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修复,永久

牙修复,永久

牙修复,永久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专利文献111972篇;相关期刊30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海南医学院学报、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等; 牙修复,永久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许鸿生、连克乾、刘继华等。

牙修复,永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11972 占比:99.91%

总计:112069篇

牙修复,永久—发文趋势图

牙修复,永久

-研究学者

  • 许鸿生
  • 连克乾
  • 刘继华
  • 张玉军
  • 朱翔
  • 李淑娟
  • 李长义
  • 林野
  • 林霜红
  • 武明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宫镇江; 林野; 徐田松; 徐迪; 邸萍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情况及口腔清洁状况,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并完成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63.0±10.8)岁;修复体共40件,上颌18件,下颌22件],在永久修复满6个月后复诊时对修复体组织面进行菌斑染色并拍照,评价软垢指数,使用ImageJ软件分析菌斑面积百分比,记录修复体组织面清洁状况及患者口内清洁情况,调查患者义齿清洁习惯和满意度,比较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附着的差异.结果 40件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体组织面软垢指数为3.28±0.75,菌斑面积百分比为(51.6±19.0)%;下颌修复体软垢指数(3.50±0.80)和菌斑面积百分比[(58.7±20.4)%]均显著大于上颌修复体[分别为3.00±0.59和(43.0±13.1)%](P<0.05),下颌修复体前牙区舌侧有牙石附着;修复体组织面清洁间隙处菌斑附着较其他部位更多.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分组间菌斑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清洁项目满意度得分较低.结论 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患者修复体清洁不良,下颌修复体更甚,特别是下颌前牙区;未见义齿不同清洁习惯对菌斑附着的影响.
    • 谢小婷; 唐旭炎
    • 摘要: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onception of aesthetic,to people,the demand for esthetics is higher in the region of anterior tooth.Compare to other restorations,it's widely accepted by clinicians and patients as the ultra-thin veneer has the advantage of no-prep teeth,good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and great aesthetic effect,and so on.But,the aesthetic result of the porcelain veneer is affected by many sides,such as the experience of doctors,the choice of cases,the color of binder.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work better,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materials,bonding technique and clinical operation points of ultra-thin veneers.%随着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病人对于前牙区所展现的美学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全冠等其他修复方式,超薄瓷贴面具有不磨牙、强度高、生物相容性优及美观性好等优点,被临床医生和病人广泛接受.但超薄瓷贴面最终的美学修复效果还受病例的选择、牙齿的处理、黏结剂的选择、医生的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研究对超薄贴面的应用现状、材料、黏结、临床操作要点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纪建新
    • 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联合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158颗患牙)接受牙体治疗修复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聚合树脂进行修复;观察组则选择聚合瓷嵌体修复.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修复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修复体不完整比例最大(6.49%),其次为修复体色泽不协调、继发龋及牙龈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类型中为牙龈异常发生比率最大(3.70%),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率为8.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根管治疗后选择聚合瓷嵌体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可有效降低牙体的不良反应率,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且外形美观.
    • 邢飞鹏; 郝楠; 李昆; 刘丽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前磨牙松动伴缺失运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松动牙齿固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固定前及固定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丧失度(AL)、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等牙周状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均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对照组牙齿松动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牙齿松动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牙齿松动率8.82%(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AL、PLI、PD指标均显著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PLI、PD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比较,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效果更佳,牙齿松动发生率更低,牙周组织更健康,值得应用及推广。
    • 黎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四环素牙患者采用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口腔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四环素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烤瓷贴面修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树脂修复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术后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4.3%(33/35),对照组为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环素牙采用烤瓷贴面法进行修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张莉华
    • 摘要: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加树脂桩核、铸造金属桩核、二氧化锆全锆桩在修复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例(228颗牙)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纤维桩核组、铸造金属桩核组、氧化锆桩核组,分别进行根管治疗、预备、桩核制作与粘固、全冠修复。结果: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成功者47例,成功率78.3%;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成功者62例,成功率82.7%;氧化锆全锆桩核修复成功者61例,成功率92.4%;氧化锆全锆桩核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修复体脱落、根折断、桩折断的发生率,氧化锆桩核组均低于铸造金属桩核组和纤维桩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尖周病变情况,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金属桩核在抗根折及稳固性优于铸造金属桩核,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修复采用氧化锆桩核修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效果理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侯佳丽; 徐昊; 王大山; 赵保东
    •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前牙区即刻与延期种植即刻自体冠修复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需要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病人,其中A组11例前牙外伤的病人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自体冠修复11枚Noble种植体,B组12例前牙缺失的病人行牙种植并延期修复12枚Noble种植体,均于术后6个月行永久冠修复。分别对A、B组的牙龈乳头指数(PIS)、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23枚种植体均无脱落,A组种植前、永久冠修复后即刻和永久冠修复12个月后的PIS和PES无明显差异(P〉0.05);B组永久冠修复后即刻较永久冠修复12个月后PIS和PES无明显差异(P〉0.05);A组永久冠修复后即刻和修复后12个月的PIS和PES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22~14.31,P〈0.05);永久冠修复后即刻和修复后12个月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量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即刻种植即刻自体冠修复种植体对前牙具有一定的临床美学效果。
    • 刘丽静; 龚连喜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修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充填,B组使用松风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充填1年后,复查其疗效。结果:A组成功率为90.7%,B组成功率为78.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边缘封闭性,对牙髓刺激小,可释放氟起到防龋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楔状缺损的修复材料。
    • 吕亚妮; 刘晓梅; 王江华
    • 摘要: 目的:观察夹层技术充填深型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治疗的深型楔状缺损的患者63例共389颗患牙,根据所用充填物不同分为3组,夹层技术组27例共164颗患牙,采用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复合树脂组21例共128颗患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玻璃离子组15例共97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所有患者于充填1年后复诊,用失败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指标。结果:夹层技术组失败率(2.4%)明显低于复合树脂组(8.6%),复合树脂组失败率低于玻璃离子组(17.5%)。结论:采用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深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