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舒适度
环境舒适度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9295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河南科技、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等;环境舒适度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守忠、丁露雨、余礼根等。
环境舒适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295篇
占比:99.94%
总计:139381篇
环境舒适度
-研究学者
- 李守忠
- 丁露雨
- 余礼根
- 凃玮君
- 刘训涛
- 卢丽花
- 吴俊
- 吴狄娟
- 廖丽梅
- 廖建璋
- 张凯
- 张旭凯
- 张智
- 张桂芳
- 张祥罗
- 李奇峰
- 李婷
- 李晓春
- 杜兴科
- 杜晓冬
- 杜欣怡
- 杨佳伟
- 林绍福
- 梁晓宇
- 池敏越
- 滕光辉
- 潘剑彬
- 潘艳红
- 牛明雷
- 王亚兰
- 王晓燕
- 王月容
- 王璟
- 王艳清
- 王金成
- 田云
- 程永甫
- 罗天赐
- 肖伯祥
- 蔡坤成
- 许厚鹏
- 赵子恺
- 邵奇可
- 金鑫
- 钟江涛
- 陈华敏
- 陈孟淞
- 陈渊睿
- 陈素君
- 陈自杰
-
-
江宏玲
-
-
摘要:
天棚辐射空调系统具有低噪、节能、高效等优良特性,并且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因此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介绍合肥某建筑项目的工程概况与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天棚辐射系统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冬季供暖与夏季制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依托该系统的运行,室内温度与能效均可达到设计标准.合肥某建筑项目对天棚辐射空调系统的应用可为其他住宅建筑项目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
-
赵嵩颖;
王冬冬;
赵超洋;
陈雷
-
-
摘要:
以吉林省长春市轻轨4号线中一节不带车门的车厢为例,对夏季车厢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进行实测,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乘客乘车时的环境舒适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现阶段轻轨列车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一步对轻轨车厢进行物理建模与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厢内温度的变化容易受到站台热空气、太阳辐射、乘客人数以及送风温度的共同影响;对现有送风温度产生冷感的乘客中以女性居多,产生适宜感的乘客中以男性居多;车厢内多数乘客的湿感觉较差,但约78.8%的乘客对风速大小感到满意;短袖搭配长裤的着装最为普遍,对应乘客舒适感的比例最高,短袖搭配短裤的着装相对较少,对应乘客较冷感的比例最多;车厢内乘客座位布置的差异,导致不同座位温度场及风速场的不同,左右两侧座位附近的空气温度相较中间座位高1°C左右,中间座位附近的风速相较左右两侧座位高0.11 m/s左右.
-
-
无
-
-
摘要:
近日,同方泰德通过打造创新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应用自主产品Techcon控制管理系统,助力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实现智慧互联,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方泰德关注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量身打造创新绿色建筑解决方案,采用Techcon控制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架构的轻量级控制系统,适时控制调节室内机电设备,精确控制儿童活动中心室内的温/湿度、正负气压、室内外空气循环,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舒适度。
-
-
张雅健
-
-
摘要:
众所周知,玻璃门窗是非常实用美观的装修建材,被广泛应用于居家装修中。它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采光,扩大空间,减少狭小空间带来的压迫感,还能充分体现装饰装修的独特风格,使居住环境舒适度大为改善。建筑中的墙体通常有很好的隔音和保温能力,但由于窗户玻璃厚度薄,所以它一直都是住宅隔音、保温的薄弱环节。因此,选择一款采光、保温和隔音效果俱佳的玻璃门窗,成为居家装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
潘剑彬;
王若晨;
田云;
陈自杰
-
-
摘要:
人的体感环境舒适度不仅反映在客观生理层面的环境参数物理量上,还源自与长期生活地域气候相关的主观心理层面的环境舒适度基本经验.本研究以北京为例,选取四处典型城市居住小区,通过代表性人群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和阐释典型景观元素及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主观环境舒适度差异.研究表明:①居住小区附属绿地的植物和水体景观元素是影响绿地环境舒适度主观评价结果的最主要因素;②乔草型植物群落区域(景观类型)被认为具有最优的绿地环境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是源于定量数据的客观评价研究的必要补充,也为以人的需求为本的、符合地域特征的功能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基本依据.
-
-
杜欣怡;
滕光辉;
杜晓冬;
刘慕霖;
王朝元
-
-
摘要:
环境是影响蛋鸡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对蛋鸡舍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舒适度评价,该研究将除湿热环境之外的空气环境质量也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重要环境参数在规模化蛋鸡舍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对舍内温度、湿度、CO2浓度、氨气(NH3)浓度、风速等关键环境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了基于多元环境参数的鸡舍综合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数(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Index,CEI),并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一套评价系统,可将上述环境参数在雷达图中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及对单因素环境参数和环境舒适度进行预警.通过实际使用中鸡舍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CEI能够体现舍内整体环境舒适度的变化,对各个时段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做出应答,尤其是温度降低导致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上升的时段.该研究对于综合评价蛋鸡舍环境条件并进行精准控制,提高环境舒适度,提供了方法支撑.
-
-
-
-
李中习
-
-
摘要:
1通风的意义1.1降温高温时鸡群采食少、饮水多而且营养吸收差,甚至可引起绝食或中暑、死亡,科学通风可通过加快蒸发制冷而降温。1.2除湿高温季节也是多雨季节,多雨引起的高湿不仅降低环境舒适度还不利于降温,通风可通过加快蒸发和排出水分而除湿。
-
-
-
杜杨;
陈红;
薛思寒
- 《中国第二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伴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城市住区作为与居民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户外空间,其微气候环境的优劣对促进居民户外交流活动、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厘清住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明晰对住区微气候产生主要影响的关键设计要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住区户外活动场地环境进行优化.拟采用微气候现场实测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冬夏两季郑州住区居民主要活动区域微气候的差异,探析其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进一步从场地位置选择、建筑空间布局及景观绿化配置角度,提出优化郑州住区户外活动场地环境舒适度的合理建议.
-
-
I-Chen Wu;
吴翌祯;
Chi-Chang Liu;
刘其昌
- 《2017年海峡两岸绿色生态合作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感测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的发展,对于建筑能源与环境监控方面带来许多益处.为了满足更好的自动化及可视化效能,本研究结合BIM模型及IoT技术来搜集所需数据,环境影响因子、主要耗能电器的耗电量,并将环境信息可视化于BIM模型当中,增加用户对自身使用环境状态舒适度的了解.此系统拥有以下特点:(1)直观的环境物理数值展示接口,整合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热舒适度,以图形化的方式于BIM模型上,让用户更直觉掌握室内环境状态;(2)IoT的WSN技术以及云端数据库,让用户可以实时、即地监控远程场域的环境状态;(3)将与空间使用者最确切相关的热舒适度体感数值可视化于BIM模型中,更直接的评估室内的冷暖及适中与否,其数据将提供调整用电设备使用的重要参考.透过此系统之建立,有助于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之满意度并更具效能地管理耗能设备之使用,以达节流之目的.
-
-
郭旭;
孟杰
- 《全国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中国式养老文化内涵、界定养老设施建筑研究范围,其次结合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相关政策,通过分析实地调研现状与问题,以中国式养老文化为导向,从强化安全性设计、提高环境舒适度、营造乐活交往空间三方面逐层提出养老设施建筑规划与设计策略,以期满足老年人生存、情感、发展、价值、归宿多元化养老需求,促进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养老生活目标.
-
-
王连阁;
姚旭东;
丁惜瀛
- 《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针对抚顺市乃至国内住宅建设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耗、信息反馈、环境舒适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们对住宅的私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本真要求出发,诠释了新型住宅的概念,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对新型住宅建设中实用功能、拓展功能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内部空间改进及设备安放问题设计了全新的空间构造.
-
-
燕海南;
吴军;
张源;
廖再毅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评估不同绿地类型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选取苏州大学校园内有代表性的3处校园绿地(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及1处硬质广场作为参照对象,在2017年夏季对其内部温湿度进行12天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高温季节,各类型校园绿地相对于硬质广场均表现出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其中人工乔-灌-草测量点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②各类型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呈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的趋势.从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来看,人工乔-灌-草测量点在高温时段可显著改善人体热舒适性,早晚时段改善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植被的空间结构显著影响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在未来的校园绿地规划中应注重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与合理的空间布局.
-
-
燕海南;
吴军;
张源;
廖再毅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评估不同绿地类型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选取苏州大学校园内有代表性的3处校园绿地(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及1处硬质广场作为参照对象,在2017年夏季对其内部温湿度进行12天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高温季节,各类型校园绿地相对于硬质广场均表现出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其中人工乔-灌-草测量点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②各类型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呈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的趋势.从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来看,人工乔-灌-草测量点在高温时段可显著改善人体热舒适性,早晚时段改善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植被的空间结构显著影响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在未来的校园绿地规划中应注重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与合理的空间布局.
-
-
燕海南;
吴军;
张源;
廖再毅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评估不同绿地类型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选取苏州大学校园内有代表性的3处校园绿地(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及1处硬质广场作为参照对象,在2017年夏季对其内部温湿度进行12天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高温季节,各类型校园绿地相对于硬质广场均表现出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其中人工乔-灌-草测量点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②各类型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呈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的趋势.从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来看,人工乔-灌-草测量点在高温时段可显著改善人体热舒适性,早晚时段改善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植被的空间结构显著影响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在未来的校园绿地规划中应注重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与合理的空间布局.
-
-
燕海南;
吴军;
张源;
廖再毅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评估不同绿地类型对校园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选取苏州大学校园内有代表性的3处校园绿地(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及1处硬质广场作为参照对象,在2017年夏季对其内部温湿度进行12天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夏季高温季节,各类型校园绿地相对于硬质广场均表现出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其中人工乔-灌-草测量点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②各类型绿地对人体舒适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呈人工乔-灌-草>人工乔-草>人工草坪的趋势.从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来看,人工乔-灌-草测量点在高温时段可显著改善人体热舒适性,早晚时段改善作用不明显.本文认为植被的空间结构显著影响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在未来的校园绿地规划中应注重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与合理的空间布局.
-
-
李聪;
李辰琦;
于淼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与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课题关注东北旧城区庞大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环境.东北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高密度的旧城区环境,大量开放的老旧小区,老年人户外运动空间质量亟待改善.课题通过微环境分析模拟、参数化设计过程、低技术景观手段,优化老年人的户外运动空间.一是优化微气候环境,通过微气候模拟改善风光热环境的舒适度,避免高层风、永久日影等不利影响.二是优化微公共环境,研究户外运动空间向交往空间转化,增加老年人群体性交往;通过声学模拟挖掘声环境非敏感区,规划广场舞等运动场地,使老年人健身微公共环境更加和谐.三是搭建健身导航地图,通过微环境评价,优选健身点与健身路径形成绿线网络,穿插于高密度旧城空间中,进一步与互联网电子地图结合,形成老年人健身导航地图App系统,科学引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实现东北旧城区户外空间从被动容纳老年人活动到主动引导老年人健身,再到科学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目标.
-
-
李聪;
李辰琦;
于淼
- 《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与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课题关注东北旧城区庞大老年群体的户外健身环境.东北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高密度的旧城区环境,大量开放的老旧小区,老年人户外运动空间质量亟待改善.课题通过微环境分析模拟、参数化设计过程、低技术景观手段,优化老年人的户外运动空间.一是优化微气候环境,通过微气候模拟改善风光热环境的舒适度,避免高层风、永久日影等不利影响.二是优化微公共环境,研究户外运动空间向交往空间转化,增加老年人群体性交往;通过声学模拟挖掘声环境非敏感区,规划广场舞等运动场地,使老年人健身微公共环境更加和谐.三是搭建健身导航地图,通过微环境评价,优选健身点与健身路径形成绿线网络,穿插于高密度旧城空间中,进一步与互联网电子地图结合,形成老年人健身导航地图App系统,科学引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实现东北旧城区户外空间从被动容纳老年人活动到主动引导老年人健身,再到科学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目标.
-
-
- 最美天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26
-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影响人体散热舒适度的环境指标测量及提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散热式体感温度测试装置,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体感热量流失速率;干湿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环境的当前实际温度和当前实际湿度;环境辐射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环境的当前实际辐射;风速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环境的当前实际风力;数据分析与显示模块。本发明一方面采用实际体感热量流失速率来描述体感,符合人体感受冷暖的根本原理,并将度量对象由千差万别的人体换为标准化和可量化的热量,使获取当前环境的实际体感热量流失速率更加科学,另一方面能从造成体感不适的环境中找出真正的不舒适根源所在,能够向用户给出有针对性的,并提示用户做针对性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