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6995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现代种业、北方园艺、中国果业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2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等;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关文献由59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原、王西锐、庄启国等。

猕猴桃溃疡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995 占比:99.77%

总计:67152篇

猕猴桃溃疡病—发文趋势图

猕猴桃溃疡病

-研究学者

  • 刘原
  • 王西锐
  • 庄启国
  • 涂美艳
  • 黄丽丽
  • 刘普
  • 张敏
  • 李永武
  • 李瑶
  • 李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王燕平; 易春燕; 张翠翠; 陈庆东; 涂美艳
    • 摘要: 猕猴桃溃疡病是严重危害猕猴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检测技术是该细菌性病害防控体系的关键,笔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简述了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杜贞娜; 程斐; 郭怀宇; 臧威; 孙剑秋; 郭天荣
    • 摘要: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的毁灭性细菌病害,具有潜伏性、传播快、发生面积广、防治困难等特点,引起猕猴桃溃疡的病原菌被鉴定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病原菌的分布和危害、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子鉴定和致病力等方面,总结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研究提供参考.
    • 虞江; 李渺; 张文娟; 冯双; 卢永仲; 徐志华; 张善淇; 龚子雄; 何鹏; 魏娴
    • 摘要: 对2019—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主要种植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9—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9个镇猕猴桃种植地区发生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23%、23%、20%、19%、21%、22%、30%、25%和18%、23%、22%、24%、22%、26%、25%、26%、24%。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9—2020年修文县9个猕猴桃种植镇的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率在18%~30%的范围内,2019年修文县猕猴桃的平均发病率为22%,2020年修文县猕猴桃的平均发病率为23%。指出修文县猕猴桃溃疡病2019—2020年间的发病率较稳定,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手段防治该地的猕猴桃溃疡病
    • 张晋龙; 赵志博; 刘巍; 黄丽丽
    • 摘要: 【目的】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全球猕猴桃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将多种效应蛋白(T3SS effector,T3SE)注入寄主植物细胞,进而促进病菌侵染和致病。本研究旨在解析Psa基因组中T3SE的信息并对其T3SS和T3SE的致病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为溃疡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arker-free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获得M228菌株的T3SS功能缺陷突变体ΔhrcS和ΔhrcC,观察突变体在寄主上的致病力,同时检测突变体诱导本氏烟产生细胞坏死的情况;随后利用从Pseudomonas-Plant Interaction数据库下载的T3SE数据库,本地BLAST多序列比对构建强、弱致病菌株M228和M227的T3SE库,并对二者的T3SE基因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另外,获得M228菌株T3SE单、多效应子突变菌株20株及2株HopR1基因回补菌株(共涉及19个T3SE),并将各突变体室内有伤接菌猕猴桃枝条,系统评价各突变体致病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Psa的hrcS和hrcC基因进行突变,证明T3SS是其在寄主上致病以及非寄主上过敏性坏死反应(HR)所必需的。通过数据库同源比对,发现在强毒株系和弱毒株系中有31个T3SE基因具有100%的同源性,选取一些基因进行缺失突变,发现hopM1/avrE1和hopR1是Psa重要的毒性因子,且二者不存在功能冗余。另外,单独敲除avrPto5或avrRpm1均能提高Psa致病力。在缺失A-F-E基因簇和avrPto5的菌株中,敲除hopM1/avrE1和hopR1也分别导致Psa的致病力显著下降;而同时敲除hopM1/avrE1、hopR1、avrPto5和A-F-E基因簇导致病菌完全丧失致病力。【结论】HopM1/AvrE1与同家族HopR1均为Psa重要致病因子,且独立于其他效应子发挥作用;avrPto5和avrRpm1基因缺失可以增强Psa的致病力。
    • 张琪; 赵慧; 刘艾英; 李勇; 张凯; 张梅萍
    • 摘要: 为明确亚磷酸钾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3%亚磷酸钾水剂300倍对猕猴桃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海沃德品种的防治效果达到82.3%,对高感品种翠香的防治效果达65.9%。不同施药时间试验结果对比后发现,气温稳定低于15°C以下,此时正值猕猴桃溃疡病侵染发展的最佳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提高。
    • 李光花
    • 摘要: 猕猴桃溃疡病是全球普遍严重发生的一种病害,这个病害不仅会危害猕猴桃枝干,还会危害叶片、花苞花瓣,甚至根系也会受到该病害的危害。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本地区在引进猕猴桃种植后不但要解决猕猴桃安全越冬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猕猴桃溃疡病的困扰,这两项因素严重制约了猕猴桃在本地区的大规模发展。猕猴桃溃疡病一般在春季表现发病症状,在夏季病菌处于休眠状态不表现发病症状,但此时病菌大多在树体表层,因此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积累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经验,在此分享给大家,以便为大家种植猕猴桃提供参考。
    • 摘要: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较大,难治难防,暴发后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发展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猕猴桃采摘后是预防溃疡病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气温全面下降之前,可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阻断病菌的传播和侵染。
    • 王海云
    • 摘要: 猕猴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可引起植株死亡,严重降低其产量,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猕猴桃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本文结合永泰县品种选择、地理环境、水肥管理、栽培技术,适时用药,分析了引起溃疡病发生的原因,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为该县后期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曲东; 燕飞; 刘欣瑞; 康雪; 曾海涛; 张羽
    • 摘要: 为探究猕猴桃AcWRKY70转录因子在不同抗病性品种中响应猕猴桃溃疡病胁迫的作用机制,以抗性病品种徐香和高感病品种红阳猕猴桃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AcWRKY70基因,并对红阳AcWRKY70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对编码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亚细胞定位预测。通过RT-qPCR分析AcWRKY70基因的组织特异性,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和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表达模式的差异。结果显示,红阳AcWRKY70基因序列总长906 bp(GenBank登录号:MW881147),开放阅读框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WRKYGQK保守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2-HC,属于WRKY家族第Ⅲ类组,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其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茶树亲缘关系最近。红阳和徐香AcWRKY70基因均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Psa处理下,12 h徐香品种AcWRKY70基因相对表达量迅速上升至对照的80.58倍;而在红阳中48 h该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上升至最高。在SA与Psa(SA+Psa)和MeJA与Psa(MeJA+Psa)共同处理下,12 h徐香AcWRKY70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而红阳AcWRKY70基因分别在72,24 h表达量达到最大。AcWRKY70基因在猕猴桃抗病胁迫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不同抗性的猕猴桃品种中响应病原菌的抗性机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