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因素

中国因素

中国因素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1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外交、国际关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专利文献6696篇;相关期刊263种,包括当代世界、理论导刊、瞭望等; 中国因素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广芳、付瑞红、李家祥等。

中国因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 占比:4.98%

专利文献>

论文:6696 占比:95.02%

总计:7047篇

中国因素—发文趋势图

中国因素

-研究学者

  • 张广芳
  • 付瑞红
  • 李家祥
  • 马振岗
  • 刘俊
  • 刘颖
  • 吴震
  • 宋雪梅
  • 康佳
  • 徐振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颖
    • 摘要: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为纾解全球环境治理之困提供的方案,它的出场具有中国因素的文化之“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之“魂”与国际社会现实之“源”;蕴含谋求和谐发展的绿色共同体、倡导规范正义的道义共同体、侧重利益责任并存的权责共同体三重内涵;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对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实现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迈向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
    • 刘华初
    • 摘要: 杜威的形而上学立场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经历过一次比较重大的转变,即从反对形而上学、倡导哲学改造,转变为为实用主义建立一种经验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通过对此时期杜威访华经历的分析,我们可以进行合理推断,杜威这个立场转变与其访华经历中所涉的中国因素密切相关.杜威1919年访问中国之前的形而上学立场在其《哲学的改造》中有鲜明的表达,即反对传统的、静观的二元分离的形而上学,对自然世界持积极"征服"的态度;而杜威在访华后不久出版的《经验与自然》中的形而上学立场则有显著的变化.虽然其中有美国哲学界实在论的流行及其对实用主义地位的微妙影响,即杜威作为实用主义集大成者,需要提出经验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理论,但相关材料表明,杜威1919~1921年在访华期间的经历使他亲身体会与深刻了解到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易经》思想与道家学说中关于自然、变动的观念,对杜威产生了他自己也承认的思想共鸣,进而激发其为实用主义哲学建立理论基础的"形而上学冲动".杜威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的转变既回应了针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无根"质疑,又为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提供了一个典范.杜威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取得的思想资源与相互之间的思想亲近性,为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复兴、多元文化融合提供了思想史借鉴.
    • 阎德学
    • 摘要: 二战后至今,美国亚太联盟体系在不断演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管理困境,如联盟战略目标几度更改、内部凝聚力不断下降、盟主领导力下降、国际信誉持续走低等。其主要原因是,错把中国当做亚太联盟的战略目标,导致盟友面临“选边站”困境;联盟成员自身安全需求度降低,美国对亚太盟友互惠程度下降,联盟内部离心力加大;美国甚至以金钱来衡量亚太联盟的价值,引发盟友严重的不信任,同时联盟还受到美国总统个人因素的影响。展望未来,拜登政府重视联盟作用,却难以医治亚太联盟内部顽疾,美欧信赖感的降低对美国亚太联盟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中国因素日益增大,加大了美国盟友“选边站”的安全成本,甚至在消解美国亚太联盟的存在价值。
    • 李青燕
    • 摘要: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国际秩序深刻演变,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成为重要角力场.美国对华打压升级,挟"印太战略"强拉盟友,在中国周边编织遏华包围网.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联印遏华"成为美国政治共识.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强势执政,深度调整外交战略,追求实用主义"多面联盟",向美国战略靠拢越走越深.然而,受双方在全球与地缘政治对接、防务安全与贸易合作等领域分歧制约,标榜共同"价值观"实则以逐利为本的美印"天然伙伴"难以晋级结成同盟.拜登治下美国延续对华战略竞争,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因素"仍将维系美印"高水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全球性领导大国",搭上美国遏华"战车"只能南辕北辙.未来美印关系将徘徊于印度"战略自主"与美国"战略捆绑"的相互对抗、协作与共谋.
    • 阎德学
    • 摘要: 二战后至今,美国亚太联盟体系在不断演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管理困境,如联盟战略目标几度更改、内部凝聚力不断下降、盟主领导力下降、国际信誉持续走低等.其主要原因是,错把中国当做亚太联盟的战略目标,导致盟友面临"选边站"困境;联盟成员自身安全需求度降低,美国对亚太盟友互惠程度下降,联盟内部离心力加大;美国甚至以金钱来衡量亚太联盟的价值,引发盟友严重的不信任,同时联盟还受到美国总统个人因素的影响.展望未来,拜登政府重视联盟作用,却难以医治亚太联盟内部顽疾,美欧信赖感的降低对美国亚太联盟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中国因素日益增大,加大了美国盟友"选边站"的安全成本,甚至在消解美国亚太联盟的存在价值.
    • 杨晓萍1; 秦子瑜2
    • 摘要: 21世纪以来美印战略关系的夯实与提升,不能简单理解为中美战略竞争框架下美国通过拉拢印度来遏制中国崛起。在简化的“中国因素”范式分析之外,新时期的美印战略关系需要进行更为细致地剖析,包括战略精英的威胁感知、国家发展核心需求及领导人个人风格等因素。这些直接影响美印两国对各自国家的利益权衡。当前在美国战略界,防范中国已成为跨党派的共识。而务实的国家利益原则,使印度战略精英须谨慎处理与中国竞争与合作中“对抗与实惠”间微妙的平衡。就当前美印战略关系而言,支柱仍是安全防务合作,经济合作仍较为薄弱。美印防务合作推进的大势不会逆转。而在对抗中国上,鉴于亚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亚洲地区经济与安全的不可分离性,美印战略关系不能达到对冲中国崛起的效果。
    • 双羽1
    • 摘要: 6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塔利班驻卡塔尔政治办事处主任巴拉达尔(Abdul Ghani Baradar)率团在北京与中方官员进行会见,双方就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 刘中超; 刘云静
    • 摘要: 大宗商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离不开的基础性材料投入.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日趋高涨,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炒作势力的推波助澜,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深受价格波动之害.因此,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将阻碍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能力的因素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通过分别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主体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 李润; 唐进
    • 摘要: 西方钢琴艺术传入中国,作曲家们将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素材作为创作动机,通过异国的音乐创作思维塑造了充满灵性的钢琴艺术作品,这从根本上是一种"东学西被"的对话式交流,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在音乐范畴中,西方作曲家以中国音乐语言为核心素材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他们通过五声调式的运用、中国曲调的提炼、中国节奏的引用以及中国化音色的模仿,从新的视角彰显中国文化底蕴.文章旨在通过对外国钢琴音乐中"中国因素"的形态化研究,发现"中国风格"在异国作曲家笔下所产生的钢琴民族化能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