界环境干扰时,4个种群也表现为增长型,但辽东栎受干扰概率大,油松林次之,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受随机干扰概率小;时间序列预测表明,4个种群在未来2、4、6、8个龄级后个体数量均有增长,增长比例与幼龄个体数量呈正相关.[结论]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紫果云杉与岷江冷杉林种群自然更新好,结构稳定,增长潜力大;油松林幼苗优势不明显,增长潜力较小;辽东栎林自然更新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增长潜力最小.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幼龄个体高死亡率现象普遍存在并成为其更新和发展的“瓶颈”,光照和空间限制而导致的竞争和自疏作用是造成幼苗、幼树存活率偏低的关键因素.近自然状态下的紫果云杉与岷江冷杉种群更新主要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影响,油松林还主要受病虫害和人为影响,辽东栎林则主要受到人为破坏.对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需采取抚育间伐等措施,提高幼龄个体存活率,增加中、成年林木比例;对油松林还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对辽东栎则需要重点加强保护,并采取人工辅助促进种群更新.
    • 摘要: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北方马铃薯主产省会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综合分析田间菌源量、品种抗性和未来天气条件等因素,预计今年北方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3级),其中黑龙江中西部、内蒙古兴安岭沿麓和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承地区、甘肃南部等地局部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14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东北地区大部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北、华北地区大部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