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地质
环境工程地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0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86262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工程地质学报、贵州地质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2008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学术讨论会等;环境工程地质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相然、刘志尧、刘慧林等。
环境工程地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6262篇
占比:99.96%
总计:386428篇
环境工程地质
-研究学者
- 李相然
- 刘志尧
- 刘慧林
- 刘敬勇
- 周蕾
- 屈龙
- 成湘伟
- 赵晓麟
- 陈喜昌
- QU Long
- 刘晶辉
- 卢玉东
- 宁汉虎
- 张倬元
- 张绍河
- 张骏
- 时向东
- 李仲桥
- 李国权
- 杨殿臣
- 狄旭东
- 王德斌
- 王永磊
- 申力
- 秦建甫
- 等
- 罗建宁
- 胡春波
- 葛双成
- 赵文强
- 陆浩
- 陈庆丰
- 黄方方
- DAI Song
- GUO Weixin
- LI Guoquan
- LI Wenbin
- LI Wenping
- QIN Jianpu
- SHI Shouliang
- WANG Yonglei
- WU Yanli
- WU Zuguo
- XIE Peng
- YANG Wenfeng
- 丁剑
- 于根
- 代松
- 任瑜
- 任甜华
-
-
-
王刚
-
-
摘要:
环境工程地质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等问题与环境工程不可分割,同时,环境工程地质也是城市规划施工的基础,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论文对城市工程地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环境工程建设以及发挥其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
-
刘锋
-
-
摘要:
由深基坑开挖而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已成为当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城市建筑的大量涌现以及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本文阐述了深基坑工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以后的深基坑顺利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李永兵;
崔健
-
-
摘要:
喀双隧洞单洞长283.3km,是目前世界拟建最长的隧洞工程.从区域环境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和大量地质勘察试验研究成果入手,深入分析超长隧洞存在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围绕隧洞施工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为今后国内深埋长距离隧洞等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
-
李新蕾;
李双领
-
-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土地持续利用面临的紧迫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研究了城市土地开发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
-
-
-
-
王永磊;
赵文强
-
-
摘要:
青海省天峻县牧民小区由于地下水位埋深发生变化,引发了该小区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部分围墙墙体开裂,并有变形倒塌现象;小区给排水及供暖管网开挖过程中出现管网基槽大面积塌方而无法施工,进而引发小区牧民吃水难、供热难、排污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
-
-
-
-
王玉洲;
赵子峰
- 《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 2003年
-
摘要: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21世纪初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首站,东起于上海西郊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九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4000km.管道沿途穿越盐渍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山地及冲洪积平原等多种地貌单元,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本文以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对其复杂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阐述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协调作用.
-
-
-
任瑜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城市土地开发中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代写硕士论文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研究了城市土地开发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
-
- 《2008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学术讨论会》
| 2008年
-
摘要:
受地面沉降的影响,敷设在不同位置的给排水管道差异沉降明显.运用GEO-SLOPE软件中的SIGMA/W模块,对天津市塘沽区响螺湾地区敷设给排水管道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给排水管道沉降破坏的机理,总结给排水管道的变形规律,指出响螺湾地区给排水管道的规划要点.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给排水管道的工程地质要素权重,综合评价给排水管道的分布,为给排水管道规划提供合理的工程地质依据,减少地面沉降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指导响螺湾地区的总体规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